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生活是一页纸,您就像那纸上绚丽的一幅画;如果说心灵是干涸的沙漠,您正如那甘霖遍洒;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远航,您就是那引航的灯塔……
——题记
与《菏泽日报》结识,算来距今已有27年了。二十七年的悠悠岁月,我和《菏泽日报》由最初的“一见钟情”到生活的至交,正可谓是人生得一“知己”,难分难解形影不离,成为最亲密的挚友。
我的青少年,是命运坎坷频失机遇,农工商学兵都沾些边。那是在1994年的冬天,有次去定陶城县的战友家串门,饭前见沙发上散乱的放着几张报纸,便顺手拿起翻阅(因我在部队是连文书,很喜欢阅读书报)。其中有张字迹醒目的《菏泽日报》,一下就吸引了我,细看才知我们本地级市的报纸,并且还是对开大报。当时欣喜之情无以言表,好像一叶飘荡的小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随即尽情浏览。
这是1994年12月10日周末版的一张报纸,当我翻到三版的“七彩人生”栏目,读完赵辉老师《十年艰辛终无悔》的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立刻引起了我的反思。作者对新闻写作的执著追求与不懈努力的精神,及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果,深深地感染并打动了我。想起自己年届三十有八,虽几经努力奋斗,却毫无一点成就,顿时有种“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的苍凉之感。于是,我决心振作起来,彻底转变那种颓废的状态,重新燃起写作(在部队曾发表过小文)的激情,在人生的中年奋力一搏。
没多久,我们村有个43岁的光棍汉,在一位热心“红娘”的撮合下刚办了喜事,我就将白天采访到的素材连夜写成《天地姻缘一线牵》的新闻稿,第二天寄往《菏泽日报》社。没几天,就给发表了。这下给了我不小的鼓舞和动力,便一发不可收,一有时间我就往县城跑,到战友家里去找回几张新出版的《菏泽日报》看,再根据报纸的栏目和要求,坚持给报社投稿。几个月后,我先后又有《夸夸俺村的“王老憨”》《农家院里 “天仙配”》《爱你没商量》《服输》《杏儿》等多篇新闻、文学稿件连续被报社采用。为此,这年7月我被县委宣传部破格招聘为新闻干事,正式成为《菏泽日报》社的一名通讯员,有幸到报社参加一个多月的实习培训,得到各位编辑的热情帮助与指导。两年后,由于我采写发稿成绩突出,又被县委评为新闻宣传拔尖人才,农转非成为(聘用制干部)镇政府机关的一名正式公职人员,从此实现了改变命运,走出黄土地的夙愿。从而,单位上每天都能看到新出版的《菏泽日报》。
时光如梭,春秋二十七载。《菏泽日报》也由当初的邂逅相逢,成为我人生的至交,她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退休在家(每年自费订阅),也不管农闲还是农忙始终陪伴着我,就像我的知心伴侣,从早到晚时刻不离不弃。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宽,个人写作水平也得以逐步提升。现已有3000多篇新闻、文学、随笔等各类题材的文章被报纸、杂志、书刊等一些网站百余家各级媒体刊载。据粗略计算,仅《菏泽日报》就有600多篇,获得各种表彰奖励80余次。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所写纪实《上甘岭上,他与黄继光是生死战友》,今年6月11日的《菏泽日报》,用了半个版面的重要位置刊发,之后被10多家新闻媒体转载;散文《春夜听雨》《等到木棉花开的时候》《想起那年去接兵》,分别于2012年11月《文学月刊》刊载,评为2012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散文精选;2014.9月获山东省作家协会、省委宣传部“中国梦”主题文学征文二等奖,入编2014年10月《时代文学》;2016.10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入编《文笔精华.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作品选集》;诗歌《夏天的雨》,入选2018.5月《当代文学精品选》,获得第三届当代文学精品选全国 诗文大赛二等奖;新诗《种在谷雨的梦》、散文《在生活的夹缝中圆梦》等,分别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7》《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8》。
2021年9月18日 “我与《菏泽日报》”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