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丁洁芸的头像

丁洁芸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4/12
分享

写作的意义

“选择了走写作这条路,它注定是孤寂的,有责任心的,是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坚持。”当在不惑那年找准人生目标时,我对自己如是说。

2019年深秋,在美丽的淳安县千岛湖畔,我遇见一树繁华的银杏。那金色的扇形,每一片都如此精致。我在树下寻找着,想找到相同大小的杏叶。可待我发现,即使形状相似,其中的一片却有着浑然天成的空洞。这样的寻找和比较,使我思考了良久,也让我知道自己的人生路,终究是自己要认真对待,而不是由别人决定或赞许。

现在,我和大家谈谈为什么要写作。有些人虽然不走这条路,但不内耗、过好当下,比如画画、跑步、养花等。我想,在这一层涵义上,我和他们是相通的。

起初,写作是我青年时期的喜欢,也是我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后不可丢弃的理由。曾经看过音乐人周杰伦2013年在北大的演讲,他说“找寻自己的那一点,跟大家不一样,去把它放大”,我听后深有感触。找寻自己和大家不一样的“那一点”,应该就是个体的天赋和爱好吧。人这一辈子,总要有一个非功利的爱好,当你被一地鸡毛困住的时候,它会是那一阵轻盈的风,让你很好地与鸡毛们和解。

其次,写作已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主打歌”。参加工作三十年,我从宣教到文秘,再从文秘到宣传和文学,没有一日不与文字在一起。它以三种方式交错进行着——公文、新闻与文学,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期间十年的文秘工作,已使我不再害怕或厌烦貌似枯燥的公文写作。在宣传岗位,我除了写新闻稿件,也写诗歌、散文、小小说、情景剧和微电影剧本。这些不算成熟的作品,记录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让我在时间的力量下,成为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以及浙江省公安首批文化千名人才。

再次,写作是我遇见更好的自己的一个途径。未来,会是怎样?未来的我,又会是怎样?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文化产业等发展如此之快,是无法让渺小的个体感知到未来会是怎样。但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在本职工作以外,坚持住自己的“那一点”爱好,坚定信念,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在当下专注和努力。相信,无论风霜雨雪,它终会带着我奔赴美好的未来。将来,我想整理一些尚可的文章,出一册《向阳文集》,留给晚年的自己。因为,这世界,我来过。

这些年,通过写作,我受益颇多。它,让我自觉地学习文史哲,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热情与好奇,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它,让我感受当下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并深层次地去思考人生的长度、宽度、深度和温度;它,让我对文字和生命长存敬畏,静下心来,以达观的人生态度修身、齐家。

北宋理学家程颢在《秋日偶成》中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在他看来,如果你静心观察世间万物,就会发现各有各的自得,以及它们在四季里自然生发的妙趣。其实,写作的功效,也在于一个“静”字。尤其夜深时,一个人坐于孤灯之下,手执孤笔……如此静寂的场景,却在思绪的海洋里,人与世间万物发生着奇妙的联牵。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窃以为,写作最终要抵达的,就是此种境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