从一首儿童诗说起
我有位文友,是清代女学者戴礼的后人。其禀承先祖文气,笔笺清雅,气质若兰。每次遇见,她浅笑且礼,直舒我心。有一日,我在朋友圈看到其小女的一篇诗作《我们往山下走着》――
我们往山下走着
山是一张桌子
小路是一条绳子
我们是几颗小豆子
正沿着绳子往下滑
很快
就滑到了桌子底下
我读了以后,感慨这孩子的世界是如此可爱,赋予想象,却是人间所经历的,可又仿佛高于人间。
孩子的视角从实体中延伸出来,然后把它变大变高,山、小路、人,于是就成了桌子、绳子和小豆子。“沿着绳子往下滑,很快就滑到了桌子底下。”我想,孩子当时在往山下走着的时候,心情是非常愉悦的。要是小路是一条绳子的话,要是山是桌子的话,垂直下来,那就是到达地面最短的距离。而人成为小豆子,由于小豆子是球形,球形可使身体表面积接触物体最小。因而,小豆子垂直下滑,受到风的阻力和绳子的摩擦力肯定比人形小,那就是到达山下最快的速度。我想,这孩子在构思时,或许用上了她所学的“垂直的线段最短”等数学原理。忽然感觉,这首诗相当有意思。
以前,我曾读过这么一篇文章,大致是:妈妈带小男孩去逛街,本来出门前还好好的,可每次到了大街上就一顿哭闹;同样是逛街,可爸爸带他出门,儿子开开心心地出去,高高兴兴地回来。妈妈疑惑不解,平时儿子可都她带的呀。终于,有一天,母子俩逛街,孩子的鞋带散了。当妈妈弯腰帮儿子系鞋带的瞬间,她豁然明白了。原来在儿子的视野里,他看到的只是大人们匆忙赶路的双腿。而爸爸带儿子出门时,会让儿子坐在他的肩膀上,儿子甚至能看到比大人更宽广的世界,当然开心的不得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人和孩子看到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往往,在孩子们的语言里,有着更纯净的人性和更深刻的哲理。
有很多人说,孩子一出生是一张白纸,至于这张白纸绘就的是什么,就要看家长们给予的教育、孩子的天赋和努力了。孩子的天性无邪,《三字经》开篇就写:人之初,性本善。有人研究,孩子在七岁前,他有自己的灵性,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到了七岁以后,由于受到后天教育和社会是非黑白的影响,这种灵性会渐渐褪去,因而需要正能量的灌输。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行为准则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我文友的身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其家族文脉的传承。文以载道,内正其心。这样光明可爱的种子,在小生命的身体里发芽壮大,将来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