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断想(外2篇)
董小龙
从事经济工作,“经济”一词,无论如何是绕不过的。
可是,什么是经济呢?!
“经济”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在他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管理。
19世纪,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和日本。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而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经济”一词指的是“经世济民”,即治理国家的意思。李白在《嘲鲁儒》一诗中写道:“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意思是说:问以经国济世的策略,便茫然如坠入雾中。《红楼梦》中的贾政、薜宝钗,一再训劝贾宝玉,要留意于孔孟之道,委身于仕途经济,就是要他为官作宦,治国安民,维护封建统治。
不难看出,古人讲的“经济”。是指治理国家的杰出人才。和现代人所讲的经济,做生意赚钱,应该说,是两个概念。
“生涯宗子贡,贸易效朱陶”。旧时商人店门上贴的对联便是一例。
对联中的子贡,是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中的高材生,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周游列国,多亏了这位得意门生的经济资助。子贡是卫国的大富翁,财、才兼备,旧时商人对他仰慕之至,拜他为生意场上的祖宗。陶朱公就是范蠡。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与勾践出生入死共患难,卧薪尝胆报了会稽之耻后激流勇退,和倾国倾城、羞月闭花的美女西施从太湖下船,双双逃离姑苏做起了生意。
范蠡辞官出走,隐姓埋名,做生意富甲天下,古往今来的生意人,莫不效仿他,以他为楷模。
范蠡做生意的诀窍体现在他提出的“待乏”原则。“夏则资皮,冬则资纱、旱则资绉、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意思是说:夏天,虽然人们不会到市场上购买皮货,但做生意的人,应当在夏天预先购进,暂不抛售。等到冬天市场缺乏再拿出来卖,生意肯定火爆。绉是夏天穿的麻织品,应当冬天进货,天旱,就投资造船买船。水灾时不用车,也不会去造车买车,但随后这些东西会紧俏起来。货多价贱时买进,货缺价高时卖出,这就是“待乏”贸易原则。范蠡在贸易、经济理论方面的远见卓识,独到见解为后人推崇,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经济贸易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给后人以启发和感悟。
不难看出,前边的“经济”指的是人才,后边的“经济”指的是做生意。治理国家和做贸易生意看起来不是一回事,但治理国家的人,必须懂得经济,不懂经济的人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因此,懂经济,善治理,有头脑,会管理,社会才前进,经济才发展。经济发展了,繁荣了,国家建设就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漂泊一生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临终时的《水上遣怀》诗中写道:“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他感叹古往今来,善于治理国家的杰出人才实在太少了。
但也有例外。“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幅对仗工稳的对联恰恰说的是:天底下文章写的最好的是汉代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而最会治理国家的人才,则要算是三国诸葛亮了。
财神庙琐忆
中国人崇拜财神,民间财神庙很多,旧时一些人家的堂屋里,都有一个供桌,供奉着一尊财神爷。但也有一些人家有三个供桌,供奉着三个神像,人们把神像叫爷。
这三个爷中,一个是财神爷,一个是土地爷,一个是灶王爷。虽然供奉了三个爷,但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些爷:“上天言好事,降福到人间”。有一年,我去榆林参加会议,趁便去了一趟白云山。一行人低着头,弯着腰,过了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进入五龙宫之后,大伙儿便散开了,一些人忙着照像,一些人忙着看风景。我一个人到处闲转,无意中,发现这儿有个财神庙。庙不大,庙门两边的对联是:“财源佑忠正之家,福禄临勤俭之士”。我站在庙门前,探头探脑往里看,只见庙里有一尊神像,一脸沦桑,但很慈祥,手里拿着一个金元宝,身后有个聚宝盆,两边各有一个善财童子。不用说,那尊神像就是财神爷。游人寂寥,匆匆而过,我站在庙门前看着,久久不愿离去。贵州安顺财神庙是目前国内不多的又一个财神庙。庙门前的对联很有名:“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手中财富有限,香客索求无止,难以一一满足,与其烧香磕头,不如干点实事。这幅对联,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财神爷的苦衷。安坐在台湾台中松竹路的财神庙是台湾最大的财神庙。这尊财神爷是由整块牛樟木雕刻的,身高190公分,重达300公斤。黑脸白胡须,右手拿着金元宝,身披龙袍,头戴宰相帽,威严端坐,派头十足。台湾财神爷人缘好,保佑的台湾人,人人生意旺,家家财运好,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光是过年期间,就有200多万信徒顶礼膜拜,祈求赐福。
探究起来,财神爷还是陕西乡党。《风士录》一书中说:“财神又称赵公元帅,姓赵,名朗,字公明,秦时得道终南山”。《辞海》里也说:“财神,相传姓赵名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赵公元帅赵玄坛,秦时避乱,隐居终南山,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令人致富。民间奉祀,或于正月初去财神庙敬祀,或于三月十五日在家迎接财神贴子,或贴神像登门跪拜”。据《周至县志》记载:“赵公元帅是该县赵大村人。赵大村里有一座赵公明庙,即财神庙。财神庙大门朝北,是一座砖、石、木结构的古庙,庙内有三间厦房,梁架脊檩的松木枋板下,有一行楷书大字,上书“大清光绪戊子年吉日”。说明是清朝年间重修的庙。庙内墙壁上有壁画,线条大气通畅,构图疏密得当,墨迹尤见功力。省上专家韩伟考证,断定为元代壁画。庙前还有一通石碑,立于明万历年间8月15日,碑额螭纹,额中篆书《重修玄坛赵公元帅庙》。财神庙南檐上的枋板也绘有彩图,其人物鸟兽、色彩斑烂,虽剥落残缺,但极其精美,令人赞叹。财神庙有山墙,庙房有柱、檐,进庙门有青石台阶,庙门前有铁旗杆,还建有厢房、门楼、照壁、古井、神像等,布局紧凑,可惜,文革中毁于一旦。据村里一些老人回忆,赵大村新修财神庙中的赵公明塑像,手持金元宝,身穿黑袍,坐骑黑虎。赵大村村东有一条小河,蜿蜒曲折,北流入渭,河西有一高阜,阜中有古墓,风格朴实,装饰细腻,原封土堆十分高大,墓前有亭,亭前有碑,但毁于文革。
中国人之所以崇拜财神,之所以要建财神庙,是因为中国人穷怕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盼财、爱财、求财成了人生的向往和追求。一些人做梦都想着要改变命运,走上官运亨通,财源滚滚之路,过上不愁吃,不缺穿、有钱花的富裕日子。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说:“一部分人用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每年有剩余,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也想发财,但是赵公元帅总是不让他们发财”,于是,他们就去烧香磕头拜财神,祈求财神爷让他们发大财。《红楼梦》里说:“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难怪一些人在家里栽上“发财树”。一些酒店在大堂里摆上“聚宝盆”,其目地也只有一个,就是祈求财神爷赐福,让人大富大贵,发家致富,早日摘掉贫穷帽子,过上殷实富裕的好日子。
但真正的好日子是解放以后的事,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提升,手头的钱财多了,生活的质量高了,日子过的一年比一年好。
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旧时的财神庙已经消失不复存在,只剩一些凄清孤寂的破庙高台在秋风落叶中瑟瑟作响。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财神庙,只不过是人们寄托精神的一个空间,财神爷给予人们的只是绮丽虚幻的梦想,而真正要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则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
幸福不会从天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可谓谆谆教诲,至理名言。
鞋的杂说
人常说:“脚上没鞋穷半截。”
但何谓鞋?”履乃鞋也。”曾从戏词里听过这样的话。
细想起来,中国古代先民过的是赤脚光膊,捕鱼狩猎,刀耕火种的生活,无所谓鞋不鞋的。
但后来,还是有了鞋。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最早的鞋,出现在《诗经》里。“赳赳葛履。”这时的先民,开始用树叶草茎编草鞋,用麻或葛制鞋。
后来,先民发明了用鞣料将动物皮制成革。这时的鞋,被称之为“靸。”
再后来,出现了专门用皮革制成的鞋,叫“萧屦”,也叫“靻屦。”这种鞋,经久耐穿,漂亮好看,已经是身份地位的标志了。《淮南子.记训论》中记载:“乃为靻屦而超千里。”穿鞋分了等级,当官的士大夫才有资格穿皮鞋(萧屦),平民百姓只配穿草鞋(葛履)。
当年,刘备还未成气候,尽管他逢人便自我表白:“是中山靖王之后,是汉室苗裔,论辈分是当今皇上的四叔。”但他却以贩履织鞋为业,很被人瞧不起。袁术骂他:“编席织履小辈。”孙权借手下儒生发难;“刘豫州虽称中山靖王苗裔,却无稽考,眼见只是编席贩履之夫耳。”只有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一再替他辩白:“编炕席,卖草鞋,怎么啦,汉高祖刘邦不过是村一级的治保主任,后来不也得了天下(三国演义)。 编席贩履,何足为辱,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了。”
不难看出,足下的鞋,不仅让脚舒服,而是事关身价荣辱。
清朝年间,京城开了一家鞋店,名叫内联升。创始人赵廷经营有方,生意火爆,誉满京城。当时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头顶马聚源,脚踏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意思是说,只有头戴马聚源帽子,脚踏内联升的鞋,身穿瑞蚨祥的衣料服装,腰揣四大恒钱庄的票子,才算得上有钱人,才够气派,才能在京城地面上算得上个爷。
有意思的是,这四句顺口溜流传至今,似乎只有“内联升”的生意兴旺发达。不过,如今似乎不叫“内联升”,而是叫“北京布鞋”。我工作的这座城市,几乎是所有鞋帽店,无一例外都有北京布鞋,我自己就穿过好几双北京布鞋。穿上北京布鞋,感觉特别舒服合脚,正应了那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的至理名言。
中国妇女足下之履可称为国粹。《西厢记》中有一句:“行一步,可人怜。”“猛凝眸,看时节,只是鞋底尖儿瘦”的唱词,描写的是崔莺莺的三寸金莲小鞋。晚唐诗人李商隐也有两句诗:“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隋宫守岁)。意思是说,皇帝后宫第一美女,得不到当年潘妃那样的美足,以及步步生莲花的地位,是万万不肯来的。《南史.齐东昏候纪》记载:”南朝齐东昏候肖宝卷酷爱小脚,他的爱妾中,有一宠妃潘贵妃,此人天生小脚,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齐东昏候以为潘贵妃走路的风姿颇有舞蹈的美韵,于是异想天开,征集天下黄金,让工匠制成一朵朵莲花,按照潘贵妃的步幅固定在金殿之上,让潘贵妃在上面行走, 肖宝卷称此为“步步生莲花。”女人的小脚从此称为“三寸金莲。”
如今,那一页是彻底翻过去了。
而崭新的时代画卷,已然铺展在人们的脚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这个角度说,“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名句背后,肯定有一双鞋在支撑着,不论是棉鞋,还是凉鞋,也不论是布鞋,还是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