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绿挂翠药王山
董小龙
(一)
入冬后的药王山,气温下降的厉害,总在零下四五度,但山上数以万计的柏树,却风采依旧,苍翠碧绿, 郁郁葱葱。一只山雀从树枝间蓦然飞过,以变化莫测的姿势飞上山去,枯草夹杂着寒冷的山风,在嗖嗖作响,我跟在几个上山者的后边,缓慢前行。
我们的脚步,打破了药王山的静寂。
我这次到药王山来,不是事先准备好的,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但直到今天早上,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到山上走一趟,我觉得我没有准备好,贸然上山,恐怕对药王有所不敬。
药王山作为药王孙思邈隐居行医的古代“诊所”或“医院”,是济苍生、匡世道、救生命的源头之一,体味他的真谛,需要事先做点准备。
在此之前,我已经去过孙思邈的出生地----距离药王山只有20华里的孙原村。孙原村是个大堡子,有3000多户村民。现在的村民, 早己搭上了时代的快车,结束了绳床瓦灶、烟熏火燎的生活,过上了滋润幸福的美好生活, 但村口那座相当规模的古庙, 以及古庙前数株郁郁苍苍的古柏, 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洗雨漂之后,依然在述说着孙思邈的神奇和不凡。
(二)
此刻,我正在通往药王山的山路上踽踽前行。
药王山依山而建,山上古建筑年代久远,规模宏大,有道观、道洞、庙宇、佛寺、塔、庵以及摩崖造像等。1961年,药王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药王山庙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景点,主要分布在北洞和南庵。
据地方志记载,孙思邈在药王山隐居时,曾居住于南庵宝云寺。后因武宗灭佛,五代战乱,佛教日渐衰微。到了宋代,道教开始兴盛,孙思邈受到尊崇。人们开始在南庵建庙立碑,并进行祀祭活动。北宋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建起“真人祠。”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敕封“真人祠”为“静应庙”,加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于是,人们扩建庙宇,雕塑神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纪念场所。金元时期,人们募捐资金,以北山太玄古洞为中心,兴建楼、台、亭、阁,形成了南北二山香火相望的局面。后因明代关中大地震,南庵祭祀大殿坍塌,北洞建筑不断扩大,香火日益旺盛而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药王山古建筑。多次拨出专款,进行大规模维修。目前共保存金、元、明、清、民国古建筑36座165间。
(三)
出耀州古城东门,跨漆水河,经河东堡,远远的,就可以望见药王山了。穿过山门,沿着甬道,徐步缓行,经过12座三间四柱,重檐彩坊,古朴典雅,造型各异的石牌坊和1座木牌坊, 就可以直达通元桥。
行走间,忍不住东张西望,只见那一座座牌坊,除了精美彩绘图案外,还镌刻着匾额和对联。其中木牌坊为清代所立,上有两块匾额。一面为“云掩五台”,一面为“善济众生。”分别为于右任先生和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题写。
北山山崖下,建有一个尖顶四角亭子的“法水井”,上书“法水神井”四个大字。当地有取法井里的水煎制中草药的习俗,据说十分灵验。不远处的石岩下,是一大一小两只威猛的石雕老虎,名为虎守杏林。传说一次孙思邈上山采药时,一只猛虎吃掉他驮药材的毛驴,却被一根骨刺卡住了喉咙。经孙思邈救治,取出了骨刺。老虎为了报答孙思邈救命之恩,就和小老虎一起镇守杏林。旁边,还有一座小庙,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八仙”吕洞宾、汉钟离、蓝采合、铁拐李、何仙姑、韩湘子、张果老、曹国舅。传说吕洞宾得道前浪迹街头,在长安酒肆中遇上了汉钟离,被收为学徒。修炼成仙后,乐善好施,深受百姓爱戴。人们为他修建“吕公祠。”全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题写有“吕祖道院”四字,刻于山崖之上。
(四)
站在通元桥上,抬眼就是建于清代的戏楼。条石基座,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斗拱飞檐,旋子彩绘。据说,自清至今,常演不衰,演出剧目多为古装秦腔戏。走过通元桥,左盘右旋, 拾级而上,两边是建于明代的石栏板、望柱、甬道。石栏板上雕刻着吉祥图案;望柱上雕刻着为药王采药送药的药农和药师形象。这些人物,面部表情各异,有面带愁容,双手捧腹,作痛苦状的;也有笑容可掬,做手舞足蹈状的。显然,那面带笑容的是病愈而归,高兴下山的人。甬道旁,建有三座小庙。分别是貔貅殿、黑虎殿、灵官殿。貔貅是龙的第九子,人们认为摸貔貅可以发财,做生意则一本万利。而黑虎和灵官则为两个威神,是镇守山门的保护神。
跟随游人,我在通往北洞的路上缓步前行。一个台阶, 又一个台阶,回环往返, 拾级而上。脚下,青石铺砌,曲折蜿蜒,有一些青石间隙,挤满了青草,看得出,是有些年头了;两边的扶手,青石护栏,柱子,上边的雕刻,十分考究,狮子等等动物,造形逼真,呼之欲出。
抬眼,就是建于明代,气势恢宏,拔地而起的一天门。上有重阁,高达20多米,是药王山古建筑代表作,也是进入药王大殿的正门。门旁耸立一通古碑,为明代嘉靖四十年耀州知州江从春所书“五台山”三个楷书大字。门洞两侧平台上,雄踞一对石虎。耸立一对清代铸造,高20米,重15000斤的铁旗杆,上端顶斗穿龙,铁铃摇曳,旗杆上镌刻“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的铁字对联。向左拐,就是洗药池,上书“石盆仙迹。”相传为孙思邈开凿。据说,用洗药池的水煎药,无不药到病除。以前我也到过药王山,每次去,都要采摘些柏枝柏叶,拿到“洗药池”洗去上面的尘土。令我惊奇的是,千百年来,“洗药池”始终没有干涸,而是汪着绿盈盈的一池清水,人一蹲到池边,一丝凉意顿时涌上心头。向左再拐,至北洞西道院,便是清代建造的财神殿。虽然是砖木结构,但纹饰精美,彩绘艳丽,彩枋上部有木雕格扇,下部裙板上雕刻有40多幅图案,或丹凤朝阳,或二龙戏珠。而殿内供奉的,就是人人喜欢,招财进宝的财神赵公明。对面,有一座六面九级,高2.98米的天宝塔。据说在财神殿进香后,顺时针绕塔三圈,可保佑进香者财源广进,富贵常在。西玄门外甬道旁,还有三座小庙。土地庙、山神庙和火神庙,均为彩色塑像。其中火神祝融为药王山镇火防燃之神;而位于北洞东角门外的山神庙,古庙犹在,塑像却毁于文革。
药王大殿是一座巨石铺砌,依崖而建,规模宏伟的明代建筑,整体布局为回字形,由一天门洞、祭祀殿、玉皇楼、献亭、凌虚阁、三官殿及配套厢房组成。
从远处望去,高达22米的药王大殿凌空凭虚,有如空中楼阁。祭祀殿内供奉着一尊孙思邈彩色塑像,据说是明代人的手笔。塑像身高3米,着唐人衣冠,温和端庄,可敬可亲。两旁站班者,左为尉迟敬德,右为东海龙王。殿壁上方是彩绘浮雕,图案为日月山川。意为云龙飞舞,天人合一。据《旧唐书·孙思邈本传》载:孙思邈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耀州区孙原村一个叫做旧堡子的地方。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1岁。孙思邈少时多病,他自己曾说:“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18岁立志学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20岁通《老子》、《庄子》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谓之“弱冠擅谈庄老”(《旧唐书·孙思邈本传》)。历代文献中,题名为孙思邈的著作达70余种。他的中医疗法、药方、养生和食疗至今仍然有效;他首次将妇科、儿科单列;最早描述了颌骨脱臼复位手法;首次论述了针与灸的综合疗法,发现了“阿是穴”;绘制了针灸史上第一幅彩色“明堂三人图”;首创葱叶导尿法等;撰写出医学巨著《千金翼方》和《备急千金要方》,共60卷, 分232门,方论8000余首,涉及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内、外、妇、儿等临床医科以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针灸、按摩、导引等,对我国后世医学影响深远,并对日本、朝鲜医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隐而不仕,著书立说,治病救人。唐太宗李世民赞誉孙思邈为“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唐代诗人卢照邻对孙思邈十分尊敬, 以待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由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纂的《新唐书·孙思邈传》,简述了孙思邈的生平及学术思想。而孙思邈的传奇故事最早见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一书。宋代李昉等人编撰的《太平广记》也有记载。孙思邈儿子孙行,曾任凤阁侍郎;孙子孙溥,任萧县县丞。现今全国各地都建有纪念孙思邈的祠堂。而耀州区孙原村现存有孙思邈诞生遗址、幼读遗址、药王墓、孙氏茔园。药王山则建有孙思邈纪念中心。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周边富平、三原、泾阳、渭南等地群众都要前来参加长达十五天的药王山古庙会,以纪念孙思邈为我国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近年来,当地政府连续三届组织举办规模宏大的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医药企业代表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商贸代表,前来进行产业合作、商贸交流及孙思邈医德、医术研讨。
跟随游人,我在药王大殿内徘徊,这才发现,孙思邈塑像身后,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太玄古洞。此洞长40华里,直通铜川后洞。又见一些游客带着香裱、蜡烛在孙思邈塑像前跪拜,神态安祥,十分虔诚。我知道,现代人求神拜佛,都是带了功利的,拜孔庙求取功名,拜药王自然是保平安。大殿内建有医方碑亭,陈列着《千金宝要》和《海上方》等碑刻。由明穆宗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秦王朱守中刊刻立石,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海上方》碑一通两面,以歌诀的形式写成,刊载常见病、多发病药方125个。《千金宝要》碑四通八面,为宋代郭思从孙思邈千金方中精选出900多种重要药方汇编而成。据说,《海上方》碑和《千金宝要》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药方剂碑石。这些碑石,在普及医药知识,推广单方验方,传承祖国医药遗产,弘扬孙思邈学术思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中的冬天少不了雾霾,药王山尽管照明设施完备,又有游客点燃的香烛映照,还有古柏的苍翠碧绿映衬,但大殿内外仍显昏暗阴郁,大殿旁的数间配殿、厢房、 庑廓,满载着时光之尘,看上去暗淡冷清,也许是雾霾的原因,也许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游人比往年少了许多。大殿东侧,耸立着刻于明代的四通碑石,上刻篆书杜甫《饮中八仙歌》。旁边是十大名医殿。里边供奉着从黄帝时期到南北朝时期10位名医彩色塑像。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宋慈、李时珍、葛洪、张仲景、华佗等,此时,这些和现代真人一样的彩色塑像、古代名医,正在交头接耳,谈笑风生,似乎正在探讨那一剂中草药方对疾病治逾更有效。扁鹊的《扁鹊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都是些济世救命的良方,让人隔着时空,也能感受到“人命至贵,有贵千金”的言之铿锵和温暖。而这一刻的药王山是宁静的,没有市声暄闹,没有人声鼎沸,连丝丝缕缕暗淡的冬日里的阳光都变得小心翼翼。
(六)
北山后区,是遐迩闻名的药王山碑林。这是1987年在北山集谋宫遗址上修建的仿明清古建筑。回字形布局,分上下两院,砖木结构,青瓦红柱,现藏北魏至隋唐时期珍贵碑石76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张僧妙法师碑》《魏文朗造像碑》《姚伯多造像碑》,合称“药王山石刻三绝碑。”据《鲁迅日记》记载:1924年7月20日,鲁迅应陕西教育厅国立西北大学邀请,到西安讲学。在西安期间,鲁迅看了碑林、曲江池、大雁塔、小雁塔、昭陵骏马等,还去了古董店。在博古堂古董店选购了三张拓片。其中就有《张僧妙法师碑》《吴氏老君造像碑》。《张僧妙法师碑》为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刻石。1905年出土于耀县崇庆寺。碑文篇幅宏大,文采斐然,书法精妙,字体苍劲,因而被鲁迅先生选购并收藏。《魏文朗造像碑》为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刻石。1934年出土于耀县漆水河。此碑为佛道教四面造像。其中发愿文:始光元年,北地郡三原县民阳源川忠佛弟子魏文朗,哀孝不赴,皆有建功,为男女造佛道像一区,供养平等….此碑佛道合龛,铭文完整,书法朴茂,造像生动,刀法遒劲,雕饰奇伟,为国内所见最早北魏造像碑。《姚伯多造像碑》为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刻石。1931年出土于耀县漆水河。此碑为道教四面造像。供养人像题名为:姚伯多、姚伯龙、姚定龙、姚伯养、姚天宗供养。此碑书体楷隶兼得,神完气足,古朴稚拙,别开生面,深受辛亥革命元勋,著名爱国诗人于右任先生推崇。
与药王山碑石相映成趣的是药王山摩崖造像。位于北山东部半山腰的药王山摩崖造像群,全长21米,高5米,历经北朝、唐、宋等千年雕凿,现存佛龛23个,佛像45尊,碑石2通,题记12处。这些摩崖造像,艺术风格鲜明,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最早的是北周晚期高3.3米的结跏跌坐菩萨。菩萨面相生动,耳垂丰厚,眼如弯月,唇薄微翘,双颊丰润,头戴宝珠花蔓冠,身穿莲花珊瑚璎珞服饰,手心托有桃形摩尼宝珠,结跏趺坐于长方形佛床之上。龛壁上部线刻彩涂重圆光头,顶部为火焰佛光。而最受当地老百姓喜欢的是一尊宋代雕刻的思维菩萨像。造像通体漆黑发亮,结跏跌坐,头戴花冠,圆长脸相,细眉窄眼,塌鼻平唇,通肩袈裟,右腿盘曲,左腿下垂,双目微闭,若有所思。当地人称为“摸摸爷。”据说一个人哪里不舒服,就摸“摸摸爷”对应的部位,手到病除,无不灵验。45尊佛像中最大的是明代雕塑的高4.06米的释迦牟尼像。佛祖头饰波浪纹肉髻,上有一颗椭圆形宝珠,着袈裟,束宽带,容貌丰满,两手平放,座下雕有巨蟠。另外还有供奉孙思邈姑母的孙姑洞,供奉孙悟空的齐天崖,供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和九天玄女塑像以及关帝庙等。
(七)
药王山作为陕西关中的名山胜景,自然少不了名人的笔墨题诗。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二古庙会期间,前往药王山游览的客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人声鼎沸,香烟缭绕,留下许多珍贵的诗词墨迹。
药王山古称磬玉山。因盛产磬玉石而得名。其石叩之铿铿然,有玉石之声。因此耀州古称华原、耀县。故又称华原磬玉石。
古人多雅兴,喜欢赋诗、敲钟、击磬、弹琴、奏乐。史载:春秋战国时,有个名叫师襄的乐官,尤其善于击磬奏琴。《论语.微子》中有:“击磬襄入于海”的句子。因此早在唐代,就有人将其磬玉山的青石制作成古磬,称华原磬,以与泗滨磬(安徽灵壁)交相辉映。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华原磬》一诗中写道:“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唐代诗人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中,有一首写到:“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工师小贱牙旷稀,不辨邪声嫌雅正。正声不屈古调高,钟律参差管弦病。铿金戛瑟徒相杂,投玉敲冰杳然零。华原软石易追琢,高下随人无雅郑。弃旧美新由乐胥,自此黄钟不能竞……”宋代诗人苏轼《题孙思邈》的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辛亥革命元勋,著名爱国诗人于右任先生,就曾多次到药王山游览、暂居、养病,留下诗作10多首。其中《耀县药王山访碑》)一诗写到:“曳杖寻碑去,城南日往还。水沉千福寺,云掩五台山。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愁来且乘风,得失两开颜。”另一首《西安城围启后再至药王山》写到:“倚杖行吟西复东,药王山上夕阳红。重寻万里归来路,再作三年别后功。洞口雪深迷胜迹,岩前柏老映衰翁。三秦战垒民间满,袖手无聊泣晚风。”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田汉先生游药王山时,写了二首诗。其一:“岩上宫墙下戏场,山南山北柏枝香。千金方使万人活,箫鼓年年拜药王。”其二:“元人采笔写高贤,破壁摩挲意惘然。何时药园桃李遍,瘟神送尽舞延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任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肖华,1981年4月游药王山时,写了一首诗:“松柏苍翠漆水长,千金妙术百世芳。孙氏喜颂新华好,药苑春浓胜隋唐。”当代诗人贺敬之1982年11月26日赴延安途经耀县时,也写了一首诗:“药王堪称垂青史,磬玉已入乐天诗。天地翻新召柳范,当写归乡惊梦奇。”
(八)
离开北洞,又上南庵。
踏着399级青石台阶----升仙台,经过唐太宗御道,便到了孙思邈曾经隐居的南庵。南庵又叫昭阳庵。相传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姑母昭阳公主曾在此出家结庵而得名,距离新建的孙思邈祭祀广场不远,就是杏园。杏园由至圣先师殿、文昌阁、魁星点斗碑、历代鸿儒劝学碑、状元碑等组成。其中文昌阁建于明代,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下层为卷洞式,四周回廊,门窗互通,飞檐翘角,彩绘绚丽,内有魁星点斗和送子观音塑像,寓意儒、释、道和谐共生,祈求送子观音、孔圣人、魁星庇护的习俗。南庵古建中还有三清殿、玄元殿等。其中药用植树标本展览馆内展出各类中草药544种,采自本土的中草药就有104科299种。在静应庙院内,有一株树高12.5米,腰围3.95米的唐代古柏,盘根错节,扭曲向上,高大挺拔,四季常青。导游介绍说:“相传为孙思邈亲手所植。”一时,翠波绿影,扑面而来,吸引游人驻足观看,我听着,崇敬起来,仰头望去,只见这株古柏,高参云表,雄伟壮观,历经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风雨,仍然枝繁叶茂,苍劲碧绿。这时,有游人伸手去抱,但不能合抱,于是两人手拉着手,合抱着古柏拍照留念。南庵碑廊陈列有宋代至民国碑石31通。内容多为记事、诗赋、经幢、御旨等。反映了药王山的历史沿革、庙宇兴废、宗教发展、文化艺术等。其中《唐太宗赐真人颂碑》,《宋徽宗题楮慧龙章云篆诗文碑》等极具文物书法价值,受到人们推崇。尤其是元代著名道士谭真君书写的《龟蛇碑》,其墨迹拓片,深受游客喜欢,购买十分踊跃。《龟蛇碑》原碑刻于元代,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重刻立石,现存两通,一在南庵、一在北洞,蟠首龟座碑身正中阴刻"龟蛇"两个大字,各半米见方,二字若象形龟如乌龟爬动,蛇字蜿蜒盘曲,活灵活现,一挥而就,堪称神来之笔。金代大殿建于宋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四柱前廊,密拱长檐,通间厚梁,庄重浑实,是药王山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之一。金代大殿内还陈列着一具唐代石棺,棺档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棺帮上刻有青龙白虎浮雕图腾。青龙凌空腾飞,活灵活现。猛虎两目圆睁,张牙舞爪。棺盖由一块巨石雕凿而成,刻有鸳鸯莲枝图案,可惜被盗墓者损坏。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朝代,元代的古建筑留存至今更是凤毛鳞角。但隐藏在药王山南庵一片古建群中的元代大殿至今犹存,十分珍贵。元代大殿始建于元至元二年(公元127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三清殿”是南庵静明宫观建筑群中的主殿。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经历“关中大地震”而未倒塌,幸运留存至今,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元代大殿东西两壁保存的一幅珍贵的元代道教彩色壁画《帝后礼佛图》。元代,道教盛行。传说中的元代《帝后礼佛图》在山西永乐。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宅。永乐官内,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处均绘有壁画,总面积达八百多平方米。药王山南庵《帝后礼佛图》壁画高3.7米,长8.9米,面积约72平方米。场面宏大,手法上乘,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内容均为道教人物立身像。东壁5组37人,西壁6组45人,主次分明、排列有序、线条流畅、结构严谨, 每一位人物,从面部表情、到衣裳线条、甚至连头发胡须,栩栩如生,真人一般,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屏气凝神,气韵生动,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历经千年风雨,仍然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陕西现存年代最早的壁画,集中反映了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九)
冬天的北风,在山路上肆虐,祭祀的秘咒,顺着山路蜿蜒。站在药王山南庵的魁星楼上,我心绪如潮,我仿佛看到,无数生命向药王山奔涌而来,草芥一般被命运的洪流裹挟而去, 而孙思邈,则站在山崖上,以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打捞那些顺从的,懦弱的,卑微的,残缺的生命;一代人又一代人,借此对抗苦难的岁月和残酷的命运以及病痛,倦怠和幻灭-----只要活着,就己足够。
是的,千秋万岁后,寂寞身后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孙思邈的身后,一点也不寂寞,可以说是声名显赫。修祠宇,筑庙堂,殿宇林立,祠庙遍布,香烟袅袅,人声鼎沸,千百年间,绵延不断。究其原由,不外乎生病与治病。疼痛疾病,生老病死,伴随人的一生。即使是现代人,谁的一辈子,没有个小病小痛呢?!谁的家里,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患病老人呢?!
只要生病,就得医治,只要想医治,就得找医生。孙思邈就是这样一位不辞辛劳,体恤民间疾苦的好医生。而大凡做医生的,门庭想冷落都不行,一个人想清静也不行,每天门庭若市,客来人往,哭哭泣泣,熙熙攘攘,更何况是救人出水火的孙思邈,每天早出晚归,采药煎煮,傍晚接诊救治,应接不暇,即使离开了这个世界,依然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与来往药王山的游客交头接耳,探讨些歧黄医道,治病妙方,不意,竟走过了千百年的晨露晚霞,暮雨黄昏。
当然,也有人心甘情愿陪伴孙思邈,不仅仅是远道而来的游人-----那些十分虔诚带了香裱蜡烛顶礼膜拜的香客;不仅仅是医药学界的同行----那些身怀绝技,手到病除的历代名医,还有满山遍野的苍松翠柏,一年四季,风吹雨打,披绿挂翠,昂首挺立,护佑着这一方宝地。
傍晚时分,我从山上下来,在山脚下一家小饭馆,要了一碗咸汤面,在周围食客的惊诧中,吃完,放下碗, 付了钱,匆匆离去。
回望药王山,只见满山满坡,沟边崖畔,数千万株翠柏簇拥着,有的昂首远眺,有的侧身探望,有的相互挽扶,有的屈膊抱膝,在这苍翠碧绿的药王山上,世代繁衍,绵绵不绝。渐渐的,药王山离我越来越远,回头去看的时候,一只山雀倏然从我眼前飞过, 孙思邈高大的塑像,俯视着我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