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夷昊的头像

东夷昊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6/07
分享

有病就要去看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1932-2020.02.04)著作的一部心理学入门读物。从书名来看,起码触犯了传统中国人的两个忌讳点,一个是外表惹人生厌的生物蛤蟆,一个是内心抵触的“精神病专家”心理医生。一个是生理反应触目惊心,一个是心理反应讳疾忌医。按说二者叠加起来,这样的书可定不会畅销,可是很奇怪,在2021年度各大读书排行榜中,这本书都处于前位,跻身于各种严肃读物的行列,未免有点违和感。这不得不让人想了解这样一个问题:在理论和历史的丛林里,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本具有怪异名字的小书。

这个似乎也不难找到答案,书名的依据来自于著名的童话作品《柳林风声》,某些意义上算是它的续集,至于选取《柳林风声》的主人公“蛤蟆先生”来再次充当主角,用烂大街的一句话就是为了向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致敬”。罗伯特·戴博德于1940年为躲避战火而从布里斯托寄居到康沃尔,在那里的河边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而也正是康沃尔的风光给了肯尼斯·格雷厄姆灵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作。我们知道写作心理中有一个“主角代入”现象,意即书中人物多少会带有作者的影子或者主观意象,戴博德选用了“蛤蟆先生”这一形象,我们可以猜测,在他架舟河上的某一刻,肯定把自己投入到了《柳林风声》中的童话世界,想象着自己成了那个既自负又自卑、既冲动又胆怯、既富有又吝啬、既无赖又单纯的那个“蛤蟆先生”。

罗伯特·戴博德的生平在网络上很难查找到更具体的细节,大多只叙述他出了两本畅销的心理学著作,还有这本特别畅销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的,这本书的书名在当代道学先生眼中会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会骂读书的人崇洋媚外连个蛤蟆都是外国的好,甚至会举报出版商低俗媚俗。其实大多数的书籍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就过早评判,这当然是一种反智的心态。很多传世的名著,并不在于它的噱头、香艳、靡乱、黑暗乃至看起来很不美的“负能量”,而是其思想性中有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认同,让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更精微的样本,让人的心灵因为受到冲击而不断得到解放。以及,让情绪得到充分释放,就像这本书。

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心理学著作,多多少少也掌握过一些分析方法。我发现,特别在人的童年,人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是一生最为敏感的时候,对于他人的心理变化尤为如此。但后来随着成长就越来越愚钝,结果需要老师和书籍的引导才可能慢慢恢复到那种感知的初始状态,但这里面已经掺杂了太多的“知识”的内容,而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老子倡导的那种如婴孩的状态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的教师都修过心理学课程,但是照样不会运用,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我们还会发现,即便我们掌握了心理学的一些要义,但是我们照样会对生活无能为力,会对无能为力徒生恼火,会因为他人的过错而对自己的心灵自戕,甚至身陷抑郁的泥沼在黑色的梦魇里不能自拔。

知识和学问还是无法直接抵达心灵。他们可以给你提供生活的方法、生存的法则,但对于你内心的成长,对于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崇高的还是卑劣的人,效果还是低微的。这种自我选择的力量不只是来自于天性,关键来自于童年的训练,情感的和理智的训练。我和好友曾有一次漫谈,关于他提到孩子的叛逆期问题。我是这么说的,男孩迟早会挑战父亲的权威,这和动物成长后为了独立而和雄性长辈抢地盘一个道理,他长大了,如果一直受父权压抑,那他一辈子就是个巨婴。他说:那你让他打我,而我不还手吗?我说:他为什么要打你呢?还是你给了他打你的动力。我们一辈子其实都在学习着怎样做父亲。我们肯定不会像动物世界的雄性长辈一样亮出爪子和牙齿,我们是人类,毕竟爱智慧。

情绪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让我们无法克制,让我们心怀沮丧,进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直至摧毁自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魅力在于,它把一个沉重的话题用童话的方式来解决,解决的方式循序渐进,而且是逐渐引导,不是用现成答案模板来套用现实。这个逐渐引导也是根据实际反向引导,最后才触及理论的构建。展现了心理咨询的技巧,也展示了心理学的魅力。前面说过,很多人对心理医生有抵触情绪,觉得只有得了精神病的人才会去看心理医生,读完此书,你会豁然开朗,其实大不然。心理医生其实是教师的一种,无非教师引导的是怎样建构知识应对外部环境,而心理医生引导的是怎样建构心灵应对内部平衡。

它展示了一种倾听的艺术。一个好的倾听者自然是一个好的倾诉对象。倾听是有技巧的,它能分析出话语的真假,从而因势利导。倾听是有智慧的,它能用理性的力量把情绪疏导平缓,从而得到释放。从倾听者苍鹭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譬如打断叙述者的叙述,譬如武断结论;从叙述者蛤蟆身上,我同样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譬如只谈客观,譬如推脱责任,譬如很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等等。我这才发现,心理学并不是只让你分析什么“童年状态”的自然和适应、“父母状态”的权威和调和、“成人状态”的独立和成熟,而是一门有趣的实用学问,它真的可以直达内心。

2019年,我整个人的身心状态非常不好,自测处于中度抑郁状态,也曾考虑过去看心理医生,但也是出于讳疾忌医怕被说成“精神病”而作罢,但那种痛苦很难摆脱,所以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之前,我还专门写了一篇《与蛇对视》,发到了作家网。后来我几次想删掉,但反思了一下,觉得那是当时自己的真实状态,也就作罢。说实话,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真正走出来。就在我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后,扫描附带的书签中的二维码进行了一次自测,结果是不在抑郁状态。这说明我的自我修复已经初步成功,但尚需巩固,那就是调整好情绪,三思而后行。而当时,我主动去看心理医生的话,自愈的时间肯定会提前得多。所以,精神的力量虽然靠自己,可是没有倾诉对象,在黑暗中摸索是多么的孤独和无助。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战胜自己。我有几个好友就是败于内心。

书读完后,我在豆瓣读书中的留言是这样的:“虽然也曾读过一些心理学著作,但我还是要推荐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特别是对有抑郁倾向的朋友,它能让你逐步到达自己内心,审视反思,然后重新建构情绪乃至情感。你会发现,有那么多的苦恼其实来自“庸人自扰”,不过身陷其中很难冷静。情商不是天生的,一样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但老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现成答案,还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改变环境,从改变自己开始。一定要先建设好自己。”

是的,无论风雨阴晴,一定要建设好自己。

2022.06.07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