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文先的头像

张文先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31
分享

尚书古巷的幽香

绿水青山环抱着一座宁静安祥、从容不迫的小城,小城里深藏着一条历经沧桑、洗尽铅华的古巷,古巷里演绎着一段书香浓郁、持续发酵的传奇。

心仪而行,假以轻逐微雨、低飞柳烟的春燕导航,擎着雨伞穿过人烟辏集、车马骈阗的现代闹市,脚步匆匆地去寻觅那条古巷。

镌刻着“尚书巷”遒劲大字的高大牌坊刚映入眼帘,一阵阵兰花的幽香扑鼻而来。循香而行,就走进了一册时光驻足的书卷。那板条石与鹅卵石砌就的尚书巷、状元街、进士巷、举人巷,纵横有序地间隔开书页的行间,照进云影天光,彰显出傲气与儒雅;那石墩木柱、明砖清瓦耸立的府第式豪宅群落,古朴雅致地铺排出书页的文字与段落,散发醉人墨香,体现出豪气与轩昂;那淙淙作响、时藏时露的沟渠流水流淌过街巷庭院,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书页的文章精神,输送清新与鲜活,串缀出清气与温婉。

凝望着“尚书第”临街而筑、凡而不俗的正大门,揣测着门内隐藏的富丽与神秘;踏石阶,入大门,步廊道,走进一座古朴典雅的华府明堂。廊道石砌,门墙高耸,抱鼓石对列,须弥座嵌基,石门框威严,“尚书第”“礼门”“依光日月”“义路”“曳履星辰”“都谏”石刻门匾高悬,五重门楼深锁包蕴着庭院幽深、儒风俊雅、傲气凌空之森然景象;碧瓦飞甍,青砖高墙,勾心斗角,画栋雕梁,宫灯高挂,镂屏格窗,条石砌天井,块石雕水缸,室内设阴井,庭中植兰香,一幢三进院,五幢连通廊,呈现出巧思布局、精湛技艺与气派恢宏之建筑经典;“四世一品”“柱国少保”“清朝师柱”的门榜,“文魁”“孝恬””“礼义之家”“耕读传家”“俭恭惟德”的堂匾,“文章千古事,花月一帘春”“大业须修德,明伦在读书”“百炼方成铁汉,三缄须学金人”的楹联,彰显出尊贵地位、极高荣誉、良好家风之渊源。

徘徊于“尚书第”的甬道、厅堂、花园,遥想着主人李春烨的形象。一个六岁读书、十六岁考上秀才、三十六岁考中举人、四十六岁才中进士的儒者,没有四十载的苦读与不言放弃的坚持,何来这大器晚成的辉煌?为官十一年、连擢十四级、任职兵部尚书、官至一品的皇廷明星,没有从善如流的智慧与实干敢谏的努力,何来这仕途腾达的惊艳?从天庭归来、退隐小城、甘于寂寞、侍奉老母的老者,没有弃爵归乡的勇气与孝心真情的牵挂,何来这华堂明灯的永恒?

步出“尚书第”,相邻媲美、巍峨壮观的世德堂与李氏祠堂构成一派古朴风韵,商品琳琅满目的一排店铺售卖着文房四宝、古玩珍品、风味小吃。赫然所见,铺前檐阶上几丛盛放烂漫的蕙兰发出阵阵幽香。啊,似乎明白,莫非是滋润心房的这缕兰馨,钟灵毓秀的这方山水,匡时济世的这脉儒风,耕读传家的这条客家祖训,才造就了小小泰宁城自唐以来连出叶祖洽、邹应龙两个状元、五十余位进士(可考三十二人)、一百多位举人的壮观画卷,才有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动人传奇?

盆不在华丽,花不在娇艳,得馨香则兰身贵;城不在大小,人不在多寡,得书香则文风盛;仕不论高下,隐不论尊卑,有孝心则华堂明。

徜徉于庭院街巷而不忍离去,只为这馨香而醉!

                                       (2018年3月26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