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小龙的头像

董小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22
分享

读书记

董小龙

(一)

我一直心存好奇,古代文人怎样对待文人,文人又怎样写出生动传神的好作品。读完李商隐的《李贺小传》后,我才明白:不是文人相轻,而是相互敬重;不是敷衍成篇,而是呕心沥血。

在晚唐文坛,有两颗最为耀眼的星,一是李商隐,一是杜牧。有趣的是,李商隐和杜牧,对比他们略早的李贺都有深厚的感情, 杜牧为李贺的诗作序, 李商隐为李贺写传,一序一传,前后辉映,可谓珠联璧合,光彩夺目。

《李贺小传》不长,仅600余字,但却段落清晰,层次分明。第一段以“奇”开笔。它没有一般史传文章的程式,劈头就说:“杜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一方面省去许多笔墨,另一方面从杜序中炼出一个“奇”字。通篇就“奇”选材,因“奇”立传。第二段写相貌之奇,成名之奇。写貌仅七字:“细瘦,通眉,长指爪。”突出三点,余皆不写,可谓惜墨如金。“ 细瘦。”这是典型的苦吟诗人肖像。“身缘作诗瘦”(陆游《杂书幽居事》) 。 “诗家事业君休问,不独穷人亦瘦人”(陆游《对镜》)。李贺就是这样一位因苦吟而形销骨立的太瘦生(李白《戏赠杜甫》)。“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至于“通眉”,有一种说法是,两眉相近者善愁,实际上因多愁而常双眉颦蹙,故两眉相近。七字肖像,不但得李贺之形,而且得李贺之神。再看成名之奇。小传说李贺“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关于李贺为韩愈所发现,一种说法是:李贺七岁能辞章, 韩愈不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李贺不假思索,援笔立就,写成《高轩过》一诗,韩愈大惊,亲为李贺束发。李贺自是有名(见《新唐书.李贺传》)。又一种说法,李贺十八岁从家乡来到东都洛阳,“以歌诗谒韩吏部, 吏部时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即援带命邀见之,自是名闻缙绅”(见张固《幽闲鼓吹》)。总之,李贺因文坛领袖韩愈激赏,推荐而成名。第三段写吟诗之奇。李贺创作,从不先立题后作诗,像别人那样考虑怎样凑合题目,为各种程式所限。他的吟诗方法是奇特的,清早起来,身背破锦囊,到大自然中去寻觅诗句,触景生情,妙手偶得,写成几句,投置囊中。吃过晚饭,惨淡经营,连缀佳句,敷衍成篇,一个独特的苦吟诗人形象栩栩如生,站立在读者面前。他到大自然中寻觅灵感,而不是坐在家中闭门造车,本身难能可贵,再加上他锐意创新,刻意求工,使他得以巍然矗立晚唐诗坛。“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是一位慈祥的老母对儿子的赞叹,也是怜爱,更是从内心发出的痛苦呻吟。李贺(公元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宜阳县)人,他的家世虽是唐朝宗室,但并非嫡系,父亲李晋肃作过边疆小官,死得很早,家境相当困窘。他因避家讳(晋,进同音)不得应进士考,因而失去了进身之路。凄苦的处境和出众的才能使他抑郁感伤,不能自释,耗尽心血,刻苦吟诗,为下段写早逝埋下伏笔。第四段写仙逝之奇。李贺临终,被天帝召为白玉楼书记。一个穿绯红衣的人,骑着有角的赤龙,拿着一块木板,上书难以认识的远古文字,召贺速去。这时窗口腾腾升起烟气,还能听到呜咽的管乐之声,写得十分神奇,令读者惊异。小传以“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发端,又以“长吉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绾结。四段文字,层次井然,环环相扣,段段相连,前呼后应,结构严密。第五段就“奇”发论。就李贺仙逝而连发六问。作者的情思天上地下,纵横驰骋,问得奇怪,却出于自然。司马迁写《史记》于人物传记后就有“太史公曰”,对人物加以评论。李商隐继承了这一史传传统,写完小传,大发“奇”论,对才而奇者的诗人赞颂备至,对一代天才的夭折深表惋惜,最后以慷慨激昂,拍岸而起结束全文,把矛头直接指向毁灭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李商隐诗“沉博绝艳”(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序》),风格特异,丰富了唐诗的艺术宝库。他诗歌的绚烂光辉几乎掩盖了他散文的瑰丽色彩,使人不大提起他的散文。其实李商隐本是古文名家,十六岁就“以古文出诸公间”(李商隐《樊南甲集序》)。其散文笔峭韵流,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李贺小传》打破成法,开创新路,不蹈故常,自出新意。宋谢采伯《密斋笔记》云:“ 李义山作《李贺小传》…….文体奇逸,不应止取其诗。”清王之绩称《李贺小传》为“文章中异观”,确有见地。清章学诚则认为《李贺小传》“其文在孙樵,杜牧间”,甚是恰当。《李贺小传》特色有三。一是小中见大。李贺一生短暂,犹如一颗稍纵即逝的流星,仅活了二十七个苦难春秋,没有童年的欢乐,有的则是满怀忧郁和一生的坎坷。对此,李商隐在选材时确定写成小传,篇幅力求短小,取材重在平常。李商隐对李贺一生了然于心,然后大刀阔斧,大胆砍削,只留几枝“奇”秀的干,经过独具匠心的删繁就简,成就了一株独特的富有艺术生命力的树。在传奇繁荣的唐代,李商隐对人物立传不能不受到影响,李贺一生“赋性怪癖,而多奇情异采”(朱自清《李贺年谱》),故作者将审视李贺的角度放在“奇”上,传虽小,事虽奇,反映的却是李贺不同凡响的秉赋,冰清玉洁的面貌,光彩照人的一生。为愈所知,写其诗才之奇,苦吟疾书;写其内心之愤,呕心写诗;写其创作之勤,泣不愿死;写其事母至孝。以小见大,李商隐深知艺术创作规律的真味。二是幻中有真。李贺有“鬼才”之称。是指李贺诗风的奇拔特异。杜牧“虚荒诞幻”之说一出,几成不刊之论。朱自清称其论“最为得之”(《李贺年谱》)。李贺诗中幽深诡谲的命题,光怪陆离的意象,不拘常格的构思,峭奇夺目的语言,似不近情,然而却含意深邃,切中时弊,奇而不失其真。像李贺那样一生苦吟,用满腔热心浇灌诗篇,想象丰富奇特的人,有生之年又累遭打击,不能一展其才, 幻想死后去天国施展自己的才智,而与李贺相依为命的老母在儿子临终时产生近乎神话的幻觉,也是情理中事。“幻中有真,乃为传神阿堵。”仙逝神话正是传神之笔。李贺一生的不幸,他对生命的热爱,对老母的孝敬,非凡的诗才,凝聚在这一“虚幻”的情节中。三是他中有我。李商隐深爱李贺诗,对李贺人格深为景仰,为李贺立传有所寄托,为情而造文,托传以咏志。比李贺小23岁的李商隐生活在牛(僧孺)李(德裕)党争白热化的时期。他早年因文名受知令狐楚(属牛党),召聘入幕,并亲授李骈文,25岁登进士后又得王茂元赏识(属李党),为幕府,并娶王女为妻。李对令狐楚及王茂元的厚爱同样感激不尽,时刻告诫自己:“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无题》,切莫卷进党争漩涡。然而他的前后际遇使他不得不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活,以至仕途艰难,潦倒终生。“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好友崔珏《哭李商隐》)。其怀才不遇的遭际与李贺同出一辙,故与李贺心心相印,同病相怜。“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与李贺产生了强烈的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在《李贺小传》中处处听到李商隐心脏的搏动,心灵的呼唤。最后一段,犀利的议论,既是为李贺鸣冤,又是为自己鸣不平,说李贺:“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自己同样沉沦,长期任秘书省正字等九品小官,因娶王女为妻曾被牛党骂为“诡薄无行”《新唐书.文艺传》,屡遭排斥、打击。“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为李贺立传而倾吐自己胸中的积怨,借李贺的酒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总之,这篇小传,刻画李贺,神形兼备,字里行间,真情四溢,既是晚唐文苑中一株别具风姿的鲜花,也给我这料峭寒冷的早春时节,平添了几分温暖。

(二)

现在,拿在我手里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里有个人物叫潘三,大号潘自三。这个人物一出场,就对匡超人说 :“做人,要做一些有想头的事。”所谓有想头,就是有出息,能挣钱。

匡超人起初与景兰江、赵雪斋等一帮酸呆文人在一起混。匡超人本是温州乐清人,从村里来杭州时,村里的潘保正对他说,我有个兄弟在杭州,在布政司里当差,我写个条,你去寻他,也有个照应。可是来到杭州,寻到潘三家时,潘三却出门去了,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匡超人无着落,便相与了景兰江、支剑峰等。

潘三回来后,知道这些,劈头一句:“你到省里来,和这班人相与做什么?这一班人是有名的呆子!”说到景兰江, “这个姓景的,开头巾店,本来有两千银子的本钱,给他一顿诗做光了。他每日在店里,拿一把刷子刷头巾,嘴里还哼哼:清明时节雨纷纷……”说到支剑峰,因吃醉了酒,深夜在街上吟诗,被革了职。潘三说:“这人,穷的淌屎!”之后便拉了匡超人上街吃饭。叫了一只整鸭,一大盘白肉和海参杂烩,要了两壶酒,热热的吃起来。饭店里的人见到潘三爷都屁滚尿流,吃完也不结账,只说一句:“是我的。”走了。回到家里,见一屋子人赌钱,潘三说:“你们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匡超人上前施礼,被潘三一把拽住:“你且坐着。”

读到这里,心下敬佩,这位潘三爷,可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然而且慢。

先是乐清有一大户人家的使女叫荷花的,逃出来被一伙光棍轮奸了,被官府抓住。荷花正要被解回乐清,当地一个姓胡的财主看上这丫头,想瞒下这事,花几百两银子买了去。开赌场的线人王老六来报,潘三找来差人黄球,三人商议,如此这般,先要弄回一张乐清已解到的回批,这边托人弄出本县一个朱批,半路上将荷花赶回,把与胡家。当下议定。潘三叫上匡超人,来到后面工作室,用豆腐干刻起了假公章,叫匡超人写了回批,又写了一个赶回文书,取出朱笔,叫匡超人批了,盖上假印,一切妥当。

原来,潘三是个办假证的。

又过了些时日,有个叫金东崖的人,在衙门里挣了几个钱,想叫儿子进个学,可是儿子金跃却一字不通,想找个替身代考。这事找到潘三,潘三找来匡超人,如此这般。让匡超人装扮成差役,吆喝着混入其中,之后在暗处换了金跃的衣裳,让金跃戴着黑帽提着水火棍站着,自己进去替金跃考了。发下榜来,金跃中了秀才,潘三得了五百两银子,也不忘给上匡超人二百两。

如此看来, 潘三怎么也不像一个刻假公章的人口贩子。

潘三长得高颧骨,黄黑皮,几缕黄胡子,一双直眼。只不知,现在街上那些刻假公章,制售假税务发票的背后,是不是也暗藏着一个潘三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