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挥云的头像

董挥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14
分享

兰州拾遗

没到过兰州,前些年曾出差去新疆路过兰州,没下车,所以我对兰州没有印象。此次,孩子考公务员要面试,8月下旬,我陪孩子从郑州坐火车至兰州。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于9月下旬,因马上要到国庆长假旅游旺季了,无法购买到回乡的直通票,孩子建议购买从兰州至西安区间的车票,并在车上补票而回郑州。我感到此法不错,就这样,减少了异地排队购票、换车等部分环节所需耗时,还算顺利,返回了故乡。

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孩子的工作仍未落实,因而,兰州的所见所闻历历在目,很久了,难谴纷乱繁杂的思绪,便想写点东西,梳理一下兰州之行带给我的美好记忆。

孩子面试那天,我们赶了个大早,来到某中学——面试所在地。校外街道景观真是感人:天南海北来的亲友陪同,整条街拥挤的人头攒动,家长的叮嘱声、汽车喇叭的鸣笛声,加上街旁停满汽车,原本不宽的马路,几乎被阻塞了。我想起报刊上曾有人这样形容,报考某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队伍中“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真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公务员考试的场面和境况,说什么我也不会想到报考公务员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当下,大学生毕业后不好就业的压力,怀才不遇“吃皇粮”的理想择业观,找不到工作被孩子埋怨,逢进必考“一锤定终身”定律,无论如何只有适应社会而不可能有改变社会就业现状的能力,以及无能为力而做家长的惆怅叹息,把人的脑袋都给搞大了。

不管怎样,还须向前看,还须咬着牙前行。

此间偶然得空儿,我顺便找房子住。不知要在兰州待多长时间,因此暗忖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住不起,只好到背街小巷找房子住,还好,兰州旅店住宿价格不算很贵。若是在北京找旅馆住,钱囊羞涩掏空,可能还会举债度日。也许,这是该庆幸的事。

房东不错,过去是本地农民,年龄五十岁左右。她在本市某处谋事打工月薪千余元,却将自己院子里二十间房屋承包给一外地人,这个外地人成了出租房的老板。闲暇时,我们问房东为什么不自己经营出租房屋?她答道:出租房屋还要登记房客姓名、身份证以及管理中琐碎事项等很麻烦。我们替房东初略核算了租房收益:二十间房,若每间房月租360元,月收益约7200元,年收益86400元;让外地人承包,年缴2.6万元,房东年损失约6万元。房东笑着说,“都不容易,总得让人赚些,我图个省心”。由此,我感觉到兰州人为人厚道。前些年,我去新疆出差,路遇大阪城时,听导游讲上世纪五十年代军队官兵修路,筑路大军们生是用铁铲、镐钎等原始工具,开挖出一条通往进疆的道路。生活枯燥,文化落后,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戈壁荒滩“鸟都不拉屎”一派荒凉、千里难见绿色植被,长时间劳作和生活于如此恶劣环境易使人心烦意燥。领导考虑到此因素,想调剂一下精神生活,邀请王洛宾写了一首歌,歌名叫《大阪城的姑娘》,歌词大概这样写道“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官兵学唱着这首歌,干劲倍增,不久将路修至大阪城。到了大阪城一看,只是几个不大的村落,人口不足当时的一个镇,没有描绘的那样繁华。其中还有个典故:公社在当地挑选会计,出了一道题,即5+8=?,几个姑娘答题,一个说等于9,另一个说等于12,答题为12的姑娘被选为会计。西部落后东部发达,差距较大。由此看来,长江以南及沿海地区人们接触外界较早,信息格外畅通,人也略显精明。若是在江南,象房东租房,可能不会承包给外地人,会自己干。

兰州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冲,是黄河上游的一颗璀璨明珠,还被称之为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这里既有古老而动人的人文历史积淀,也有雄浑秀丽兼具的自然风光。滚滚的黄河水,穿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俯瞰兰州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尤其是黄河两岸城建开发,坐坐高楼群拔地而起,一派繁荣都市景象。还有那建楼正在深挖的工地,空旷的原野,足球大小的鹅卵石堆积如山。利用一个下午,我爬到石堆顶,不停地寻找好看的石头。经筛选,找到几块手掌大的扁片鹅卵石,其中一块碧蓝清澈的青石石块中央,有一条雪白曲弯的长龙,蓄势待发,很是醒目、养眼。此外,还捡到图案斑斓层叠分明的不规则石块,爱不释手地抱在怀中。这样的石块,中原地带绝对难觅,或早被游人收入囊中。恰巧,有位兰州本市的公务员,也骑自行车来到石堆旁,他见我对石头有兴趣,介绍说 “这叫黄河鹅卵石,为兰州的特产,多半是千百年来古河道冲刷形成的”。我问,当地人为什么不来捡石块?他说,“有人感觉石块有价值,有人感觉石块没有价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我想,也许是身在其中,不觉得这是奇石了。天近傍晚,我独自走在回旅店的路上,迎面碰见一位老农,他看着我捡的石头,主动对我说,“往西走三站路公共汽车终点站,有一奇石市场,你可以去看看”。次日早上,我来到奇石市场,各种奇石令郎满目,各有千秋,而且价格不菲。有几百几千元的,也有几万几十万元的,甚至有上百万元的大奇石。真想买些回去,但不是自己捡的,不是自己直接劳动所获而失却了意义,我还是将自己捡的石头带回故乡。有几个亲戚听说我从兰州回来,急忙来我家询问孩子考试的有关情况,我一边回答,一边拿出从兰州捡的石头与其分享,他们纷纷赞不绝口,想问我要。我想,“君子不可夺人之爱”没有同意。此刻,我的劳动所获得到肯定,我的精神得到满足,我心中暗暗地说:兰州,我没有白去,石块述说着我美好记忆。

出门在外,少不了乘公共汽车。有一天,我乘车去西关什字,上车后立即投币。兰州有的公共汽车设置与我国其他城市不同,如投币在车厢前门,刷卡在车厢后门。而且上车排队井然有序,车厢座位上的乘客均主动让位与老人。还有,不少当地乘客,下车时主动刷卡,没有不刷卡沾便宜的。文革刚结束,我曾到武汉工作过,当时,乘公共汽车逃票者比比皆是;还有上车不买票,下车后飞跑。盛夏暑天,气温近40度,售票员浑身湿透且气喘吁吁,跑二百余米追上逃票者,却被逃票者搞恶剧般地从口袋中摸出月票一亮,气的售票员哭的份都有。现在的武汉,风气可能很好了。兰州的见闻,我感到这不仅是这里人的朴实、厚道,而且体现着当代市民一种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

在一个地方生活一个月,接触最多地要数与吃相关的事。为了省钱,我购买了一个电炒锅,起火做饭,每天奔赴于农贸市场购买油盐酱醋茶。兰州的蔬菜很贵,农贸市场时下的大白菜1.5元一斤、陇椒2.5元一斤、西红柿2.5元一斤,平菇7元一斤,机器压的面条也2.2元一斤,比中原城市贵出许多。超市内仅120克袋装的四川榨菜4.5元,中原地区城市的超市卖2元。民以食为天,没办法只得精打细算。兰州人有个习惯,几乎一天三顿吃面。兰州拉面在兰州人来说,是当早饭吃的。我们初到兰州,早上总想吃点豆浆、油条之类的东西,晚上喝点粥,但街上几乎找不到。中原人爱吃,遍地是小吃馆,傍晚还遍地有廉价的“大排挡”彻夜营业,想吃什么应有尽有,黎明前才收滩。前几年秋末,有一次,我和单位同事一起驱车出差,晚上10点半左右赶到呼和浩特,围着城市转了一圈,竟没有找到吃饭的营业餐馆,后来只好买方便面、火腿肠之类的食物回宾馆,从中也可看到中原地区吃喝风较大。当然,兰州有些东西比较便宜,如核桃,新下来的带青皮核桃10元三斤。水果等也很多而且便宜,象黄河蜜,白兰瓜,葡萄,桃子,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梨,都很好吃,价格也不贵。

没有到兰州,以为风沙会很大。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兰州气候很好,有点干燥,不经常下雨,冬天也不是很冷,空气透明,日照充分,且不像中原地带空气中颗粒物很多,风沙吹得哪儿都是,门窗关得很严,桌子上还是落满尘埃。我是8月到兰州的,太阳底下,裸露的皮肤有点像针刺般的,阴凉地儿却非常凉爽,难怪兰州住宅楼一般看不到有空调,仅有的几个家庭装有空调,据说也是秋冬换季时暖气尚未输送作取暖用。兰州水质不错,烧开水几乎见不到水垢。兰州人说话很有意思的,某水果两元五一斤称谓“两元拂”。一般的时候都会带着听起来很幽默的腔调,听着很舒服,发音近似于西安话。

兰州,是一个不错的城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