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夏,伴随着枣花的清香,朋友约我去看桥,新建的,刚刚正式通车……朋友把车停在桥头,我们下了车,然后,迎着清爽湿润的山风,有如闲庭信步,慢慢往前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眼角挂着激动兴奋的泪花,心里荡漾起阵阵涟漪……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走到了桥的另一头。“坦平宽阔。”“顺畅便捷。”朋友夸赞的,正是这座崭新的高架桥。
二
我开始注视我脚下的桥了。镌刻在这一座桥头通车纪念碑上的简短文字告诉我:全长1000米,27跨,主桥墩高79.5米。
我站在桥上,扶着洁白的水泥栏杆,眺望远处,一条小河,斗折蛇行,穿山越涧,自东向西,奔流而去……
我突然想起,故乡境内山沟纵横,峰峦耸翠;深水浅流,河溪尤多。行人越溪过涧,除了淌水,只有从桥上走过。
好在故乡人乐善好施,吃苦耐劳,遇山开路,逢水建桥,木桥、石桥、铁桥、水泥桥…. 所筑桥梁,不胜枚举。
三
这是一座朴素的青石桥。奇特的是,它不是凌空飞架,而是镶嵌在河床中。巨大的青石,一块一块,四四方方,整整齐齐,绸缎似的,从河的东边,铺陈到河的西边。水却不深,仅及膝盖,河水澄澈,清碧透亮。人们过河,只要挽起裤脚,拎着鞋子,赤着脚丫,从青石桥上走过。那份清凉冰爽,那份圆润光滑,是任何桥梁都无法比拟的。夏日的傍晚,我喜欢从青石桥上走过,河岸两边,牛羊渴饮,姑娘浣衣,孩子们在石桥上玩耍,浪花飞溅,笑声荡漾。我的脚丫浸在水里,清冷冰凉,沁人心脾,竟是别样的风韵。
四
这是一座古老的青石桥。因为古老,人们叫它老桥。如今的老桥,岁久年深,斑斑驳驳,似乎再也载不动远行者沉甸甸的乡愁了。我清楚的记得,是在一个归飞的燕子寻找窠巢的季节,从遥远异地归来的我,踏上了这座老桥。那时,我的心是如此感奋,却又是如此沉寂。岁月漫漫,漫漫岁月的重负,将昔日的奕奕神采,折磨得瘦骨嶙峋。承受过日升月落的交替,承受过风霜雨雪的啃嚼,承受过饥荒旱灾的吞咬……我从老桥上走过,诉说着无尽的沧桑变化。云卷云飞。潮起潮落。老桥毕竟是坚韧的,既惊异于我归乡人佝偻的脊背,更感叹于我承载了那么厚重的负担……当我挺直脊梁走过老桥时,老桥宛若一尊雕塑,顽强而坚固,仿佛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声叹息,只是用水渍和青苔点缀我迟暮的遗憾。
五
这是一座石拱桥,叫大同桥,始建于解放初期,修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桥面碎石铺砌,水泥塘抹;桥身呈拱形,巨大的桥洞,恰似一轮圆月。桥头两边,各有三个小小的圆形涵洞,千年流淌,生生不息的漆水河从桥洞下潺潺流过。大同桥一头通往市区,一头连接医院和学校,是这座城市的一条主要桥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繁华喧闹。我在大同桥边居住了十年,晨光熹微,我从大同桥上走过;暮雨黄昏,我依然从大同桥上走过。风晨雨夕,我也喜欢站在桥上,向远处眺望,沿河两岸,密密麻麻,住满了人家,家家房屋,高低错落,户户屋脊,炊烟袅袅,朦胧胧一片忙碌平和景致。
六
距我居住小区不远,有一座铁索桥。因为近水楼台之故,我每天从铁索桥上走过。铁索桥的两端,是水泥浇铸的桥墩,桥面铺着一块块厚实的钢板,两边有铁索遮挡围护。春日春雨,秋月秋风,铁索桥变得锈迹斑斑,人走上去,秋千似的晃悠,尤其是到了冬天,桥面结冰,光滑危险,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走上去,如履薄冰,无不胆战心惊。更糟的是,桥面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如果两人相遇,必须侧身,或是站立桥头等待。好在河面不宽,不到十分钟的样子,附近的居民,来来往往,年复一年,安然无恙,从没有发生意外。我作为过河小卒,无数次从铁索桥上走过,对铁索桥有了“舟楫之便”的别样感受。有一年,相关部门对铁索桥进行维修,对毁坏缺失的铁板进行替补更换,对斑驳的栏杆重新进行油漆粉刷,使古老的铁索桥焕发了生机,为人们过河提供了更为安全和快捷、便利。
七
这也是一座石拱桥。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全长968米,61跨。站在桥的一端,远远望去,石拱桥弓形的桥身,横跨在两条河流之上,恰似长虹卧波。现在,我正从这座桥上走过。耳边是呼啸的山风,头顶是疾驰的白云,桥下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望着桥下奔流不息、哗哗流淌的河水,我抬头挺胸, 勇往直前……一回头,“便民桥。”镌刻在桥头青石柱子上的三个鲜红大字映入眼帘,多么好听而响亮的名字啊!
八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特大桥。清晨的大桥笼罩在一片浓雾中,在一旁墩高120米的14#主墩顶端,早起的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从空中望去,宛若置身于云端上的建筑工地。正看着,有人拍打肩膀,一回头,竟是多年不见的朋友。朋友介绍说:这座特大桥全长2030米。分为主桥和引桥两部分。其中主桥全长1170 米,为五塔、六跨,名为“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引桥为混凝土T 梁,全长860米;墩柱、梁、索塔总高度188米。作为省内最大跨径的斜拉桥,这座特大桥地貌特殊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但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如期竣工,并顺利通车。我听着,一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九
其实,多少年来,我不仅仅喜欢看简介,听介绍,有时候也总是站在桥上,手扶栏杆,长时间的眺望观看,看一列火车从远处走来,呼啸着从桥洞下穿过,一溜烟便穿过又一个山洞,渐渐消失在远方。其实那消失在远方的火车是一列运煤车, 黑漆漆的,一点也不好看。但我还是一直在看,直到火车走远、消失。眼前剩下的,仅是几排纵横交错的铁轨,空荡荡的一直向前延伸,延伸至远方。让我欣喜的是我脚下的桥,有桥在,有桥洞在,就不愁没有火车通过。火车只是风景,而桥,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十
有时候我也关注桥梁建设。这一座特大桥施工建设的时候,我就坐在大桥不远处。我忍受着夏夜的闷热和蚊虫的叮咬,看工人们辛苦劳作。我想知道,水泥浇铸下的桥墩、桥柱,到底有多结实多坚固。繁星闪烁的夜空下,工人们在加班加点,昼夜紧张施工。这是塔吊。每座塔吊都箍着一个巨大醒目的白色号码,2#、3#、4#,仿佛一支队伍,为了防止走失,只好戴上袖标。一个一个塔吊切断了天空,天空是无垠的,长长的手臂伸出去,桥墩就置于桥墩的臂肘之下。上臂凌空悬起,长长的的横扫过来,横跨过桥墩,然后慢悠悠滑向一边;塔吊里,也许是钢板角铁,或是钢结构材料……天地辽阔,一轮明月挂在夜空,只把白色的幽影清辉洒向桥墩,让人迷离而恍忽。山谷幽静而深长,河流在山间蜿蜒流淌,山上的树枝密集,芜杂而乱,四季荣枯,不断变换,却丝毫不影响施工进度。电锤撞击发出巨大而有节奏的声响,一声一声,震耳欲聋,似乎是砸向了地心,力量如此巨大,有如山崩地裂,其实那只是夯实钢筋混凝土而已。因为有了那巨大的声响,桥柱、桥梁、桥墩才结实稳固,牢不可动。奇怪的是,只有声响,不见人影。放眼望去,只见高高的桥墩工地上,蓝色的防护网,加上脚手架,层层环护,桥墩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站在高处的工人,纸片似的轻轻移动,看不见手和脚,衣服的颜色也是看不清的,既使天空湛蓝,也是一个个灰色的身影,身子的一半贴在天幕上,一半掩在云雾中,但能确认的是,他们的手臂,紧张而忙碌。
十一
这一座桥,是公路桥。东起陕晋交界处的合阳,经澄城等县区市,与包茂高速连接,全长160.15公里,纳入国家高速网,是山东菏泽至陕西宝鸡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座桥,是立交桥。起点位于210国道交叉口,在拐弯处呈螺旋降坡立体交叉,下穿过梅七铁路和西延高铁,上跨沮河,终点位于华原路与锦阳路交叉口。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全长14.066公里,投资12亿元,3年建成通车。
这一座桥,是石拱桥。清峪河,浊峪河,两条河流从桥下曲曲折折,潺潺流过…….
有趣的是,不论是那一座桥,建成通车的那天,都有一个热烈的庆祝场面。锣鼓喧天,汽球高悬,彩旗飘舞,群情激动。桥梁如缎带,天堑变通途。让我惊讶的是,故乡的桥梁,大大小小,竟有40座之多,县县通高速,河河有桥梁。这,要感谢每一位桥梁设计者、建造者。
十二
一座座形式美观,结构坚固,防洪排涝,泽彼千秋的桥梁,宛若一条条长龙,游走在故乡的崇山峻岭中。青石桥、铁索桥、高架桥……外出打工的走过,回乡创业的走过,售卖山货土产的走过,操办婚丧嫁娶的走过,拉运货物的大车走过,我,也走过…….大同桥、便民桥、幸福桥…….一个个闪烁着迷人光彩的名字让人陶醉,陶醉在故乡初夏的旖旎风光里,陶醉在我走过的每一座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