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欣潘的头像

董欣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6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布袋戏”的前世今生


        我曾在一首诗里这样写到“布袋戏”:“一个王朝的命运/拿捏在演戏人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顷刻间,大厦倾毁//因为腐朽,它的短命和悲哀/是注定的//而巴掌大的地方仿佛/隐藏着一个足以让人乾坤倒转的/天大秘笈,任谁终是逃脱不了/被掌控的宿命。”

       记得早年在农村,文化生活极其匮乏,不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脑,人人手中都有智能手机。在福鼎乡下老家,我除了上学读书,接触和看的最多的便是那些传统大戏,或者是俗称“七条线”的“木偶戏”。还有一种戏是“布袋戏”,俗称“姆子戏”。那时候,每逢年节,村里总要上演几场戏,会请一些有名头的戏班子前来演出。年景好时,村里头人就到外县或外省去请大戏;年景一般时,请的多是县里有名气的如“姚氏提线木偶”这样的戏班子;而如果遇上一个旱涝之灾的年份,日子过得紧巴巴时,戏虽然还是要演的,但请的自然就是那种行装简便、花费较少的“布袋戏”。

       大凡一台戏的演出,从编剧、导演到戏中主角与配角,再到吹拉弹唱和跑龙套的,没有一众人等的参与和配合是无法完成的。如果是一台大戏,或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演出,那所需要的人力就更多了。但在邻县柘荣,听说也有木偶做成的“布袋戏”,而且是福建省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地人将这种台前与幕后皆由一个人来完成的戏称为“一人一台戏”。那么,柘荣的“布袋戏”和我以前看过的是否一样?戏师傅有怎样的绝活,既能如此化繁为简,以一人之力操弄十八般“武艺”,以此达到艺术效果、获得成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柘荣县文化馆的一层演出厅,带着这些问题目睹了这一个戏种,并观赏了一台戏的演出。“布袋戏”虽然于我是熟悉的,但对它的“奥妙”却了解不多。再则,以前是远距离观看,现在是近身处观赏,算是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戏师傅名叫郑运德,今年已71岁高龄,柘荣县乍洋乡人氏,是福建省首批非遗传承人。郑师傅虽然年事已高,但身材高挑,身子骨还很硬朗,他17岁才开始跟他哥哥学习表演“布袋戏”,虽然学艺的时间有些稍迟,但他勤奋好学,善于观察,不懂就问,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台前幕后的剧务,而后登台表演,这一演就是五十多年,也练就了他集偶人表演与吹拉弹唱于一身的硬功夫。在过往的那些岁月里,他应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邀请,多行走在闽浙两省边界的广大乡村,并为人们在添丁祝寿、婚嫁喜庆及地方重大民俗节日与民间传统庙会等活动带去欢乐。

       柘荣乍洋与福鼎管阳相邻,历史上人们往来十分频繁和密切,一度还是福鼎管辖的村落,因此两地人的口音相互影响很深。在戏场上,郑师傅带有福鼎桐山话的一口唱腔调子在我听来似有乡音的感觉,也让我仿佛重回那些懵懂无知的年月。郑师傅演的这一出戏叫《游朴断田螺案》。游朴是柘荣、霞浦乃至福鼎一带和东南周边地区流传广泛的历史传奇人物,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他出生于1526年,卒于1599年,字太初,号少涧,为福宁府柘洋里上黄柏村人,万历二年进士,历任成都府推官、大理寺评事、 刑部郎中、广东按察司副使、湖广布政司参政等职。小时候,我父母就常常将他刻苦读书的故事说给我听,以此激励我发奋读书,力争上进。而数百年来,有关游朴以民为邦本、清廉务实、为民请命、不畏强御的施政理念与风骨精神,备受世人敬重和景仰。而这出戏,郑师傅演得认真精彩,掌声一片;而我看得入戏入迷,如痴如醉。

       听当地的行内人介绍,“布袋戏”这种地方戏种是由膨膨鼓演变而来的,始于何时虽无法考证,但在唐宋时期就有,并在那个时候开始就称作“布袋戏”了。而现在可考的历史,大约是在清朝光绪五年,由行走江湖的艺人传入柘荣的。事实上,布袋戏是木偶戏中的一个小戏种,又称为“指花戏”,就是用人的手指头当作偶人身体,按照剧目的编排而上演的。所用的舞台也极其简单,只要一张普通的桌子,桌面叠加一个特制的木雕小阁台,并用精制彩绣的帷布围住,就成为一个标准的“戏台子”了,这样简便的行头自然十分方便于随时随处落地演出。

        “布袋戏”的舞台布置虽然简易,但演出的方式却不容易。由于帷布中的后台空间只够容纳戏师傅一个人,而“布袋戏”是集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戏服、道具及布景于一体,组合成一种“大杂烩”式的综合艺术。说白的,就是集说唱鼓乐和表演于戏师傅一身,你看他在有限的空间里,双手演木偶,双脚踩踏五六种乐器,各种唱念做打的演艺技巧,全凭戏师傅一人之手、脚、口、身混合并用,期间还要穿插着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如果没有极为高超的演技功夫,是不可能完成的。套用一句话,真是“演活三军,累死一将”。而正式的演出,据说一个好的戏师傅,每天从下午开始到晚上,一般演出三至五部单剧没有问题,如果是演出一次七八天的周期,就要准备几十本折子戏或连环戏,戏本多以古书和演义小说为主,形式上又有历史戏、剑侠戏等,不然就无法接戏活了。但不管怎样,这种“一人一台戏”的演出效果,其场面热闹是显而易见的,而从现场观众不时发出的喝彩和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从演出厅墙面的宣传栏里,我看到,几年前,柘荣的“布袋戏”登上央视舞台,在“走遍中国”的品牌栏目中播出而闻名于世。

        这种地方小戏多流行于闽浙两省,之所以为大众所接受,并喜闻乐见于各乡村庄寨,是因为它具有灵巧的舞台操纵技艺,生动形象的木偶造型,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和淳朴本真的艺术风格,因此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而在柘荣,历史上大概是由于地处闽地边远,交通极为不便,多数乡村与外界不通公路,人们的文化生活及其匮乏,老乡们出于在劳动生活的闲暇之余忙里偷闲和自娱自乐的需要,一些乡村艺人凭借祖传或学来的技艺,便自演自乐这种“一人一台戏”。那时,我也和许多人一样,对于“布袋戏”处于一知半解或者几近无解的状态,现在想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布袋戏”的剧目和戏文有过了解?又听得懂或看明白?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关系,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到戏场上只是图个热闹罢了,看得高兴处就发出几声喝彩,也着实给了沉寂已久的村庄增加一些喧闹欢乐的气氛。我想,那会儿的人们希望图过的不就是这种欢乐开怀、喜悦洋洋的日子吗?

        多年来,因为工作繁忙或兴趣爱好等原因,加之城镇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我早已不看“布袋戏”了,但早年“布袋戏”的在心田上埋下的那份情结依然十分浓烈,对于它的行头与演出形式的记忆依旧如新。它虽然只是个地方小戏种,但它所选择的剧目多是展现传统的英雄好汉与仁人志士的故事,传播的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道德,弘扬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气,而具有传统与现实的教育意义。如隋唐演义、杨家将、包公案、廉吏游朴以及由众多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如马仙传奇、百丈青龙会药仙等乡土题材的剧本,这些剧情和剧中人物深为民众所熟悉,更为人们所喜爱,为社会所传颂。“布袋戏”虽在艺术门类中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的地方戏种,但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里,由于它以一人之举,创戏曲之新,惊一世之艳,正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闻名遐迩,惊艳东方。

        如今,物质文化生活非常丰富,电视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为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造成一些传统文化的式微。现在,年轻人基本上都一头埋进手机,中年人偶尔在家里打电视看的是情景剧,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才仍钟情于这种说学逗唱多用白声贴近方言(有的用闽南语念白)的地方戏,他们随着早已熟悉的音乐曲调和说词唱腔,从演出中慢慢品味以古书、演义为主要内容的剧情故事,从中体会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和生命的喜怒哀乐。有时戏中还会加入一些民间传说与现实生活的家长里短,也契合了这些老人的生活经历、情感变故与道德良知。他们在台下观看台上戏师傅全神贯注的精彩表演,想的是他们自己的一生。有时,戏中角色与观众互为转换,为戏中人高兴而高兴,为戏中人悲伤而悲伤,晃忽间感觉,这一场戏演的就是他们自己。而人活一世,需要有多少经历与精彩纷呈,才能完成终极的旅程?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平凡世界里,注定有一些人,不可能像戏中塑造的那些英雄或伟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赋予他们改造世界的使命,获取惊天动地的伟绩。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他们的一生,注定是平凡又卑微的,如花草树木,如鱼虫鸟兽,亦如空气和水,无处不在,视而不见,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他们虽微小,看似没有大用,但如果缺了他们,这个世界就将变得不完整,也不完美。一年四季的转换,谁又能说这些花草树木是无用的呢?一天的周而复始,谁又能说那些鱼虫鸟兽是无所用处的呢?一时半刻何其短暂的生命行旅,谁又能说空气和水是无用的呢?只是在花草树木的眼里,早已看惯了“春来发几枝”“秋后又萎谢”的景象。这种司空见惯的经历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直重复着过往而造成审美疲劳而已。因此世间万物,皆有用途,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用处,每一个生灵也都有自己的妙用。

        其实,人生就是一台戏。生活中的各种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演绎着每个人或平淡无奇或迭宕起伏或幸福或不幸的生命剧情。而“布袋戏”以自己的小舞台,上演着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大场景和大历史。正所谓:“两手演出千古事,一口道尽百世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