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劲,寒霜凝。
赣粤边境,一个深藏于崇山峻岭的小村庄,茂林修竹环抱,田畴高低错落,小溪流水潺潺,围屋黛瓦黄墙,雾岚炊烟袅袅……还有那棵长于村中小溪畔的杮子树,黄叶落尽,杮子如灯。
来到杮子树旁,我仰视良久,似有所悟。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我却认为,草木也是有情的,不然的话,这棵屹立了几十年的杮子树,为何如此守信地点亮一盏盏的红灯笼呢?
杮子红如灯,或许是为了保存那面飘扬旗帜的颜色记忆。没有预约,也未相邀,在一九四五年的秋天里,东江纵队的一个支队踩着黎明时分的薄雾轻霜,带着转战九连山的疲惫,带着隐蔽待命的使命,静悄悄地走进了如同盆地一样的小村庄——古地,轻轻地叩响了客家围屋的大门。“吱呀”一声,大门打开,就打开了客家人热情好客的坦荡胸襟,就打开了古地村周边一幅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画卷。一面红旗迎风飘扬在山村,那火红的颜色让杮子树倍受鼓舞和感召,兴奋得一夜之间点亮了满树的红灯笼。从此,在漫漫的寒秋里,那棵杮子树就有了红色的记忆,融入围屋灯光,相伴天际朝霞。
杮子红如灯,或许是为了铭记那段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来到村庄的游击队战士为了不给乡亲增添困难和危险,脱下军装,秘藏枪支,搭棚住洞,垦荒种地,挨家挨户宣传革命道理,帮助乡亲春种秋收,动员乡亲开展反内战、反“三征”和反“清剿”斗争,把根扎在群众中间,积极开展游击战;乡亲们视游击战士为亲人,竭尽所能地帮助游击队,做鞋缝衣,购物筹粮,寻药治伤,传递情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守着游击队的秘密。兵藏于民众,鱼游于深潭,杮子树一定感受到这种鱼水深情的温暖,才不忘却在每个霜冻的季节里都点亮那一盏盏红灯笼,温暖山村,温暖灵魂。
杮子红如灯,或许是为了见证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那份初心。通电力,通网络,通水泥路,山村不再遥远;种脐橙,养山羊,抚育竹林,致富产业兴起,山村不再贫困;开启布衣山谷,修缮游击队总部旧址,开设农家乐餐馆,绿色与红色吸引无数人漫游,山村不再寂寞;村庄治理,拆旧建新,创造优美的安居环境,山村不再凋敝……一项又一项扶贫攻坚计划落地生根,乡亲们逐渐走上小康之路,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杮子树一定为共产党人这种炽热的情怀所感动,才会在深秋里点亮一盏盏红灯笼,照彻人心,照彻前程!
杮子树下,我端坐在那块曾经坐过游击队员的大石头上,细读着一位当年女游击队员离开村庄后写给乡亲们的一封信。那信中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与乡亲凝结的亲情以及期盼乡亲早日致富的心愿,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让我情不自禁泪湿眼眶。
手扶着情深义重的杮子树,迎着吹来凉爽的秋风,看着发生沧桑巨变的村庄和面带自豪笑容的乡亲,我心明如灯,思绪万千!
(201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