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文先的头像

张文先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25
分享

“凤凰”传奇

大年二十九,乡下一位亲戚送来一只阉鸡。这只鸡约略四斤,羽毛艳丽,精神抖擞,虽然捆着双脚,却斗志昂扬,一旦靠近立刻羽毛竖张,伸脖张喙啄人,大有武士的派头。

妻子对我说,刚在市场上买了两只鸡已经宰杀,如果将这只鸡也宰杀的话,春节是吃不完的,放在冰箱里味道会变差,你不妨在自家楼顶临时搭建一个鸡棚,把这一只鸡暂时养起来,到春节后再宰杀吧!我只好遵命,先将这只鸡放入蛇皮袋,然后上街在杂货店里买了锯子、钉子等,利用当年建房子后保存的旧模板,在楼顶足足用了一个下午时间赶制了一个临时鸡棚,虽不美观,但却很结实。第二天早晨,当我把这只鸡从蛇皮袋取出、解开捆脚绳索、放进鸡棚里去时,它却乘我的手伸出来时猛啄了我一下,我一松手它就借势挤了出来,我赶紧抓它一把却没有抓住,它就溜到了楼顶。这下可好,在楼顶上,鸡跟我们一家人玩起了游戏,你追西,它往东,你追北,它躲南,就是抓不住它。眼看合围了,可万万没想到它却振翅一飞,跃出包围,跃过女儿墙,竟然飞往屋后相邻、二层楼高的农贸市场楼顶。我们倒傻了眼,从自家楼顶往下望,看见它在农贸市场楼顶上昂着脖颈闲庭信步,时不时地还低头将喙磨一磨,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似乎还在嘲笑我们的无能。我们无论采取虚张声势的大声恫吓,还是抛扔些小木头片等小物件的驱赶,它就是不肯下来。邻居的大人小孩也一起来帮忙,但没有梯子上农贸市场的楼顶,又没有够得着的棍棒竹竿一类的驱赶,只能望“鸡”兴叹。僵持了整整一天,眼看傍晚来临,好不容易找到几条长竹竿,几个人一起驱赶,才逼着它从高处飞下来。即使下来了,它也不肯投降就范,飞也似的满市场乱跑,害得我们一家人也满市场追着转,好不容易围追堵截才把它捉住放置在鸡棚里。不知是受了惊吓,还是不适应陌生环境,或者是禀性使然,它开始跟我们又玩起了绝食斗争,三天不吃不喝,米饭,大米,稻谷,玉米粒,连眼睛都不瞧一瞧,俨然把我们当成了敌人,大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范儿。看着它的样子,我跟家人说:唉,这哪里是一只鸡呢?简直就是一只“凤凰”!传说中的凤凰就是“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不过,它再不进食,只好让它涅槃,浴火重生了。说得一家人都笑了起来!后来,妻子挑拣了一些菜叶子与其它食物搅拌在一起,它才开始慢慢靠近食物,并把菜叶啄食完,然后“咯咯”几声,又远离了食物。妻子只好顺着它的意,每天将清理出的菜叶子与剩饭、粗糠拌和作为食物,如此五六天后它才逐渐从吃菜叶子到吃其它食物。

元宵节前,乡下的亲戚再度来访,我就跟他说,你送的那只鸡个性十足,桀骜不驯。他告诉我,这只鸡是在山里放养的,吃惯了野草和虫子,过夜不归棚,栖息睡眠在树上,平时抓它都不容易,只有到了晚上还得用捞网才能抓捕到它。我说,它是过惯了自由生活,养成了独立的性格,怪不得它如此傲慢。妻子则跟我开玩笑说,家里人犟,没有想到一只鸡也会如此犟。我讶然,仔细想想,这只鸡确实个性十足,倒真有点像我:“头铁不怕锤”的刚烈和“背死佬不会转肩”的执拗。

常言道,环境造就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造就了芸芸众生相。我生长在农村,父亲在我四岁时就离开了人世,一家全靠母亲支撑度日,贫寒艰辛可想而知;从小就遍尝艰辛、备受欺凌的我也品尝到了世道的炎凉,也渐渐地养成了倔强性格:较真执拗,争强好胜,刚烈孤傲,疾恶如仇。毋庸置疑,这种性格就是当代人称之为“情商低”的那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注定沉浮难料,在人生道路上也必然充满坎坷挫折。我何尝不知道众多人的生活倾向和生存法则呢?又何尝不知道自己这种性格与环境的格格不入而导致的后果呢?亲朋等许多好心人都曾劝过我,让我改改,而我觉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何必呢?因而总是以“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作为一种借口来为自己解脱!现在已过知天命而迫近花甲之年的我,依然如故,秉性未改。

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其实是所有独立思考、自由思想者的前提。比如,在古代,庄子的逍遥旷达,屈原的独立不迁,阮籍、嵇康的远迈不群,陶潜的颖脱不羁……在近代,“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林则徐,“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消亡”的鲁迅……古往今来,无数中华杰出儿女,正因为受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所濡染与浸润,才成就我泱泱中华文明之精魂,如薪火烛照,光耀大地,引领未来。作为草根一族、位卑言微的我,既无先贤圣哲的智慧与美德,也无英雄豪杰的胆魄与情怀,当然呈现不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风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无非是为人处事上的迂腐而已。

不过,一只鸡尚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如凤凰一般自爱,何况人乎?于是,我决定将这只鸡暂且当落架的“凤凰”养起来,照顾它,观察它,尊重它的饮食习惯和独立个性,只是有点遗憾,自由给不了它,宰杀的命运也在所难免。

(2015年3月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