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
董小龙
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山区小镇工作时,有一个“七所”“八站”的说法。“七所”是指派出所、医务所、营业所、邮电所、税务所等;“八站”是指粮油站、水电站、兽医站、废品收购站等,这些“所”“站”,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如果加上镇政府、供销社、小学校和农贸市场,几乎就是小镇的全部了。
二
那时,因为山区气候多变,我又体弱多病,隔三岔五,总要去小镇医务所看病。因此,医务所成了除我工作的税务所之外去的最多的地方。
那时,在我的眼里,从事医务工作是一件十分体面的事情,当医生比我从事的税收工作要强很多,他们不用早出晚归,翻山越岭去收税,只管待在医务所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他们衣着整洁,手指干净,说话轻声细语,态度和蔼可亲,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们因为掌握着人们的生老病死和对病痛尽力救赎的努力等生杀大权,因而备受人们的尊敬;他们用胸前吊挂的听诊器,桌子上的血压测量计和手拿注射器往人的胳臂或屁股上扎针的样子,看上去威严而慈善,神秘而诡诈,比起我们这些普通人来,他们身上还有一股特别的消毒水的味道,因为这种散发着来苏儿的味道,他们理所当然的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当然也有孩子们害怕的哭闹。
三
小镇医务所面临大街,有一处独立的院子,有让人羡慕的医疗资源配置,院内两排相抱着的厦房,除了医护人员住房外,还有所长室、诊断室、取药房、输液室、化验室以及草药库房、职工灶房等,可谓五脏俱全,应有尽有。
医务所所长姓和,是一名中医大夫,人们叫他和大夫,有时也叫和所长。另有几名医护人员,其中2名是主治大夫,一个姓温,一个姓杨。
药房里划价取药的是一个女孩子,姓李;打针换药的是另外一个女孩子,也姓李,为了区别,人们就按照她们的年龄,称她们为大李大夫和小李大夫。
还有两个既跑腿打杂,又兼顾炮制晾晒中草药的姓王的和姓宋的男大夫,因为他们年纪都不大,小镇上的人就叫他们小王大夫和小宋大夫。
四
这些医护人员,虽说都不是什么医科大学出身,但多年的医学实践,使他们看起病来游刃有余。尤其是和大夫,他擅长中医,兼顾针灸。据说,三根银针能使人起死回生。那时的和大夫,身体壮实,面色红润,是小镇上有名的费老婆。也许是懂得养生之道,知道冬虫夏草,人参枸杞之类补药的妙处吧,他把自己保养得红光满面,精力充沛,那时,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年纪不到50岁的他,就先后有过五任妻子,生了七个孩子的记录,后来他调到市医院工作时,与第六任老婆离婚,又娶了一个小他十多岁的老婆,在他70岁时,居然还与小他十多岁的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大家前去祝贺时,都笑他:又添了个老生子啊!
五
温大夫虽是半路出家,但他还真有两下子,据镇上人讲,有一个人因病休克,眼看着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却被温大夫三下五除二抢救了过来,主人家因此杀了鸡,熬了鸡汤设宴请他,他没去,只是说,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小镇上的人说,温大夫的医术来自家传,他父亲年青时,人不怎么样,整天吊儿朗当,不务正业。自从学了医学后,给人们的形象立即有了转变。他去世的时候,附近村子的所有群众,都自发前去送葬,把他家围的水泄不通,完全是仁厚长者才可以得到的礼遇,他的老婆扶着棺木大放悲声,所有人都听得出来,那哭声里有一种功德圆满的深长意味。
六
杨大夫擅长妇科,她不仅为人和善,医术精湛,每次给人看病,都会耐心讲解病因和注意事项,让患者感到十分亲切。更重要的是,她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杨大夫的精湛医术来源于旧时郎中的传承,据说她爷爷、爸爸都是行医的,她的文化虽然不高,但她喜欢这个山区医务所,那时,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一些偏僻山村妇女生孩子,来不了医务所,只要主人上门来叫,她二话不说,背着药箱就走,跟随主人,翻山越岭,上门接生。小镇上以及附近几十个村子孩子的出生,几乎都是她接的生。
七
平常的日子里,小镇医务所热闹的就像集贸市场,小镇上的人,有事没事,看病不看病,总喜欢到医务所来转转,不论春夏,还是秋冬,人们进进出出,抓药的、看病的、打针的,人流不断,有如潮水,也有许多老人,趁着来镇上赶集会,总喜欢聚集在医务所的院子里,一边等待大夫号脉,一边说些家长里短,有人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可着嗓子大声说话,什么生老病死呀,什么啥药管用呀,什么某某大夫妙手回春,病看的好呀等等;因此,那时医务所的院子里,众声喧哗,烟雾缭绕;而那些医生护士,不论和大夫,还是温大夫、杨大夫,甚或大李、小李大夫等,总是喜眉笑眼的样子,一个个穿着白大褂,头上戴着一顶印有红十字的白布帽,嘴上戴着白色口罩,在人群中往来穿梭,那副轻松愉快的样子,仿佛一朵朵盛开的山野梨花。
八
世事纷繁。风流云走。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离开小镇后,小镇医务所的医护人员,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他们之所以分崩离析,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小镇上的年轻人,纷纷涌进城市打工,小镇上的人越来越少,原来的“七所”“八站”也都因各种原因,撤去了大半,皮之不存,毛将蔫附,病人的日渐稀疏减少,已不足以让这些医护人员过上舒适体面的生活。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的医疗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医护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医疗资源需要重新配置,而那些患了大病、急病,需要做手术的病人,纷纷去了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更好,国家报销比例大,个人自费较少的县医院、市医院;而一些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则去了私人诊所。
似乎是一夜之间,小镇医务所光风不再,小镇医务所每天甚至连一个病人都没有,医疗资源的浪费,医护人员的无所事事,于是,小镇医务所自行解体,自谋出路成了必然:有人去了县市医院,有人去了私人诊所,原本受人尊敬的医护人员风流云散,离开了小镇,小镇上那个原本极其热闹的医务所,从此陷入沉寂,一把不大的锁,让所有繁华热闹一去不返。
九
原来在小镇医务所中草药房抓药的大李大夫跳槽成了一名幼儿教师,后来还居然考取了律师证,辞去幼教,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成了当地人们津津乐道的成功人士。
小李大夫开了一家中医诊所,虽说她医术差了点,但行医多年,看个感冒,呼吸道感染之类不冷不热的病,也不在话下,况且她收费低廉,没过多久,就得到了附近居民的认可,病人日渐增多。
杨大夫有一个大家庭,人口多,花费大,原本靠她的手艺,一家人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但现在,她的年纪大了,正规医院进不去,一些诊所也不聘她,无奈之际,她在自己家里办起了诊所,除了妇科之外,她啥病都看,中医、西医、针灸、推拿,而且,价钱优惠。即便如此,病人仍然不多。为了养家糊口,她除了看病,卖些非处方药之外,还稍带着卖起了小百货,洗发膏、洗衣粉,以及人们买来孝敬老人的各种补品,据说,收入还不错。幸运的是,她的女儿考取了卫生院,成了县医院的一名女护士,而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杨大夫的儿子也是一个医生,是从部队医院转业到地方医院的。据说他是医科大学毕业的,先在部队医院当卫生员,转业到地方后,分配到县医院做全科医生,还当过一段时间的院长。大概享受到了当医生的种种好处,儿子的儿子---也就是杨大夫的孙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他二话没说,托了门路,让儿子上了县卫生学校;儿子的女儿---也就是杨大夫的孙女,则被安排去市妇幼保健院当助产实习医生,学成归来,很快成了县医院的助产师。从这个角度说,杨大夫家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可她偏偏要兼顾着卖小百货,真让人莫名其妙。
十
宋大夫则去了一家私人诊所,成了坐堂大夫,别的病不看,专看牙病,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牙科医生。
有一次,我左边的一颗老牙坏了, 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疼的厉害,一连几天吃不成东西,一直疼,赶紧去了附近一家诊所。坐堂医生让我张开嘴,看了看说:“上火了,吃些药就好了。”说完,开了些清热泻火的药。回去吃了后,还疼,再去开药,吃了, 还疼。“怪了,你牙上的火气咋这大哩,不行,你去医院吧。” 坐堂医生说。赶到附近一家医院,听完我的叙述,医生说:“吃药不顶用,要打针。”甲硝唑,双氧水,连续打了五天,牙,不疼了。暗自庆幸,这牙,终于不疼了。没想到,隔了三天,又疼。返回医院,医生说:“你还是去看牙科吧。”路上,遇到一个熟人,见我捂着脸,说不成话,知道是牙疼,说他有个偏方,吃药后一小时见效,特灵,谁吃谁好。于是写了纸条,让我赶紧去药店购买。拿着纸条,到药店买了。药只三样, 甲硝唑、吡罗西康、醋酸地塞米松。价钱也不贵,总共十块钱。回家赶紧吃。果然见效,牙不疼了,能吃东西了,当晚睡了安宁觉。谁知高兴的太早了, 安宁了五天,牙,又疼了,脸肿了,鼓起了大包,吃不成饭,喝水也困难。只好去了另一家诊所,没想到,主治大夫不是别人,竟是宋大夫,他见我捂着脸,说:“怎么了。” “牙疼。” “躺上去吧,我看看。”他指着一张病床说。我顺从地躺了上去。“嘴张大, 再大点。”说着,拿一个拔牙钳子,在我左边的牙齿上敲打。“疼不疼。”“疼。” “好了,你这颗老牙倒了,还有洞、发炎、化脓,糟糕的是,这颗倒了的牙齿还压倒了相邻的另外两颗牙齿,这三颗牙齿都不行了,要拔,不拔,还会疼 。” “那就拔吧。”我吱唔着说。 “但三颗牙齿不能都拔,只拔一颗, 就是这颗倒了的老牙, 脸上的硬块要切除,不然,脓水出不来。”宋大夫说着,开始拔牙。他挟了棉纱条使劲往牙缝里塞。我感觉我的脸颊要被戳穿了,疼,特别疼。很快,又一个棉纱条塞了进来,又是一阵戳破脸颊的疼痛。不由自主,我浑身扭动了一下。小宋大夫端来一杯水,示意我漱口、吐掉。再漱口,再吐掉。吐血水的时候,我感觉牙不疼了, 但半边脸是硬的, 嘴角也是硬的,纸杯挨到嘴边的时候,感觉嘴唇缺着一块,成了豁口,我怀疑脸、下巴都掉了。我下意识的摸了摸下巴,还好,在。是麻醉药在起作用。他继续拔牙,用钳子挟住那颗牙齿,使劲拔、再拔。奇怪的是,牙,竟然没拔掉。宋大夫用了很大力气,仍没拔出来。他叫来另外一个年轻医生,拖着我的下巴,自己手拿棉球,塞在要拔的牙齿下边,然后一手拿钳子,把要拔的牙齿死死的挟住,一手拿拔牙锤, 在要拔的牙齿上使劲敲打,再使劲敲打。嘴里说着:“快了,快下来了,你再忍忍,就掉了。”虽然麻药、止血药都发挥作用了,但我还是疼的要死, 手使劲抓着钢管椅子上的扶把,浑身麻花似的扭着,两腿交叉着、绞动着。“好了,下来了。”宋大夫松了口气。终于,这颗老牙掉了。“这牙,你要不要。”我疼的张不开嘴。“不要,我扔了。” 宋大夫说。我也不知道要不要,但我听到了牙齿掉在瓷盆里的响声。“ 好了,带些吃的药,过两天来复查,补牙的事,随后再说。” 就这样,这颗与我相依为命大半辈子的牙齿被拔掉了,再也不能与我一起过关斩将, 吃香喝辣了。
十一
令人遗憾的是温大夫。他因为年纪偏大,以前的行医资格被取销了,无法继续行医,但只要他通过了考试,取得了行医资格证,还可以重操旧业,继续行医。温大夫不死心,整天抱着一大摞医学资料,执意要考取一个行医资格证,为考取行医资格证他绞尽脑汁,整天愁眉苦脸。温大夫说,他之所以要考取这个资格证,是因为在这个行当混了多年,不干这个,他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啥。
小王大夫则陷入了困顿,离开小镇后,小王大夫在城市的一角,开了自己的诊所,无奈此时的病人,纷纷选择去报销比例大的正规医院就诊,小王大夫的诊所门可罗雀。眼看生计成了问题,孩子也考上了高中,小王大夫决定断腕自救,他用行医多年积赞的钱财,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一边陪孩子读书,一边在附近小区做家政服务,获取一点收入。他认为做家政比当医生强,至少不为那些疑难杂症绞尽脑汁,也不为那些诊断有误,用错了药而提心吊胆。
十二
温大夫因为考试不过关,最终没有拿到行医资格证。但他的儿子,从小受家庭的熏陶,自学成才,考取了行医资格证,在城市开了一家诊所,也算是圆了温大夫的行医梦。但温大夫行医多年,经验丰富,始终舍不得这个行当,有时就去儿子的诊所帮忙,比如换个药,打个针,量量体温什么的。可是他发现,那些病人根本不信任他,有时候他儿子有事外出,患者宁肯在哪里久等,也不肯让他看病,温大夫向患者介绍自己,说自己是个老大夫,以前在什么地方看病……可患者根本不卖他的帐,这使他十分尴尬,脸面上过不去。但他认为,时间会改变一切,过不了多久,患者就会认可他,他将得到病人的尊重,这是医生这个行当的特性决定的。可不久,他就气急败坏的卷起铺盖回了家。原因是他给一个年轻母亲怀里的婴儿扎针时,婴儿胳膊乱动,加上血管又细,而且哭的厉害,他的眼睛有些昏花,看不准血管,年轻母亲怪罪他,说他连针都扎不了,不配做医生。习惯了受人尊敬的温大夫,深感斯文扫地,从此不再踏进儿子诊所的门,他的行医生涯就此宣告结束。
十三
但不久,他的儿子就出了大事,温大夫这才恍然大悟,医生这个职业其实是十分危险的,疾病的背后隐藏的是魔鬼与死神。他行医多年,从未失手,但没法保证儿子也会像他一样有好运气。
中秋时节,一个患者因普通炎症到儿子诊所就医,儿子按常规给他输液打吊瓶,没想到,不一会儿,患者出现了过敏症状。情急中,儿子对患者进行抗过敏处理,并打电话向县医院求助,患者到县医院没多久就咽了气。一直守候在患者身边的儿子吓坏了,赶紧关了诊所的门躲藏起来。
但患者家属很快就抬着死者追到他家里,在他家里捶胸顿足,大声哭闹,他原本清静的家,顿时声浪滔天。人死不能复生,死者家属这么做,除了表示悲伤之外,声言不给30万元不走。无奈之际,儿子只好掏出30万元平息事态。
事后,儿子说,钱没有了还可以再挣,但人没了,却再也不能复生。
从此,儿子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还欠上了一屁股债。儿子沮丧至极,他说,经过这一折腾,医生这碗饭是吃不成了,他的事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他觉得,不再会有人找他看病了,他得考虑另谋生路了,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人们依然来他的诊所看病,大家的理由是:他能给患者赔偿30万元,说明他的人不坏,有菩萨心肠,把自己的病,交到他这样的人手里,再放心不过。
十四
最幸运的是和大夫,因为他是一名中医大夫,离开小镇医务所后,他通过关系,被安排进了市中医医院。此后,他便修炼成为威震一方的名老中医,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只可惜年纪大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皱纹,而出类拔萃,从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年轻的全科医生,一拨一拨走进了各个医院,和大夫渐渐有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他毕竟是名老中医,中医院不好让他到龄退休,返聘他在原岗位上再干了几年,75岁时,为他办理了退休手续,赋闲在家。但他是有手艺的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他选择的是他的老本行:中医。
而此时,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在省中医学院学成归来,顺理成章,走进了市中医医院,成了一名中医大夫。既得益于家传,又肯努力学习,小和大夫渐渐成名,病人源源不断。
和大夫的儿媳妇原本是个家庭妇女,见老公接替公公,坐上了他原来的位子,灵机一动,在中医院附近租了店铺,开起了中草药店。
公公既然有治病救人的好本事,绝不可让其白白浪费流失,开个药店,既能让公公发挥余热,又能为家里嫌取钱财,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老公在医院坐诊,处方中免不了有几味医院里缺少的中草药,到她的店里,是给病人开了方便之门,有何不可。
这样,既照顾老公的手艺,更兼顾公公的本事,总而言之,不论老公,还是公公,都必须为她们这个家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老公在医院看病,偶尔会照顾他的生意,建议患者到附近一家名为“和生堂”的药店抓药。尽管不长时间,人们就知道这是和大夫家开的药店,划价、收钱、取药的是他的媳妇,但别无此药,只能在此抓了。
公公则不会偶尔,而是全部,因为他是名医,许多患者打电话找他,他说,我退休了,不在医院上班,只在家坐堂号脉。消息传开,他家立马门庭若市,每天熙熙攘攘,人流不断。
每次为病人把完脉,和大夫都说:“你这病,要好好吃药里。我先给你开上7天的药,算是一个疗程,你这个病,需要三到四个疗程。”和大夫一边说,一边递给病人一个纸条子,你拿着这个方子,到医院斜对面和生堂药店抓药就行了。”很快,便有患者诧异说,以前和大夫不是这样的,总是一边号脉,一边和颜悦色的说:“你这病没事,吃几付药就好了。”可现在,态度依然和蔼,但话却变了,变得意味深长了。
和生堂药店的女老板就是他的儿媳妇,态度也非常和蔼,她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前来抓药的患者,先给患者倒上一杯热水,然后和颜悦色的说:“您先坐,我这就给你抓药。”她接过单子,划价、收钱、取药。比起医院的药,她这药店里的药是贵了点。“我这店里的药,每付800元左右,虽是贵了点,但我这药是新药,药效好,保证你药到病除,况且,还包括诊疗费在里边。”
有人嘀咕:“你这药咋这么贵,我这病,就是肚子有点不舒服?”
“别小看这肚子不舒服,不舒服说明你肠胃不好,肠胃不好就需要调理,这几付中草药,虽然起效慢,但没有副作用,服了后,保证让你的肚子舒舒服服。”儿媳妇说。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避免聚集,和大夫想出了妙招,他让儿子将私家车开到公路边,他通过手机,将病人约到车上,他坐在车里,给病人把脉开处方,然后让病人拿着处方,到儿媳妇店铺抓药。
儿媳妇抓完药后,总要问,要不要代煎。中草药是要煎服的,如果让药店煎,只付诊疗费、药费、煎药费就行,如果带回去自己煎,儿媳妇会不失时机的推荐她店里的药锅:“我这药锅是上好的砂锅,有手提的把,有倒药的嘴,还耐高温,燃气灶、电瓷炉上都能煎,价钱也不贵,20元一个,给你来一个吧。”患者心想,几百元的药都拿了,还在乎几十元的药锅。拿上一个吧。其实这药锅一个还不到5块钱。这当儿,媳妇早已将药、砂锅一并装好了,笑眯眯的递给你,你只管扫码付钱就是了。就这样,儿媳妇在不动声色中又嫌了一笔。
自从开了中草药店后,大把的银子进了儿媳妇的口袋,不知不觉,儿媳妇嫌的钵满盆满,成了穿金戴银的富姐,出手阔绰,做事大方,老公有工资,公公有退休金,自然不用她的钱。儿媳妇的钱,多的没处花,全部贴补给了娘家。“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女儿孝顺,对父母叮嘱说。但老父亲有退休工资,况且,身体不好,晕车、晕船、晕飞机,哪儿都不想去,就在家门口,和一些老年人聊天,倒是老母亲,虽然识不了几个字,却是福大命大,有女儿的无私援助,慷慨解囊,十多年间,她飞遍了中国,还到东南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逛了逛,把钱花的流水似的。“我这是沾了女儿的光,女儿孝顺,让我去逛,我不好违背女儿的孝心不是。这世上,凡是能吃的,能玩的,能看的,我都吃了,看了,享受了,反倒是我家老头子,愁眉苦脸,一点福气都没有,整天苦哈哈的。”老姐妹坐在一起时,老母亲总这样说。“这就叫,人的命,天注定,老天爷注定叫你享福哩,你不享都不行。”老姐妹们笑着说。
十五
如今,我看病不去找和大夫,也不找温大夫的儿子,大李大夫,小李大夫或小王大夫和小宋大夫。我看病去社区医院。我居住的小区,新近开了一家社区医院。出门左拐,走过一段弯曲的小路之后,向北行就到了。疾病是人生的祸根,在医院不远处静静的生病,心里应该有一份有恃无恐的踏实。因为离家近,又有这份踏实,而且看病方便,又不排队,每次生病,我就到社区医院诊治。家门口的这家社区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门诊医疗,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等。这家社区医院新近又来了一个医生,听说他医术精湛,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每天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不少远在外地的患者也专程从外地赶来找他看病,甚至有的患者为了方便看病还在附近租房居住,找他看过病的患者都说,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为人谦和,对待患者特别有耐心,让患者和家属心里暖暖的。这次,因为疫情防控,各个医院的医护人员奇缺,我家门口的这家社区医院正在为缺少全科医生焦头烂额,老医生虽说退休多年,仍被返聘到了社区医院,他的加萌,算是助了社区医院一臂之力。我每次去社区医院,接待我的不是别人,正是这名老医生,他的诊室内悬挂的锦旗,饱含了患者对他的信赖和尊重。2021年春末夏初,我先后两次去打疫苗,包括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注射疫苗,都是他接的诊。他告诉我,其实他最擅长的是中医药,而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他还告诉我,虽然他年纪大了,但他决心在有生之年,让中医药事业在健康中国和社区群众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老医生的话,让我感到十分温暖。社区医院一位经常为我看病的大夫告诉我,这位返聘的老医生不仅医术精湛、态度和蔼,而且非常敬业,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走进诊室,开始接待病人。戴上老花镜,身着白大褂,望闻问切,有条不紊,他出身中医世家,因为当地有道地的中草药材,从他祖父一代起就行医乡里,至今传承近百年,他从小跟在父亲身边,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使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从省中医学院毕业后,又在部队行医多年。‘大医精诚’成了他的座右铭,多少年来,他常怀仁爱之心,精勤不倦,善待每一位患者。前不久,有一位患者,因为血小板减少,一点小伤口就流血不止。为了看病,四处求医问药,可病情一直没有好转。他接诊后,先是用了几味中草药,患者的血小板明显上升,之后又开出两个处方,患者服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患者如释重负。“我的心里也非常高兴。”老医生说。
十六
早春时节,我因事去了一趟小镇。几十年过去,小镇早已没有了过去的繁华热闹,变得十分冷清。小镇医务所也已倾倒的不成样子,令我诧异的是,在这片坍塌的长满荒草的废墟上,不知什么时候,居然长出了一棵玉兰花树,树上开满了白色的玉兰花朵,远远望去,仿佛一个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在那里为病人把脉、扎针、取药、开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