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变得更出色,但无论你想要做成什么事,都没有捷径。所有看似风光的背后,都藏着无尽的汗水;唯有热爱,才是生活强有力的助推器,它会赋予你能量,促使你不断探寻生命的更多可能。
——题记
不久前,成武县刻瓷艺人刘余省,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喜讯传来,获得众人的称赞与喝彩。县电视台栏目组的人更是马不停蹄,专程赶到刘余省刻瓷工作室,进行现场节目录制。笔者闻讯,特慕名来到他的居处,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访,从而也揭开了他20余年刻瓷背后的故事。
当笔者走进他的工作室,就仿佛进入一个雕刻艺术的陈列馆,眼前只见摆满了一摞摞、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瓷盘子,以及各式各样、高低规格不一的花瓶,还有不少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有刻山水草木、飞禽走兽的,还有花鸟鱼虫、飘逸灵动的仕女,及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等……形状有圆的、扁的、长的、方的,真可谓无所不有,多彩多姿。他正坐在一个大瓷盘前,一手拿着刻刀,一手拿着小锤子,正专注地做着他的刻瓷艺术。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刘余省,是成武县党集镇郑庄村人。从小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辈勤劳善良宽厚的美德,深深地印在他心里,父母的言传身教奠定了他做人与生存的准则。正如有人说的:“盛开的鲜花都曾经历风霜雨雪,锋利的宝剑都需经过千锤百炼”。的确,这世上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但凡希望自己有所成就的人,就少不了要吃苦和努力地付出。
有句话叫做:“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及天赋的资质才能,却不是一样的。因天赋的优势,刘余省在他上小学时就是班里的尖子生,平时与期末考试都是在班级名列前一、二名,并且还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在绘画方面也凸显其不一般的才能。直到升入初中,他的成绩在所有新生中排名第一,风华少年就小有名气。但命运好像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当他上到初中二年级时,由于其它原因,便提前退学失去了升高中的机会,上大学也成为他一生中的梦想。
俗话说“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好在他从幼年时起,就特别爱看小人书和连环画,从而对绘画与书法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他所在的成武是刻瓷名县,时常会欣赏到一些刻瓷名家、老师的作品,艺术的魅力感染和熏陶着他。自己又具有书法与绘画的特长,1996年他就爱上了刻瓷这门艺术,2002年开始专业刻瓷。他坚信,任何一项事业若想取得成功,必须少不了智慧加勤奋加运气。但智慧和勤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运气更不是每次都会光顾自己,所以要想成功,必须要先练好自己的技能与耐力。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绘图、刻瓷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疼,手指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他还是坚持,一锤一凿,一遍又一遍地着手、细心地琢磨推敲。后来跟随楚成文老师刻牡丹多年,又从智绪明老师那里学习到山水技法的多种刀法,期间自己又悟出了一些独特的刀法,他的作品得到同行业人士和老师的高度赞扬,并被誉为“刻瓷第一刀”。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在2015年首次参加的青岛刻瓷作品艺术大赛上,他初次崭露头角,分别拿到一个金奖和一个银奖,受到国家级大师、专家评委王一君的高度赞扬,并由其亲自给他颁奖。自此,他得到很大的鼓舞和增强了信心,毅然投资创建起自己的刻瓷工作室,之后在南方的浙江杭州,也注册了一个名为“刘余省刻瓷艺术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更好地提升自己,刘余省多次外出到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河北的唐山等地学习考察,加深了解刻瓷艺术,熟稔瓷釉的厚度与习性。他深知用刀笔在瓷盘上造像,不同于在纸上绘画,要做到惟妙惟肖,刻画出人物的神韵气质,必须借鉴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揉和传统与现代技法于一体,点线结合,虚实并举。常与高层的专家、名人、大师接触交流,使自己的刻瓷艺术很快达到了精湛的水平,得到高层专家的认可。近些年来,他的部分刻瓷作品,以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销往国内各地,有些还作为高档礼品赠送外国友人与客户。他与智老师合作的部分作品,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作为民间名家收藏和展出,并作为国礼赠送和销售给重要外宾。
现刘余省每年出手的刻瓷作品不下一百多件。价值每件在三千元左右、或十万(获金奖大件),甚至二、三十万的不等。一些高质量、高品位用户前来定制雕刻的越来越多,有些机关部门、公司企业等单位前来定制的也络绎不绝,作品一直供不应求。人常说:“命运不会辜负任何一位努力的人”。近10多年来,刘余省相继在国家、省、市级大赛获得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山东省轻工系统首席技师” 、“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金奖”等20多项荣誉,20多年的风雨路,终于绽放出了他人生的精彩。
202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