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小龙的头像

董小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09
分享

旧影像

旧影像(3篇)

(一)难忘上海世博园

董小龙

2010年,我和同事一起去上海世博园,眨眼,10年过去了,但参观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那天,我们一行三人,在工字形的栏杆间回环反复走了十几遍,排队等候了三个小时,才通过了安检门,走进了上海世博园。

进入馆内,一时茫然。只见展馆林立,人流如潮,不知何去何从。稍疑片刻,便跟随四散的人群来到了位于c片区的欧洲馆。第一个走进的是俄罗斯馆。其次是黑山馆、波黑馆、土耳其馆、澳大利亚馆、丹麦馆、挪威馆、拉脱维亚馆以及芬兰馆、加拿大馆、新加坡馆等。

尽管游人如织,前拥后挤,进馆后只能伸长脖子匆匆一撇,来不及细看,就被后边的游人挤了出来,但对上海世博园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印象最深的是拉脱维亚馆、芬兰馆、城市主题馆和中国省市馆。

在拉脱维亚馆,映入眼帘的是其独特的外形。据说整个外形是用10万个彩色透明塑料片组成的。每个塑料片四方四正,有手掌那么大,红绿蓝白,极其鲜亮,10万个彩色透明塑料片组成一个圆柱形体。微风下,塑料片随风飘浮,发出极其柔和的响声。整个展览馆通体透明,金光闪闪。排队进入馆内,立即被一种名为“风洞”的表演所吸引。只见两名身穿连体服,戴着白色头盔的男青年,站在高约10米,直径4米多的透明玻璃墙前,只等墙门一开,便微屈四肢,向前一扑,一下子就腾空飞上了20多米的高空,又疾速的在空中旋转,时而飞奔,时而跳跃,时而屈体翻腾,时而垂直倒立,围观的游客一边欢呼,一边起劲的鼓掌。旁边的女解说员,用生硬的极具煽情的中国话问:“好不好”?“好”。围观的游客齐声呐喊。“惊险、刺激、真是好极了。”“显示气流循环,传递科技内涵,体验快乐飞行,探索飞行奥秘。” 这就是拉脱维亚馆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

芬兰馆的外形象一个巨大的盆或罐。我是被这种独特的外形吸引过去的。通体洁白,简洁明快,造型生动,温润如玉。据介绍,芬兰馆的外形是一个冰壶,宛若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仔细看去,外墙的装饰材料象是汉白玉做成的,一块一块呈鳞状,我用手摸了一下,极其柔滑细腻,光洁莹润,远远看去,似由无数冰块堆砌而成,极其美观。

当我们走进素有“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展馆时,马来文化、华人文化、印度文化、现代国际气息扑面而来。顺着馆内斜坡缓行,跟随游人一路去品尝广东、福建、潮州、海南及客家传统地道的美食,尽情享受充满怀旧情绪的街头小吃咖喱鸡、面线、炸虾卷、蛋挞等,感受其多元文化的无穷魅力。让人喜出望外的是,我们也幸运的获得了一份免费餐券,从窗口领到了一份“芋泥”。

在中国城市主题馆伫立观望,发现外形极富特色,相互排列的坡顶,虚实相间的天井,错落有致的窗户,带着上海里弄鲜明特征的建筑样式,构成富有韵律的“折纸型”建筑特色。细看文字简介,才明白城市主题馆的理念是:城市是人创造的,人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与地球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因此主题馆分为:人、城市、地球、足迹、梦想五个展示概念,并设计了五个主题馆。我们观看的是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地球馆。

进入馆内,眼前是排列整齐的火车,是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管道,头顶巨大的圆形屏幕上,是活力四射的“城市广场”,通过场景艺术模拟,再现了城市生命的千姿百态,让参观者感受全新的城市生命之旅。“活力车站”,“循环管道”,“城市广场”,一个个如梦如幻的场景,把城市生活演绎的和谐美满,彰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随着潮水似的人流,又排队等候了两小时,终于走进了期望看到的中国馆。

走进中国馆,才知道这一展馆又分为两部分。即中国国家馆和省区市馆。在省区市馆,我们很容易找到了排在第11位的陕西馆。

此时的陕西展馆已是人头攒动,游客云集,透过密集的人群,我们发现,许多人站在高达4米的秦俑将军雕像前照像,而更多的人则挤在展馆舞台前看文艺表演。恰好是榆林文化的展示日,巨大的背景屏幕上,是榆林的山水文化,红碱淖,红石峡……而舞台上,一男一女两个俊格旦旦的年轻演员,身上穿红挂绿,脸上画着圆点,眉目传情,手舞足蹈,腰肢扭呀扭了个欢,形象极其夸张,动作十分有趣,吸引的游客忍不住畅怀大笑;又有两个茂格腾腾的后生表演陕北唢呐。只见他们白衫子,白裤子,白羊肚子手巾头上扎,手按着唢呐,吹呀吹呀,直吹得天玄地转。听的人头晕眼花, 在人流的挟裹中,我们来到了展馆正面。这才看到了陕西展馆的真面目。

原来陕西展馆以唐式宫殿为建筑风格,以华清池,华清宫,《长恨歌》为主线,以华山秦岭为背景,展示“昔日皇家宫苑,今日百姓乐园”的生活画卷,两边各建有一座角楼,写着“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突出了“人文长安之旅”的展览主题。从外形上看,整个展馆线条流畅,气势磅礴,展示了厚重的陕西文化,塑造了独特的陕西形象。

从文字介绍得知,整个展馆分为四大版块。 在“千人英姿”版块的入口处,一尊高达4米的秦俑将军和现代人牵手,演绎“过去与未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旁边的电子触摸屏,让我们看到了陕西历代文化名人:张艺谋、赵季平、贾平凹、张立同……突然,郭秀明映入了眼帘,铜川元素,铜川符号,脑海里不断浮现着出自铜川的名人。在“千年帝都”版块,我们看到了高仿真机器人唐明皇和杨贵妃。他们身后,各站着一个舞扇的嫔妃,显示出大唐盛世,皇家气派。在“千载文华”版块,到处是鲜红的陕北民间剪纸,一个女艺术家正在现场剪纸,旁边摆满了有关剪纸的书籍,还有陕北特产大红枣。在“千里秦岭”版块,按说应是陕南山水,但舞台上正在渲染的却是陕北文化。

与陕西馆相邻的是青海馆、甘肃馆。青海馆充分展示了三江源文化。甘肃馆则是以敦煌石窟为标志。宽大的屏幕上映现的是名闻遐迩的舞剧《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优美造型。而江西馆倾情打造的是景德镇的瓷文化,精美的《碗》的造形,素净的蓝白相间的色调,绘制着淡雅的蓝色花纹图案,清新而典雅,温润而华贵,在富丽堂皇花红热闹的整个省区市展览大厅,显示出独特的风韵。而经济实力雄厚的江苏馆、广东馆、浙江馆、北京馆,则排起了长龙蛇阵,望着拥挤的人群,我们只好望而却步……

冒着阵阵热浪,我们结束了上海世博园的参观游览,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头望去,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被称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暗红色的中国国家馆格外雄伟,庄严、绚丽;分为地下两层地上一层的半敞开式建筑-----洁白色的世博轴以及漏斗壮的顶篷华灯齐放,璀灿夺目,格外亮丽,眩目惹眼。而极富艺术创意想象空间的世博文化中心没有去成,成了遗憾,还有,因为没有提前预约,中国国家馆里的《清明上河图》也没有看上。但无论如何,在短短的十几个小时中,我们看了10多个国家的展览,尤其是看到了上海世博园里的陕西元素,这让我们遗憾中增添了少许激动和欣慰。

(二)看电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乡下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隔几天,公社电影放映队会给社员放上一场电影。

初夏的一个夜晚,月亮很圆很亮,皎洁灵动,如银似雪,辉光闪耀,遍洒大地,黑白电影《白毛女》即将放映。

全村的男女老少, 从各自的家里赶来,把村口小学校围的水泄不通。人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等待《白毛女》放映。

宽大的白色大幕徐徐展开,伴随着音乐响起,《白毛女》终于放映了。

台下一片寂静。真是万簌俱寂,四无人声,只有胶卷的丝丝放映声。

几年后,根据样板戏拍摄的芭蕾舞剧电影《白毛女》红极一时,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回想起来,我先后看了两个版本的电影《白毛女》。一个是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白毛女》。一个是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革命现代舞剧电影《白毛女》。

两个版本的电影《白毛女》,告诉我的是同样的故事:解放前,杨各庄的老贫农杨白劳和他的女儿喜儿成年辛苦劳作,却经不起地主黄世仁的刻意盘剥,收下的谷子全进了黄家的粮仓,还欠下一笔阎王债,杨白劳出去躲债,喜儿躲进深山,成了白毛女……与其相爱的青年农民王大春参加八路军后回到家乡,终于为喜儿伸冤雪恨。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20多年后,我工作的单位派我参加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的一个全国性(税收)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结束时,主办方组织我们去天桂山游览,说那里有个仙姑洞,白毛女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天桂山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山不高,但因为是喀斯特地貌,岩石山洞特别多。银汉洞、仙姑洞、灵泉洞、黄龙洞、清风洞等。 “当年白毛女逃进深山,就住在这个山洞里,电影《白毛女》也是在这里拍摄的。”导游介绍说。

跟随导游,我们来到了仙姑洞。只见洞口三面敞开,荒草掩映,洞内立着三尊雕像。一个是喜儿,一个是大春,一个是大锁。喜儿站在隆起的石台上,身子朝前微倾,破烂的衣衫,披散的头发,看的人无不心酸,潸然泪下。

 “荒山野洞里的喜儿,是怀着盼东方出红日的念头,咬牙坚持活了下来,苦苦了三年,才等到了太阳底下把冤申。”导游介绍说。再看喜儿,只见她眼含热泪,紧紧的盯着大春,微张着嘴,像要喊出声来,两人的目光碰在一起,悲喜交加中,蕴含了多少人世辛酸呀!电影《白毛女》讲述的,就是“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的故事,其中的许多情节就是在这儿拍摄的,电影里饥寒交迫中的喜儿进庙取拿供果的一段情节,就是在俗称“奶奶庙”的苍岩殿里拍摄的。导游说。

当我们来到一个叫做燕尾庄的村子时,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一座《白毛女艺术陈列馆》。“开馆那天,扮演喜儿(白毛女)的田华、扮演黄世仁的陈强都来了。”导游说。“作为一个小山村,能办起这样的陈列馆,实属不易,实在不简单。”同行的人说。

在陈列馆里,我看到了同名歌剧、舞剧、电影剧本;还陈列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生李满天的万字小说《白毛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邵子南的长篇叙事诗《白毛女》。墙上挂满了老照片。袁牧之,陈波儿联名给导演王滨的信件和刘白羽给王滨的信件的影印件,一并放在展橱里。还有一幅是王滨、瞿维、水华和县领导的合影。文字介绍说,这是电影《白毛女》摄制组在天桂山考察和选择场景时拍下的。大伙儿穿着棉衣,天气一定是很冷了。透过那一封封亲笔信,我触摸到了《白毛女》编剧过程中的许多故事,摸捉到老一辈电影工作者闪光的思想。

说到编剧,不能不提杨润身。《白毛女》电影剧本就是他和导演水华、王滨一起根据歌剧原著改编的。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劳动人民和命运抗争的新歌剧《白毛女》,当时红遍全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郭沫若在《序白毛女》中说:去年6月,陆定一同志北归之后,不久便寄了两本书给我,一本是《吕梁英雄传》;一本是《白毛女》,我如饥似渴的立刻把《白毛女》读了一遍,故事实在是动人…….

杨润身出生在平山县北马冢村。白毛仙姑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冶乡一带,杨润身从小就听奶奶讲过,每一句都打动了他,每一句都刻在了他的心里。当水华、王滨来到平山县,坐到他面前时,杨润身心情非常激动,想到自己贫穷的家境,艰苦的日子,勤劳的父亲,姑姑和邻居姐姐凄凉辛酸的生活,他答应参加《白毛女》的改编,翻身人写翻身人,杨润身把他满腔的热情,倾注到《白毛女》的改编中,一年多后,他拿出了电影剧本,剧中的人物喜儿、大春、杨白劳的形象呼之欲出,极其丰满。

1950年7月10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白毛女》摄制组,8月15日,摄制组从长春动身,19日到过石家庄后,立即顾用5辆马车,趁着夜色来到平山县洪子店,20日到达外景地天桂山、柏树湾、燕尾庄一带拍摄,历时9个月,电影拍竣。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不论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50版电影《白毛女》,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革命现代舞剧电影《白毛女》,我都非常喜欢。

虽然,时间走过了半个世纪,但日子走了,月色还在,皎洁如雪,明亮如银; 清光四射,辉映大地。50版电影《白毛女》和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却一直在我脑海里徘徊;舞剧版电影《白毛女》中朱逢博演唱的:“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呀,年来到……”和“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歌声如清澈的山泉,泠泠淙淙,不绝如缕,余音袅袅,难以忘怀。

(三)换粮票的故事

大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过来的人,都对票证不会陌生。当时,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的分配商品。

从1955年我国发行第一张粮票开始,老百姓便进入了漫长的票证年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工业券等。那时没有票证,有钱也不行,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就没法过。那时的人们视票证为命根子。1985年前后,凭证凭票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到了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退出了人们生活的舞台,凭票证供应商品的历史宣告结束,票证成了老物件。

那时,我大哥在外地大学念书。母亲思儿心切,总想着儿子每月30斤口粮不够吃,就想着要弄些粮票给他寄去,填补填补。而那时,我已经参加了工作。

但因为经常下乡收税,每天翻山越岭,肚子饿的特别快。有时实在饿的不行,就到山坡上寻找枣刺儿, 摘些酸枣果在嘴里嚼着,看见柿子树就站在树下寻找鸟儿啄下来的软柿子,间或也在山上摘些野果子充饥,日子还过得去。

下乡收税就在老百姓家吃派饭,由村干部安排,一般是轮流派饭,派到谁家就在谁家里吃。饭后,我们照例要放下粮票和钱:粮票五两,钱五角,或是放在饭桌上,或是压在碗底下,但一定要让主人看见才行,不然,如果被孩子拿了去,主人不知道,误以为我们没有给粮票饭钱呢。有时主人也会谦虚的说:“算了,别放了,不就几两粮票吗?”说起来轻松,但也是他们一家人的口粮,而我们也会说,我们有纪律呢?不然,会犯纪律的。

那时我每月工资30.5元,口粮每月30斤,其中30%是杂粮,但取粮票是一样的,不分杂粮细粮,所以我乐于取成粮票,如果用粮票在机关灶买成饭票,就必须按规定兑换杂粮,不然,灶房管理员就很为难。

有一天,我回家歇假, 母亲对我说, 你大哥在学校里念书,生活苦得很,饭不够吃咋办哩,要是能弄些粮票,给你大哥寄去就好了,可家里人都是农民,哪里来的粮票,只有你是吃公家粮的,你想点办法,给你大哥弄些粮票,让我给他寄去。

那时粮食紧张 ,吃的都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没有一点儿余粮,到哪里弄粮票呢?没办法,我就从我自己每月30斤口粮里节省上1斤2斤,等积攒多了,取成粮票,拿回家让母亲给大哥寄去。

还没等我把粮票攒够, 母亲因为心急,自己从家里拿了些粮食,找到附近一家大型工厂,从工人手里换了些粮票给大哥寄去,却被大哥退了回来,说是陕西省通用粮票在兰州用不成,必须换成全国通用粮票才行。

母亲拿着退回来的陕西省粮票对我说,这些粮票你拿着,想办法换些全国粮票回来, 让我赶紧给你大哥寄去。

我接过母亲给的陕西省粮票,到处找人换全国通用粮票。那时, 因为全国通用粮票带着油,如果要换, 10斤全国通用粮票必须再给人家搭上一两油票才行。但我没有油票,只好赔着笑脸,找同事,找熟人换。那时到外地出差外调的人特别多,粮站凭外调介绍信,就可以取成全国通用粮票。

幸运的是,很快,我发现同事手里有全国通用粮票,于是就给同事说好话,央求把他的全国通用粮票换给我。同事问我干啥,我说给我大哥换哩。那时人都非常实在,同事听说我给大学生换粮票,二话不说,就换给了我,而且一斤换一斤,不多要我1两粮票,也不要一两油票。

就这样,我用陕西省通用粮票换回了不少全国通用粮票,让母亲给大哥寄去,直到大哥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有趣的是,在我换回的粮票中,有一部分是从我的粮本上取的,因为母亲自己换回了粮票,也因为大哥大学毕业有了工作,这些粮票没有派上用场,至今还锁在我的抽屉里。闲暇时,我总要翻出来看看,这才发现, 当年我从粮站取出来的陕西省通用粮票竟然千差万别(因为是分次取的,每次取上3斤5斤,当时也没发现),有5斤,10斤的,也有1两2两的。有1972年蓝色版1市两的; 有1972年暗红色版5市斤的;有1980年红色版10市斤和1市两的; 有1980年蓝色版5市斤,1市斤的; 有1987年绿色版5公斤(括弧里写着10市斤)的;有1987年蓝色版2公斤半(括弧里写着5市斤)的。而那些没有派上用场的全国通用粮票,有票面颜色是紫红色的1965年版5市斤, 3市斤的;有票面颜色是鲜红色的1966年版5市斤, 3市斤,1市斤的。这些粮票,不论斤两,统一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字样。使用说明有4条。一是凭本票在全国范围内,可购买粮食制成品及各种粮食。二是购粮时,按当地粮食部门规定的供应品种购买。三是本票面额为成品粮。四是本票不准买卖, 涂改无效,遗失不补。所有粮票,一律钤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的红色圆形印章,印章中间是国徽图案。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些没有派上用场的留存粮票中,居然还有一张1986年版的北京市地方粮票,票面是100克(括弧里写着2市两)。使用说明有2条。一是本票只限在本市购买粮食或粮食制品。二是本票严禁买卖,伪造,涂改无效,遗失不补。钤盖着北京市粮食局的红色圆形印章。虽然北京市地方粮票只有一张,面额也只有100克,但却极其珍贵,它是我换取粮票的历史见证,留下了过往岁月的美好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