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献给抗击新冠病毒一线的白衣战士
董小龙
(一)
就象樱花是日本的,郁金香是荷兰的一样,我以为梅花是中国的。中国梅花就象中华民族一样,铁骨铮铮,凛然不可侵犯,不屈不挠,始终昂扬向上,凌寒怒放,从不畏惧退缩……
(二)
中国梅花象个民族大家庭,支系庞杂,世代繁衍,广居于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普通梅花或艳红、或洁白、或绚丽、或淡雅, 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气质,东方情韵。名贵梅花有绿梅、白梅、红梅、墨梅。广西桂林与阳朔之间的雁山植物园内,有一种绿萼梅, 稀罕而名贵,这种梅花的名贵之处,就在于能开出绸缎一样光滑精美的淡绿色的花,早春二月,是绿萼梅的盛花期,有幸来雁山植物园旅游的朋友,远远就能闻到一缕奇异的幽香。那香味清寒而爽冽,象冰雪那样令人提神。走近梅花,抬头望去,但见枝头绿花万朵, 象千万只绿色的蝴蝶,清风徐来,树枝婆娑,那千万只绿色蝴蝶,缠树绕枝,款款飞舞,看的人眼花缭乱,目醉神迷。
(三)
中国人喜欢梅花。
观赏梅花是中国人别致美逸的精神享受。
在中国,著名的赏梅胜地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位于浙江省余杭县的超山梅花,享有“梅花天下奇”的美誉。宋词人曾用“玉人和月摘梅花”的美丽诗句赞颂超山梅花。当然,超山梅花之所以驰名天下,不在于词人的绮丽诗句,而是因为这里有两株古梅,一唐 、一宋。唐梅风骨奇崛,宋梅虫枝盘结,可算是梅花家族中的儒雅长辈。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北角的青芝坞内的灵峰梅花,曾与西溪并称为西湖三大梅花风景区,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使古老的“灵峰探梅”焕发出了新的风姿。据杭州的朋友介绍,灵峰梅花目前已汇集有江、浙、皖梅花珍品45个品种,有梅园160亩,腊梅园 20亩,植栽梅花6000余株,已成为西湖最大的赏梅胜地。位于苏州西南30公里的邓尉山的邓尉梅花,是中国江南探梅赏梅的又一处绝佳去处,享有“邓尉梅花甲天下”的美名。享有“香雪海”之美誉的梅园梅花,是中国又一处赏梅胜地。梅园位于太湖明珠无锡市西南浒山上,面向太湖。园林设计者根据地形高低,结合梅树特点,以梅饰山,倚山种梅,形成"梅园""雪海"的奇特景观,可谓匠心独运,别具特点。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钟山南边的梅花山梅花, 依山种植着5000多株梅树,品种多达150多个,当地人称这里是"相思一夜梅花发"的"梅花世界"。淀山湖梅园是上海市最大的赏梅胜地,淀山梅花占地190亩,种植5000多株,有40多个品种,其中有不少是百年以上的古梅。武汉东湖磨山梅园环岭绕湖,环境十分优美。磨山梅花占地300亩,园内梅树、梅桩、梅花盆景多达万株,品种有139个。“岁寒或有春消息,只恐梅花瘦不禁”。“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据说这些宋代词人的诗句便是描绘磨山梅花的,可见磨山梅花历史的悠久,声名的远播。驰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罗岗梅花,位于广州市区30公里外的东郊罗岗。罗岗四面环山,山恋叠翠,中央谷地横亘十余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后,梅花盛开,漫山遍野,雪海香涛,游人仿佛置身于"雪海", 沐浴在"香涛"之中。此外,在中国,还有成都草堂寺的梅花,重庆南岸南山梅花,昆明黑龙潭梅花,歙县多景园梅溪梅花,闽西十人洞梅花等,可谓红梅花开遍神州,一片丹心向阳开。
(四)
"为爱梅花月,终宵不肯眠"(唐。戴敏)。中国人喜欢梅花、欣赏梅花,“寒与梅花同不睡”。解开梅花情结这个扣子,是因为梅花的美。“梅花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病梅馆记》里的句子。可谓道出了梅花之美的真味。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笔下的梅花则是另一种风姿:“话说贾宝玉清早起来,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他走近一枝梅花细看,原来这一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枝纵横而出,约有二三尺长,期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真乃花吐胭脂,香欺兰蕙”。这段话可谓神来之笔,把梅花的美、形、色、香描绘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梅花的艳是中国人喜欢梅花的又一个原因。梅花的艳不同于牡丹的大富大贵,也不同于芍药的妖烧多姿。梅花的艳是冷艳。尽管梅花盛开时艳丽如霞,鲜红如脂,但也许是怒放在冰天雪地,山寒水瘦十冬腊月的缘故吧,梅花的艳凝重而不轻浮,鲜红而不妖娆。"冷艳一枝春在手"。正是形容梅花的艳的绝美的词句。
中国人喜欢梅花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梅花的香。人们把罗岗梅花称为"香雪海",正是这个意思。梅花的香不似桂花的馥郁,不象菊花的浓烈,梅花的香堪与空谷的幽兰媲美,淡淡的、幽幽的、清清浅浅的浸着寒霜,披着冰雪,透出清爽。“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二字,正是梅花透心入骨、清香四溢、幽香扑鼻的生动描绘。
梅花的清是令中国人喜欢梅花,情有独钟的另一个原因。"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寒, 可谓点睛之笔,梅花开在寒冬,茫茫山野,万木凋零,;漫天大雪, 冰悬百丈,众芳摇落,唯有梅花悄然怒放,“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凝天地寒露,沐日月精华,纤尘不染,清新脱俗,冰肌玉骨, 清秀飘逸。“雪里梅开出粉墙,一枝寒艳露凝霜”。“剪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说的都是梅花的清逸、清妙、清韵。
正因为梅花的美、艳、清、香,千百年来,梅花成了中国精神的象征,成了历代文人墨客描摹吟诵的对象,也成了中国人风骨品格、 高尚情操的标志。人们赞梅、颂梅、探梅、唱梅、品梅、画梅,为梅花传神写照,视梅花为高洁的品质、精神的寄托。
(五)
“踏雪寻梅”。这是古人的闲情逸致。“梅花篆字谁教成”。这是秦腔戏里的唱词。“梅开二度”。这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的赞词。“小窗细嚼梅花蕊,写出新诗字字香”。这是古代诗词中的梅花。在喜欢梅花的中国人群中,文人雅士是梅花的崇拜者,梅花情结最深最牢的正是这些虔诚的中国文人。宋代浙江杭州人林逋,一生没有做官, 没有娶妻。和梅花、仙鹤做伴,自称"梅妻鹤子"。宋代的陆游是位咏梅的高手,他把梅花写活了,写神了、写绝了,梅花的冰雪之美, 凄艳之美,傲岸之美,孤独之美,多愁善感,孤芳自赏被他刻划的生动传神,入木三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尘碾作泥,只有香如故”。当代诗人中,已故的赵朴初先生的咏梅词《八声甘州》,传诵一时,令人过目不忘。“对飘风骤雪乱群山,仰首看梅花,叹凌空铁骨,荡胸灵气,眩目明霞,任汝冰悬百丈,一笑暖千家,不尽春消息,传向天涯”。毛泽东是又一位咏梅的高手,他的咏梅词一反古人的忧郁冷艳,给人一种欢快明亮,昂扬向上,催人奋进,令人起舞的情绪上的感染,“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其情其景,真是脸炙人口,感人肺腑。与陆游的咏梅词相比,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革命胜利者的形象,是革命者的品格与风度,显示出不同的襟怀抱负,而陆游的咏梅词,无疑是落魄文人穷困潦倒、孤芳自赏的一种苦涩的芬芳。
诗词歌赋中的梅花是一种风骨。音乐绘画中的梅花又是一种风骨。中国古典音乐中,明代朱权的《梅花三弄》便是流传极广的古琴曲,此曲反复演奏三次,音韵清雅、悠远,表现了梅花的幽独、清逸、高洁、瘦峭、冷艳的品格。中国绘画中的梅花别具风情韵味。清代的吴昌硕是一个画梅大师,他的梅花图用笔苍劲豪放,枝干苍劲扭曲,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人格的超拔自信。元未明初画家王冕画梅喜欢用淡墨,他笔下的梅花朴素淡雅,超凡脱俗,他的梅花题词也别有风骨,"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革命的先驱,近代中国女杰何香凝女士的墨梅图,是近代画梅的逸品,她笔下的梅花孤傲而清秀、淡雅而 素艳。铁骨冰魂,肝胆相照,给人以白色恐怖之下昂然奋起,自死至终都以战斗之姿,坚强之躯,傲霜欺寒的艺术感染和鼓舞。齐白石笔下的梅花,披鳞带甲,笔墨纷披,“不作桃李艳,一意写梅,深得林下水边之致(芥子园画梅论)”。关山月先生是当代中国画梅的代表人物,他喜欢用一种迅雷奔腾奇崛峥嵘的气势和狞厉恣肆的笔墨,显示出饱经苍桑的中国人的勃郁之气。他笔下的梅花铁干纵横盘错,线条千变万化,用笔浓淡干湿,题词质朴无华,即使枯朽的古梅,也常常萌发新芽,焕发出生机,显示出强烈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完美高尚的操守人格,正象诗里写的:“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文革中,他画的毛主席的词意画“俏不争春”红梅图,花繁枝密,枝枝挺拔向上,风行一时,发行极广,我曾购得一幅在墙壁上整整悬挂了30年,至今眼前还是一剪红梅,数枝铁干,洋溢着革命的浪漫情怀。王成喜先生是当今中国又一位画梅花的名家, 奇险的构图,雄健的笔力,咄咄逼人的气势,疾速运动的节奏,一种壮美古逸之气跃上纸上,撼人心魄,令人陶醉,这是王成喜先生画梅的特征。他的梅花图用笔老辣,墨色饱满,大气磅碍,淋漓酣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有一段时间,我曾在耀县柳林跟一位业余画家学画梅花,他送给我一本芥子园画谱,教我将里边的梅兰竹菊谱中的梅花细细的揣摸,认认真真地临摹上千幅万幅。那是一本纸质已经泛黄的古旧线装书。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刻印的一本影响深远,流传极广的梅兰竹菊技法书,极为珍贵。“十郎才调岁嗟咤”。“老将诗骨葬西湖”。李渔是清代末年江南与尤侗、吴梅村齐名的三大词曲家,他传世的戏剧著作有《风筝误》,《巧团圆》。还有一部文艺理论专著《闲情偶寄》。"东坡唤几回,西子对门居"。李渔一生闯荡江湖,在南京、杭州卖文卖艺,他在南京开了间“芥子园书铺”,所刻 《芥子园画谱》十分精美,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还为画坛珍视, 只可惜我画梅不成反把那本书弄丢了,至今想起来还深感遗憾。
(六)
在中国,梅花是一个人品性、情操和风骨的象征。
有一年出差去安徽马鞍山,才知道那里也有一处赏梅胜地,叫梅花墩。
梅花墩有一个梅花亭,是赏梅的最佳去处。站在梅花亭下,徘徊于山水之间,似乎是置身于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的"香雪海"中了。仰头望去,只见梅花怒放,倩影临风,正是苏轼诗里描写的那样 "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一种踏雪寻梅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原来这梅花墩是为了纪念明代昆山知县而修筑的。这位知县生前喜爱梅花,死后人们在他的墓地四周筑台种梅,以志悼念。明末清初,这梅花墩又归徐乾学所有,筑成“遂园”。一时成为一座名园。与常熟的“燕园”、海宁的“遂初园”、海盐的“绮园”并称江南四园。徐乾学是顾亭林先生的外甥,顾亭林先生一生抗清,矢死无改,但他这个外甥徐乾学却是满清的新贵,他曾向康熙皇帝献出了《唐开元礼》、《唐宋新解》、《续资始通鉴总编》等,大得康熙欢心,他又收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为学生,把自己花了30多年精力校定的《通志堂经解》用纳兰性德的名义刊印, 一时逢源左右,炙手可热。康熙曾赐他一块"光焰万丈"的匾额。 他感恩涕零,赋诗说:最是君恩如海岳,襟庭回首泪丸澜"。但顾亭林先生却不与他这个红极一时的外甥往来,他在一首赠弟诗中说"虽邻河伯居,未肯求-句沫,显示出中国文人梅花般的操守和品格。
有意思的是,在扬州广储门外,有一处梅花岭,也是一处赏梅胜地,这里的梅花正是中华民族气节的折射投影。在这梅花岭上, 有一个被梅树环绕着的土丘,这便是明末抗清,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史可法,明本(1601一1645),河南祥符县(今开封市)人,清兵入关后,明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史可法任兵部尚书,当时奸臣马士英弄权误国,排挤史可法,出于无奈,也出于忠君, 史可法自请到扬州督师,清兵南下,史可法孤军抵抗,兵败殉国,与城共亡。后人建梅花岭,筑衣冠冢纪念。“我死当葬梅花岭上”。临死时史可法说,“至是副师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七)
清代画家新罗山人华品在一幅梅花图上题诗:"关山玉笛夜相催,忽带罗浮月影来,乱后江南春信早,一枝还傍战场开"。他把梅花和战场联系到一起,也正说明梅花顽强的不向困难低头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是一支真正的极富战斗精神的梅花。为了求得祖国的解放,洗刷祖国母亲身上的屈辱、辛酸。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献身。那朵朵红梅不就是先烈的英灵么,那枝枝铁干不就是先烈的铮铮铁骨么,“青山有幸埋忠骨,浩气常留天地间”。仰望梅花,人们仿佛听到了江姐的歌声:"红岩上红梅开,朵朵放光彩",看到了她英勇就义的飒爽英姿, 浩然正气。仰望红梅,人们仿佛听到了红色娘子军铿锵有力的歌声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刘胡兰英勇就义前的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壮丽余音至今还在人们的身边回响。在遵义、在延安、在井岗山、又有多少象红梅一样坚贞不屈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敌人的白色恐怖、枪林弹雨下为国捐躯,英勇就义。为了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缕缕英魂化作了铮铮铁骨,一腔热血化作了朵朵红梅,我以为,这,就是中国梅花,是风骨凛然,不屈不挠,凌寒怒放,暗香浮动的中国梅花。
(八)
2020年早春时节,一条武汉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消息突然从电视里播放了出来,正在收看电视的我,猛然一惊。我没有想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居然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四处扩散传播,成为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持续扩散,不仅在武汉,在湖北,而且在全国,每天感染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丝毫减,与日俱增,形势严峻而复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亲临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全国、全军、各级医护人员火速集结,驰援武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就在这时,武汉的朋友给我发来短信,磨山公园的梅花开了,一树树,一枝枝,一朵朵…….在这个春寒料峭,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凛然怒放,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
与此同时,武汉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梅花也开了,她们,就是具有梅花品格,与新冠病毒作殊死搏斗的白衣战士----无数的医护人员,口罩是白色的,防护服是白色的,手套是白色的,然而她们的心却是鲜红的,滚烫的,热血却是沸腾的。她们置身抗疫一线,通宵达旦在医院忙碌,医院过道,病人床前,隔离室,手术室,梅花似的粲然怒放;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精湛的医术,敏感而又纯朴善良的心,给病人送去心灵的慰籍,书写出最美的青春故事,绽放出无怨无悔的青春年华。
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年青的医生护士,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她们的手被汗水浸泡,她们的脸上,虽然被口罩勒出了血痕,但依然绽放着从容和镇定,一笑暖千家,给病人带来丝丝温暖。
不仅仅是这些白衣战士。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以来,军队医疗队,上海医疗队,浙江医疗队,陕西医疗队…….一时间,千千万万朵梅花,集结武汉,驰援武汉,梅花绽放,蔚为壮观,在武汉,凝聚起强大的磅礴力量,汇聚成世界上最为壮观的香雪海。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短缺而又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运来。医疗物资来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呼吸机、检测盒、护目镜…….生活物资来了,一车车、一捆捆、一箱箱、一包包,蔬菜、水果、米、面、油、肉、蛋、奶…….捐款捐物来了,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凝聚着所有中国人滚烫的热心,共产党员、爱心人士、中小学生、机关干部,亿元、万元、千元、百元、元…….在文艺战线。各路记者火速奔赴武汉一线,在各个医院忙碌穿梭,他们用纸、笔、镜头记录着,见证着,传递着一个个精彩瞬间,书写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还有,一首首歌曲,一篇篇诗歌,发出肺腑,倾吐心声,在电视里播出,在网络上传唱,为武汉加油鼓劲,与全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城市社区,一个个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发放口罩,消杀灭毒,挨家挨户进行排查……
我因为曾经与《武汉税务》杂志有过文字稿件的交往,此时此刻,我牵挂他们,我用手机与《武汉税务》杂志同行通话,我给他们加油,武汉的税务同行告诉我:他们很好,感谢党中央,感谢全国人民,也感谢陕西税务同行,眼下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正在认真落实国家最新出台的延期申报纳税和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的政策,尽快让政策落地,尽快助推企业度过难关。
其实,在全国各地,在各行各业,又有多少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又有多少普通百姓,热血沸腾,献计献策,出力流汗,捐献爱心……所有这些,共同凝聚成一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一字字,一句句,犹如梅花,铁骨铮铮,芬芳清香。
我坚信,新冠病毒疫情,只能猖獗一时,绝不会猖獗一世。
我坚信,有这些勇敢而又可敬、可爱、可亲的,犹如梅花一样傲然挺立的美丽的白衣天使,她们一定会像梅花一样,把“不尽春消息,传向天涯。”
我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病毒阻击战。
早春时节,寒气逼人,仰首看梅花,叹凌空铁骨,荡胸灵气。现在,虽然武汉还在遭遇疫情的寒冬,但因为有这些梅花,武汉风骨依旧,依然很美。很美……
而我,真想化作一朵梅花,与她们并肩战斗,与她们一齐怒放。在新冠病毒面前,用我们凛然的风骨,用我们温暖笑意,与病毒抗争,与疫情抗争。然后,与武汉人民,与湖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齐声吟诵那首优美动人的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