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禀赋。读书不只是为了在夜航船上伸伸脚,也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功名或研修学问,如果一个人终生读书,肯定不是为了这些。在追求生命圆满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的圆融,这是人生的乐趣所在。
多年以前,我老家有个女青年老是找不到对象,原因竟然是她读书的时候居然笑了,因此媒婆们认为她有点儿傻,也就是精神不正常,正常人哪有自己默守一隅嘿然自乐的呢?这个理由曾让我很是吃惊,因为当时我也经常会读到会心之处兀自笑出声来以及潸然泪下,当我得知这是一种精神病行为后,于是每每读到欢喜或伤痛之处,总要回顾四周有没有人,怕成为被指指点点的对象。如此三番,再健全的人格怕也会因世俗的流言而分裂。由此我知道,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其实是不容易的,不是你能不能够沉下心来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人,你的阅读行为里蕴含着价值评判的标准,你不可能让不读书的人理解其中的乐趣,也不可能让不读书的人理解其中的悲苦。
人们不会理解为什么一个读书人读书读多了会充满“负能量”,成天家不是杞人忧天就是叶公好龙。我身边就有最明显的几个例子,有的是著名的媒体人,有的是当代的知名作家,看他们的朋友圈如行荒野,不是在书愤就是在莫名其妙地感慨。他们的行为当然不具备读书人或言之知识分子的普遍性,但是,这种读书的“副作用”恰恰说明是一种真正的文化传承。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恰恰来自于这种传承。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争辩到魏晋南北朝利剑下的清谈,从崇尚黄老到罢黜百家,从顶礼佛骨到收金灭佛,从庄子的逍遥到全真的三教杂糅,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打倒孔家店;屈原在江边行吟,王羲之在岸边挥毫,李白在月下发疯,范仲淹在岳阳楼浩叹,文天祥在伶仃洋里漂流,那些文章的灵魂犹未散去,那些诗歌的叹息余韵不绝,中华文化迂回曲折坎坎坷坷经历了无数次的血火洗礼修修补补至今天才奠基了相当规模的“自信力”。这种经历是在民族记忆里的,也是不断在阅读中得以强化乃至融化到了读书人的血液里头的。
读书人究竟有什么价值?读书人究竟能够产生什么价值?我说不好。至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事情也很难说是不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世界这么大,你非要钻牛角尖,非要自己跑到没人的角落呆着,还觉得自己特委屈,的确也像是有病,的确也体现不出什么现世的价值,你心怀天下,天下没有你的位置;你改变不了世界,更改变不了自己。如此,读书是一种痛苦,其中又有什么“人生的乐趣”所在呢?读书人的事,总是这么复杂,这么多弯弯绕。
读书使人认识到自我,但是自我过于强大而无法消弭之时,自然会成为痛苦的源泉。不管是木秀于林还是秀才遇到兵,在社会角色定位上都会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辩证来看,有人感到了广博的孤独,自然就会有人感到了浅薄的幸福。你在博尔赫斯的语言迷宫里不前,我在知音体的鸡汤中畅游。这两种读书的人其实是生活在同一世界的平行的人,精神上既不会发生交错又不会产生相互理解。于是对待同一件事情,也就有了悲观和乐观之分以及正负能量的分歧。
我认为的悲观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要了解原因,就要先了解什么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基于人性的关怀,是宏观叙事背景下对人的微观关照,宏观叙事注重的是历史中的群体,指向的是未来的发展规划,而微观关照注重的是大时代的小人物,指向的是人心和情感。如果说宏观叙事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那么微观关照则是对这种力量的一种心理补偿,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甚至是一种现世的温暖。悲观主义看到的是历史中的小,这些小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人生。再小而化之,它是关乎自我的体认,更关乎心灵的悲悯。
悲悯是一种自觉。没有一个个体可以承载人类的痛苦,除了普罗米修斯或者西西弗斯式的人物。真正的读书人正是心有火种的播火者,亦是扛着巨石的行路人,所以他没有理由不悲悯,也没有理由不在悲悯中怀火前行。其实所谓的痛苦也正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因为能够痛苦恰恰证明你活着、感受着,哀莫大于心死,能够痛苦恰恰说明你没有心如死灰,而是一条鲜明的生命,胸膛里跳动着一颗蓬勃的心脏。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你没有,痛感就是例证。
至于羽扇纶巾端坐茶室内谈禅论道,至于阅金经听秋声鼓琴鸣筝投壶吟诗,至于曲觞流水传酒赋诗以求古仁人之心,至于在温柔乡里赏玩红巾翠袖远黛秋波,那也是所谓读书人的事,但那是雅人的事情了,是展示给别人看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没有行到水穷处的坐看云起时以及没有经过山穷水尽的柳暗花明,那些都不过是人生的廉价装饰。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