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 一朵莲花盛开
董小龙
(一)
经历了今年春天新冠肺火疫情的灾难之后,我生蹭冷倔的关中冷娃脾气偃旗息鼓,收敛了许多。
今天,我戴好口罩,带上证件,再次来到了玉华宫。
这一次,是为了一个人,一件事。
然而,映入我眼帘的,却是玉华宫筛月湖的一池静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湖中盛开着一朵莲花:色白如玉,香远益清,超凡脱俗,一尘不染……..
望着湖中盛开的莲花,我一颗浮躁的心静了下来。莫非,我要寻找的那个人,已化身为圣洁高贵的莲花,进入佛国仙境……..?!莫非,我要寻找的那件事,已成为历史陈迹,融入了苍烟落照……..?!
我不敢多想,只是怀着一颗虔诚崇敬的心,沿着湖畔,向历史深处走去……..
(二)
唐王朝建立初期,由于突厥匈奴不断侵扰, 各路义军群雄割据,严重威胁京城长安的安全。于是唐高祖李渊决定“奋边防,合内外之心;营行宫,兼自然之趣。” 武德七年(624),集军事要塞与避暑合一的坊州(今铜川市宜君县)仁智宫建成。
(三)
唐贞观元年( 627), 仅仅做了八年皇帝的李渊被迫让位。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旧唐书》记载:“贞观二十一年(647)七月,置玉华宫,在坊州宜君县北七里凤凰谷。”唐太宗在建玉华宫手诏中说:“前岁问罪辽左,去秋巡幸灵州,皆以翦害除凶,怀柔服叛。”“匈奴为患,自古弊之”, “十月防秋,人血丹于水脉;千里转战,汉骨皓于塞垣。”于是, 将“仁智宫”更名为“玉华宫。” “上以翠微宫险隘,不能容百官,庚子,诏更营玉华宫,于宜君之凤凰谷。”---《资治通鉴》。敕令当朝建筑大师兼宫廷画家阎立德设计并监督建造。贞观二十二年(648)二月,玉华山还是“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的季节,玉华宫已是玉华殿、排云殿、庆云殿、晖和殿、嘉寿殿、肃成殿、云光殿、明月殿、庆福殿、紫微殿及南风门、显道门等“十殿五门”的宏伟建筑了。其规模,南北约一里,东西约三十里。贞观二十二年(648)三月, 唐太宗带太子嫔妃及长孙无忌、褚遂良、上官仪等来玉华宫。皇帝游幸期间,遇见年迈人和有残疾病弱者,赏赐谷物、绢帛。---《太平寰宇》。为答谢参与建造玉华宫的宜君县民和官吏及从玉华宫苑中迁出的百姓,太宗颁布《玉华宫成曲赦宜君县诏》,免除宜君县民赋税三年。
(四)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六月,正在玉华宫避暑的太宗皇帝,突然想起在长安弘福寺冒着炎夏苦暑翻译佛经的玄奘,便敕诏玄奘来玉华宫。这是玄奘第一次来玉华宫-----他是来陪皇帝游幸的。
初夏的一天,太宗皇帝关切的问玄奘在翻译什么经论。玄奘说他刚刚译完《瑜伽师地论》,恳请皇上为其作序。尽管唐太宗不信佛。“朕今所好,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贞观政要》。“至于佛教,非意所遵”---《旧唐书》,但却十分重视佛教,优礼僧人,下诏度僧建寺,支持佛经翻译,规定寺院不必向国家缴纳贡税,享有免役免税特权。而此时, 太宗皇帝因为心情激动,才思泉涌,操管濡墨,展纸挥毫,御笔疾书,781字,一挥而就。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所谓三藏,即经、律、论。序中, 太宗皇帝赞扬玄奘舍身求法,西天取经的精神。说他“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纵”,“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译布中夏。”“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普,与乾坤而永大。”
其时,太子李治奉闻圣文后,写了一篇《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给予玄奘高度评价:“开法网之纲纪,宏六度之政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
据说,当年建造大雁塔的目地之一,就是为了保存这两篇《序》《记》。永徽三年(652) ,大雁塔奠基时, 玄奘自述说:“但以生灵薄运,共失所天,唯恐三藏梵本,零落忽诸;二圣天文,寂寥无纪,所以敬崇此塔,拟安梵本,又树丰碑,镌斯《序》《记》,庶使巍峨永劫,愿千佛同观,氤氲圣迹,与二仪齐固。”
永徽四年(653),两篇序文,由大书法家褚遂良楷书,分别雕刻在两块碑石上,耸立于西安大雁塔慈恩寺内底层,南面塔门东西两侧砖龛中,东侧嵌《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西侧镶《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意思的是, 东侧碑文从右向左读, 西侧碑文自左向右读。相映成趣,别具一格。后来,长安弘福寺怀仁和尚别出心裁,集王羲之字而成《大唐三藏圣教序》一文,刻碑立于其寺,今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五)
原来,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对怎样才能成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放下屠刀立地可以成佛,说成佛是在当世;有说要经过累世修行,死后才能升入天堂。碰巧的是, 此时天竺国(印度)高僧波颇蜜多罗来到中国,说天竺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讲授《瑜伽师地论》,可以总括三乘(大乘、中乘、小乘) 学说。为了彻底弄个明白,玄奘决心赴天竺取经,以释其疑。
唐玄奘(602-664),俗名陈祎,河南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少时因家境贫困,跟随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熟悉《法华》《维摩》,十三岁出家,剃度为僧,隋炀帝大业末年,随二兄长来到长安。之后,在成都等地寺院听讲,研究佛学,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但对当时流行的《摄论》《地论》等有关法相说不能统一,于是决心前往印度取得真经。当时朝廷严禁出国,玄奘呈表赴印未得到许可。唐贞观三年(629),北方遭遇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处就食, 玄奘趁机孑身冒险,出门西行。在长安通往西域的丝绸古道上艰难跋涉。一路上,他靠化缘和到当地寺院讲学维持生活,解决吃饭问题,穿过戈壁沙漠,翻越大坂雪山,躲过土匪盗贼,历经嘉峪关、玉门关、古阳关、伊吾、酒泉、敦煌、高昌、交河、楼兰及吠舍厘、摩揭陀等110个国家, 四年之后,到达印度。十七年后,贞观二十年(646),玄奘取经归来,回到长安。在长安弘福寺开办译场,专心从事佛经翻译。首译《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大乘有宗重要佛教经典,那烂陀寺的戒贤法师最为精通。而那烂陀寺是印度最宏大,最壮丽的寺院,有僧人及其他来学者1万多人,通晓经论二十部者1000人,三十部者500人,五十部者并玄奘法师10人。通晓全部经论的只有戒贤法师一人,其中最为精通的是《瑜伽师地论》。但戒贤法师因年老体衰,已多年不再讲经说法。当他得知玄奘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前来求法取经时, 戒贤法师破例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历时15个月,才讲完一遍。玄奘潜心修学五年,听戒贤法师讲经三遍。玄奘在写给皇帝的《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表启》中说:“往在西域,躬习梵言。览毗尼之奥旨,窥如来之密藏,所获梵本经论,总一千帙,六百五十七部,佛像七躯,佛肉舍利一百五十粒,并骨舍利等一函。”
(六)
汉代传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佛经最早的中译本。东汉从明帝永平10年(67)到汉献帝延康元年(220)154年间,译经者共有12人,译出佛经共292部,合395卷。玄奘用了两年时间,将《瑜伽师地论》100卷全部译完。《瑜伽师地论》主要阐述所谓“境、行、果、证”佛教神学理论。此论是佛教五部经论中最根本的一部。之后又在慈恩寺、西明寺,后至坊州玉华寺开办译场。《唐高僧传》卷5记载:“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隋至唐208年间,共有译人54人,译出佛经492部,2713卷。其中玄奘一人译出74部,1335卷。翻译的数量、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七)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 太宗驾崩。六月,其子李治继位。即唐高宗。年号永徽。永徽元年(650),关中遭遇蝗灾,全国其他州县也普遍遭遇水灾、旱灾。唐高宗诏告天下,说这些灾害是由自己的“不德”引起的,遂遣使“赈贷贫乏。”永徽二年(651)九月, 为纪念父皇,敕废玉华宫为佛寺,即玉华寺。将原来宫苑及占有百姓田宅土地,归还百姓。
(八)
显庆三年(658)二月, 在西明寺译经的玄奘,提出大乘教的一部大典---《大般若经》,因残缺多讹,想要重新翻译,得到高宗皇帝允准。显庆四年(659)十月,玄奘带着他的高足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第二次来玉华宫(寺),入住肃成院。
青山藏古寺,绿水蕴佛光。
玉华寺枕山面水,地势低凹,冬暖夏凉,风流云走,是避暑的好地方。玄奘清瘦的身影,宛若鹤影,恰似浮云,远离尘世纷争,拂拭一方净土,带领他的高足,夙兴夜寐,废寝忘食,一字一句,将古奥的印度梵文翻译成中文。神昉是新罗国人(朝鲜),佛学造诣很高;窥基是长安人,为玄奘入室弟子,对梵文及佛经理论多有心得。而此时的玉华寺, 高朋满座,群贤毕至,已经有不少前来求学的外国高僧。日本佛教法相宗的一代、二代传人道昭、智通、智达;朝鲜高僧元晓、义寂、圆测,都在玉华寺求学。
玄奘在玉华寺的四年中,中外高僧荟萃,国际佛教欢聚, 诵经、念佛、译经、讲学、礼法、佛学研究、文化交流。盛况空前,煊赫一时。这些有缘幸会于玉华寺的高僧们, “得世界于莲花,记文章于贝叶。”为推动世界佛教文化做出了贡献。
(九)
从贞观十九年(645)二月至龙朔三年(664)十月,十九年间, 玄奘译出佛经1355卷。其中《唯识三十论》梵本四千五百颂,以护法学为主,对各家学说作以决择,分“境、行、果”三部分,阐述其宇宙论、人生观、唯心主义观点,成为玄奘创立法相宗的开宗立派要典。而法相宗是“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强调“不允许有心外独立之境。”《大般若经》是玄奘在玉华寺14部译经中最大,最重要的一部,经名取自梵语,意为“通过智慧到达彼岸。”此经共600卷,是要告诉一切众生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脱的法门。其经义主旨,分宇宙为“色”与“心”两部分,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出于“因缘和合”,假而不实,故其“自性本空。”只有通过“般若”(智慧),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的真谛,达到觉悟和解脱。《大般若经》译完的当天, 玄奘合掌欢喜,告诉众徒说:此经与玉华山有缘, 玄奘能来此地,乃是佛的力量。为此,玉华寺举行了隆重的请经庆祝仪式, 玄奘身披御赐百金云水袈裟,高坐在讲经坛上,慈祥的说,此经能在玉华译成,这是天缘,宜当庆祝。此时,佛幡彩幢,梵呗佛曲,香烟缭绕,钟鼓和鸣,一时,玉华寺沉浸在盛大的佛教节日中。
(十)
夜来风寒,更深露重。麟得元年(664)正月, 玄奘在译完最后一部佛经《咒五首经》后,精疲力竭,出肃成院时又不慎跌倒, 此后便卧床不起,病势渐重,气息微弱,不饮不食。麟得元年(664)二月五日夜半, 玄奘圆寂玉华寺,卒年65岁。玉华寺法师门人,恪守师命,以苇席裹师遗体,奉旨运往京城长安,先安置在大慈恩寺翻经堂内。五年后,唐高宗敕命将玄奘遗骨迁置于长安南郊兴教寺,建塔供奉,大唐三藏法师便永远长眠于此。之后,玄奘法师的灵骨被分成了十二份,分藏于印度、日本、台湾、陕西、四川、广东各一处,河北二处,江苏四处。北宋端拱元年(988),金陵(南京)长干寺可政和尚在陕西终南山紫阁寺发现玄奘大师顶骨,为避战乱,遂奉往金陵。台湾《玄奘大师研究》中《三藏塔遗址之发掘》一文记载;1942年日军在南京雨花台地下挖掘出一石函,内有小银箱, 银箱内有璧玉、铜器、青瓷和十七粒舍利顶骨。经专家鉴定,为玄奘顶骨。南京政府遂与日军交涉,将灵骨分为四份,一份留南京,一份归日本,一份送北平,一份给天津。留南京的那份,后又分为三份,分别供奉在灵谷寺、 覆舟山、南京博物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召开《世界佛教友谊大会》,向与会代表炫耀玄奘顶骨,台湾代表发现后,要求日本归还顶骨。几经交涉,日本人将顶骨一分为二,一份留日本,一份归台湾。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要修复那烂陀寺,定其名为玄奘学院。周恩来总理便将珍藏在天津慈悲寺的一粒玄奘顶骨,亲手转赠予印度,供那烂陀寺玄奘学院供奉。1984年,纪念玄奘法师圆寂1320周年之际,日本高田长老将日本所藏顶骨又一分为二,专程来华将其中一分交给兴教寺住持常明法师供奉于玄奘塔内。
(十一)
玄奘留给玉华寺的,除了译经的道场----肃成院和74部,1335卷佛教经卷外,还有一件弥足珍贵的佛足印。
佛足印绘有图案花纹---在凹形的印迹里,雕刻着十分讲究的花纹图案。两个足印里,均有轮相,十趾皆带花纹,其花纹为:五枚趾端是十字纹,相次各有如眼,趾间各有辋, 足印中心,上下有通身纹,大趾下有宝剑纹,二趾下有双鱼纹, 三趾下有宝花瓶纹, 四趾下有螺王纹,脚心下部,有千辐轮纹,上有月王纹,下有象牙纹,足跟有梵王顶相纹。
既然有佛足印。佛,自然也是有的。可是,佛在哪里?!原来,“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穷,无所不入,故能通百物而济群生。” 相传佛为尼泊尔净饭王太子, 叫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降生于公元前565年的迦毗罗卫(今尼泊尔)。逝世于公元前645年。佛,活了80岁。佛,创立了佛教,是佛教的创始人。佛教徒尊他为释迦牟尼。据说佛将寂灭,北趋拘尸那城,南望摩揭陀国,踏立在这块石头上,告诉弟子阿难说:“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入寂灭,顾摩揭陀也。”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记载:“贞观年中,太宗皇帝送袈裟使到天竺,见阿育王古石寺上有佛足迹,长一尺八寸,阔六寸,画脚迹千幅轮相,今在京城,转画来此安置。”
而遗留在玉华寺石窟中的佛足印石,是玄奘西去取经时,亲礼印度释迦牟尼佛足印石圣迹后,拓印回国,在玉华寺译经期间,精心仿雕而成,谨敬供养,朝夕礼拜。虽然佛没有出现,面对的是佛的脚印,但顶礼膜拜的虔诚气氛,就表示佛已存在。玄奘去世百年后,日本僧人金刚三昧游历印度时,看见在印度的佛寺中,画有玄奘穿过的麻鞋,就当作佛的足印一样敬重供养了。据说,西安卧龙禅寺中就有一处佛足印(碑) 。
此时此刻,置身玉华宫,我的眼前,虽然佛没有出现,但面对佛足印,顶礼膜拜的虔诚气氛,似乎表明,佛离我不远,就在我的身边。
(十二)
在玉华寺,还有一件石雕金刚座,据说也是玄奘礼佛的遗物。基座镌刻“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牟尼像供养”二十字铭文。专家认为, 铭文字体是玄奘的笔迹。从铭文得知, 金刚座上造有佛祖像一尊。1956年,佛像石座被列为国家珍贵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在西安大雁塔举行纪念玄奘法师逝世1300周年国际法会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玉华寺金刚座题诗一首:“片石勒银钩,象教赖不堕。虽失天人师,犹留金刚座。想见翻经手,磨勘往复过。千载如晤对,心光照天破。”法会将这首诗印制在金刚座铭文拓片上, 分赠给来自亚洲八个国家的佛教团代表,以纪念玄奘法师。
(十三)
令人费解的是,众多高僧聚集玉华寺, 开办译场,译经讲学,吃喝消费,一切都需要经济支撑!钱从何而来?
原来,佛教自传入中国那天起,就有了寺院经济。魏晋时期,寺院开始占有和经营土地、山泽,收取租金,占有劳动者。南北朝时,赋税和徭役极为繁重,但寺院却“寸绢不输官府,升米不进公仓”,“家休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入出随心,往还自在”-----(《广弘明集》卷二七)。寺院成为“法外之地。”由于寺院享受免税免役优待,对一般编户农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于是贫苦农民纷纷“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梁书·武帝纪》),以求寺院庇护。“假慕沙门,实避调役”----(《魏书·释老志》)。南朝时梁武帝曾强买王骞田地八十公顷,捐赠佛寺。高僧释道安在襄阳讲经时,师生300多人的生活主要靠大官僚捐助来维持和供养。南朝佛寺创立以救济为名,以高利贷为实的“质库”,不论黄金,还是苎麻,都可以送到佛寺的“质库”中押款。唐初长安西明寺受赐田园百顷,净人百房。长安清禅寺拥有水陆庄田,寺足净人。还经营邸店、店铺、碾坊、油坊、车坊。
寺院经济的发展,使原应缴纳给国家的赋税给了寺院,造成了避役者增加和官府赋税收入减少。“今观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或商旅博易,与众人竞利;或矜持医道,轻作寒暑;或机巧异端,以济生产;或占相孤虚,妄论吉凶;或诡道假权,要射时意;或聚蓄委积,颐养有余;或指掌空谈,坐食百姓---(《弘明集》晋释道恒释驳论)。”唐太宗不信佛,“朕今所好,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贞观政要》卷6)。“至于佛教,非意所遵”---(《旧唐书》卷63),但却十分重视佛教,优礼僧人,下诏度僧建寺,支持佛经翻译,寺院不向国家缴纳贡税,享有免役免税特权。天台宗创始人智凯建立寺院时, 皇帝把一个县的租税作为寺院经费,归寺院支配--- (《宋书》卷75《王僧达传》)。”寺院内可蓄养“白徒”(没出家而为寺僧服役的男人),尼姑可蓄“养女”(没出家而为寺院服务的女人)。正是依靠唐王朝的大力支持和享受的免税特权,玉华寺得到绵延发展,玄奘及寺院僧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佛经翻译也得以顺利完成。
(十四)
然而好景不长。寺院经济的迅速膨胀,使“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八月,为了挽救财政危机, 唐王朝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唐武宗下令,拆毁寺院四千六百所,庙宇四万所,佛寺的建筑材料用来修建政府房屋,金银佛像交归国家财政机关,铁制佛像用来改制农具,铜制佛像以及铜制法器用来铸钱,没收良田数十万顷。还俗僧尼二十六万零五百人,充两税户。收奴婢为两税户者十五万人。这次“灭佛”运动,被佛教徒称为“会昌法难。” “30年(875) 后,爆发了黄巢农民起义,寺院经济遭受破坏,佛教开始走下坡路”----(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玉华寺也由“寺”变为“宫”而日渐落寞。
(十五)
“安史之乱”后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八月,唐代诗人杜甫自凤翔任上(今陕西宝鸡)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家,路过宜君,游玉华宫时,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写了一首《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不难看出,此时的玉华宫,已是十分凄凉了。
(十六)
玄奘“以毕业精力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事业,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玄奘这个人,除了虔诚的佛教徒外,他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品质中最优秀的硬骨头精神,而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的脊梁’的人中就有玄奘”---(季羡林《玉华宫序》)。“玄奘把印度佛教的经、律、论介绍给中国,在中国发展了唯识论,创立了唯识宗。把中国的《老子》等译成梵文,把中国文化传播给印度,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是后人研究中世纪印度次大陆和中亚地区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也是印度和中亚重要遗迹考古发掘的参考依据”-----(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十七)
在玉华宫,一棵据说是玄奘亲手栽植的娑罗树映入了眼帘。作为佛门圣树,娑罗树又叫菩提树。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不仅在菩提树下成道,而且在娑罗林间入灭。因此, 娑罗树历来被作为佛树,专植于寺庙院内,成为佛教活动场地的重要标记。玉华宫娑罗树高十米,树干直径五十厘米,枝叶纷披,青翠碧绿。“娑罗古树美宜阳。”后人不胜感叹。
台湾诗人席慕容在《一棵开花的树》里写到:“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而我,并没有在佛前求上五百年,只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到玉华宫寻访一个人---一代高僧玄奘;一件事---玄奘翻译佛经的事,就已经与佛结下了不浅的缘分。
(十八)
因为这个缘分,离开玉华宫时,我又一次来到筛月湖畔。此时,晚霞在西天燃烧,莲花在湖中开放。我轻轻俯下身子,把手伸进湖水,湖水清凉,沁人心脾。如果说佛是莲花,是普度众生的光明使者,能使人抵达无人能至的境界,那么,我愿意成为莲花的一部分,而此时此刻,圣洁的莲花已经在我这凡夫俗子的体内悄悄萌动,一时,竟让我有了云水襟怀,莲花品格,世间的种种烦恼,人生的芜杂私念一扫而光。只觉内心澄澈,眼前光明,晚霞散淡而绮丽,生活幸福而美好。
(十九)
走在回城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苦难,我是该回头看看,岸在哪儿?!
我拭探着回了一下头,映入我眼帘的,依然是那朵盛开的淡雅如晓月,绮丽似云霞的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