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上的蜀茶之极品
(内容提要:据文献载四川最好的茶,在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市的青城山之一角。“5.12”特大地震前,笔者居然有幸经常品尝此茶。也许有人不信?阅读完这篇文章,有可能你就相信了。)
笔者有一本民国年间编写的《青城山志》,其中谈到茶的时候,引用了唐代陆羽《茶经》说,青城县散茶、末茶尤好,沙坪丹崖山上有“蜀茶之极品”。 毛文锡《茶谱》说“玉垒关外宝唐山,有茶树产于悬崖,笋长三寸、五寸,方有一叶两叶。……味江、青城……皆散茶之最上也。”明代杨升庵作《沙坪茶歌》,其中引用晋朝人诗句,赞沙坪茶“芳茶冠六清,逸味播九区”。杨自己写诗说沙坪悬崖上, “瑞草之魁生其间。”又引用宋代陆游的话说,“沙坪茶信绝品也”。清代林思进也写诗说青城山,“谁识芳茶冠六清”。如此看来魏晋唐宋元明清以来,历代文人墨客都承认,青城山上有四川的“绝品”好茶。
青城县即现在都江堰市河西一带,县城在石羊镇徐家渡,宋末元初被毁。沙坪即青城后山原乡政府所在地,建设成为景区后管理局在都江堰市城区。丹崖山又在哪里呢?从沙坪往东,即青城后山进山的公路边。有一座高数百米,连绵5公里的壁立山崖,是青城前山的西边地域。上面一处几平方米红黄色崖壁,据说是武财神赵公元帅,隐藏金鞭的地方叫金鞭岩。财神的说法来源于明朝时候《神仙大全》一书,唐代的时候还没有财神的称谓。因此丹崖山也就是现在的金鞭岩,沙坪的其它几个方向没有类似的地方。到了清代康熙帝为青城山题词“丹台碧洞”,现在青城山的道家也叫“丹台碧洞宗”,据说已经传20多代了。
到金鞭岩顶有三条路可以去:一是从前山的朝阳洞走天然小道。据山里人说有一段,长约50米的山路十分险峻。两边都是深达百丈的悬崖峭壁,崖顶的小路还不到一米宽。除了个别采药的,很少有人能从这里走过。二是从前山祖师殿下三险路,可以到达金鞭岩顶,出屯口还可到青城后山。金鞭岩一带过去又叫天仓山,缘由崖顶十几处山峰。很象古时候存放粮食的仓房或囤子,因为天然形成的所以叫天仓山,山顶上又叫寨子山。三是从白石碥上寨子山,这条路好走一些。前些年旅游开发有石阶小路,和木柴钉在地上山路,可以直达崖顶——寨子山。
从寨子山到朝阳洞,共有面积4000多亩,现在全部为天然林和人工林。1962年前是一个生产队,有几十户山民百多号人。由于自然条件不适合农耕,这年体制下放的时候,由国家照顾这里的社员,大多数都搬迁到平坝去了。只有一户姓廖的山民,因故土难离留了下来。老的廖姓大爷早些年就去世了,现的廖姓男主人40多岁,当地人称“廖赖子”。他们夫妻二人有一双儿女,大的儿子廖洪,青城山的护林员。小女儿正在外地上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就业安家。
2000年后廖家在屋前屋后,种了不少萝卜、白菜,其余玉米地由国家全部退耕还林。为了森林防火当地政府,还为他们家架设电话,架通照明电线供电。他们家在山间林地,敞放了几十只山羊,对外亮出了“廖赖子烤全羊”的招牌。笔者曾带领朋友去烤过全羊,如同品尝山林野味似的。廖家院落里有房屋10多间,略显简陋的铺位30多个。经常有都江堰市、成都及外地游客来耍,他们家从事旅游年收入好几万元。就人均占地面积而言,廖家人平1000亩以上,是都江堰市自然资源最多的人家。
几乎所到这里的游客,都说廖家的茶好喝!笔者多次去过寨子山,据主人说他们家茶都是林子头摘的,林子里面有几百年的老茶树。也不知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朝代种的。茶树和别的树一样,自生自灭循环往复。老茶树枯死前,根部会长出一些新芽,然后取而代之。顺其自然每年一开春,廖家人都去林子中采茶叶。然后自己炒制、储存、供来往客人全年享用。如果客人来得多茶不够,再去茶树那里采些老叶子添进去,总之没有到外面买过茶叶。
自从看过那本《青城山志》,得知有关茶叶的信息以后。每年开春我都要去寨子山,向廖家买点茶叶。我儿女亲家在外地某部门工作,他送给我一些各种各样,小袋装的茶叶。如黄芽、松针、甘露、蒙顶、龙井等等。我把它们和寨子山的茶进行比较过,只有西湖龙井的味道还差不多。但寨子山的茶更经泡一些,能多喝几道茶水。同样在寨子山,有远方客人用自己的,几千元钱一斤的武夷山乌龙茶。和寨子山茶对比,即斗茶之后也甘拜下风。
我请教过一位从事茶叶加工、销售的业内人士。他品尝后认为茶叶确实好,如果制作对了将更好!我看也是这样。寨子山茶即陆羽茶圣说的“蜀茶之极品”,从唐代以来一直处于原始阶段。只能是文人墨客写成文章,供大家思想品味而已。近年还有的文章说,茶味禅味是一味,饮茶具有多种好处,还能抑制性欲。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名茶,都是和尚、道士们研发出来的。寨子山的茶晋代之前是谁种?这已经不清楚了。但此后到现在仍然为如此好茶,应该是与和尚道士无关。但是在《茶经》上,肯定青城县茶、寨子山茶的,唐代茶圣陆羽仍然是和尚。
“5·12”特大地震后,山上廖家的院落尚存在。只是从白石碥去寨子山小道,所在的山崖坍塌了,但地震后仍然能够能行。他们家放养在山上林间的,几十只山羊不见踪影。那么多羊跑到那里去了?廖家说他们找过,但奇怪的是没有找到。地震后廖家重新维护好上山的路,应该说可以接待旅游者了。但经历过特大地震,人们都心有余悸,谁还敢上那么陡峭的高山?
我尚在青城山见到过,这时的护林员廖洪。听他说地震后重建家园,他们家现在住山下平坝,镇上统一规划建设的小区里,山上的旅游和茶都没有再搞了。下面这首诗既是追记又是希望,但愿这里的“蜀茶之极品”能够再生。再次成为旅游人,都能够品尝到的仙茶。
诗云:
三月杜鹃叫满天,姐妹采茶青城山。
侵晨探摘金鸦嘴,平明时抽锦豹斑。
活火铁锅精细炒,铜壶新泉初试煎。
丹台碧洞清幽境,青城仙茶冠四川。
(文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