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夷昊的头像

东夷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13
分享

那时的热

人稍上年纪就爱回忆往事,一回忆往事就爱唠叨,因为作为一介凡人,所谓的经历翻来覆去也就那么点事,过往很快就能够说完。说完了怎么办?那就来回复习。最后通过不断地语言刷新,最后竟导致产生一些错觉。譬如今不如古,譬如也曾阔过,譬如自己完全正确都是月亮惹的祸。自己不觉得什么,身边人自然不耐烦,陈芝麻烂谷子老母猪想起了万年糠,耳朵起茧子不说,精神上更是备受折磨。

其实谁在少年时没有远大理想,不会认为“好汉不提当年勇”?不痛恨“中国人”就知道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不嘀咕“你行你上啊”?不认为自己“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可上上年纪为什么就和曾鄙视的“那种人”一个德性了呢?变得萎缩甚至猥琐。所谓的社会经验所谓的人生历练总会把人给练残了。于是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总是在呼唤“新人”的出现,可是似乎永远新人变旧人,永远“衣不如新,人不如旧”。

刚看到有条新闻,说是三十五岁的博士后找不到工作,原因是年龄太大了。就业都“卷”成了这种程度,也怨不得博士及海归选择当城管。不过话说当城管又怎么了?我们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得辩证看待,社会分工不同,无所谓等级高低。要不你还能怎么样?上天?在抖音短视频以及什么哔哩哔哩上多看一些励志片你就领悟了——你还年轻,还能奋斗,充满了价值而不是剩余价值,所以做事不要只看结果,还要注重过程,最好自己感动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万一你成了万一呢——“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我这么说,有点消极,是因为我现在奔五的年纪,有些事该明白的明白了,不该明白的心里也明白了。所以呢,四零五零为什么就业难?说白了一点就是“人老了奸、马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因为吃一堑长一智嘛,被“堑”和画出的大饼给吃撑了,自然只看实际,对企业主那一套治人法就不相信了,不相信自然就会不忠诚。一个企业不断裁员、永远缺乏“新人”,就是这个道理。企业的管理者需要绝对听话的人,心里有意见那也不行。

所以我们去笑美发厅或者什么励志班传销组织声嘶力竭地蹦跳着表示忠诚,那是不对的,为了生活而演戏,大家都不容易。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叫做《保持愤怒》,家强兄留言说是“很难了”。家强兄面临奔六的年龄,自“知天命”后,耳朵根子渐渐开始顺溜了。他说难,我当时还有些不服,现在慢慢也觉得不服是不行了。你愤怒什么呢?没有工作还是家庭不幸福?对社会不满还是天下不太平?都挺好啊。越来越好啊。你保持个什么劲呢?所以,气大伤心火大伤身,还是要冷静。据说愤怒之前心里默念“都是自找的”十遍,大约就好了。

写到这里,其实又唠叨的跑题了。本来我想说一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热”,什么文学热、武术热、气功热、时装热、红太阳热等等。人们在运动的惯性下,一俟运动结束就会不适应,于是凭着莫名的狂热推动了一系列“热”的发生。我们是集体主义社会,我们的人生价值就是要“合群”,在群中才能实现价值。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以“群”为启蒙原点,亦是没有把人当成人,而是当成一个分子结构,如果你脱离这个“群”框架,那么就会是汉奸走狗忘八端。所以,中国人即便脱离了封建家族的“群治”方式进入到了现代社会,为了避免被“群”所淘汰还是会选择随大流。而且只有在“群”中才能表现出个人的“卓尔不群”。比如大家都练气功,你去顶着个锅说这样接收宇宙能量好,那你就是优秀;比如别人都写书法,你脱光了泼一身墨在宣纸上打滚,那你就是优秀;再比如大家都搞文学,你专门描写裤裆底下一直写的前无古人,那你就是优秀。新奇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是优秀。这都是在“群”里比出来的。

我之所以想说这些“热”,是因为我们几个人在办公室里无事可干时,老张总是要回忆往事,回忆起往事总是要唠叨。他唠叨来唠叨去就那几件事,一是练气功二是练武功。完全属于上世纪“武术热”的遗老做派。老张其实也就比我大两岁,他说的那些我也都经历过,他姑妄言之我姑妄听之,但是一旦他要动手教我,我就不乐意了:看到没有?当年我也曾单手劈砖,两块。我还说了:“他妈的当年怎么不知道疼呢?”现在想起来,我却不禁龇牙咧嘴。那些年我还干过的事有:腿上绑沙袋练飞毛腿,手掌在铁锅里炒沙子练铁砂掌,倒立跟头鲤鱼打挺什么的更不用提了。想当年俺也是精神小伙呢,哪像现在老胳膊老腿连个腰都下不下来。

老张听说我单手劈过砖就不和我讲硬功了,他讲站桩。站桩这事他和我说过不下十遍,但我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因为每一次讲,都会加点新内容,故事性不断增强了。我知道的,不能怪老张总翻旧账,在我们那一代,年轻时几乎都有一种武侠情结,甚至延续至今。不只因为武侠小说的熏陶、《少林寺》《精武门》等武术电影的诱惑,而是已经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新鲜的东西,而我们能够抓到的只有自己,至少身体是属于自己的,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获取健康的体魄以及体面的尊重。行侠仗义,事了拂袖去,是大英雄,是一个卑微的个体能够达到的最大的光荣。爱学习的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不爱学习的人通过习武改变命运,道理是相通的,都是社会阶层上升的渠道。而且那时候也算行得通。

我们之所以爱唠叨,可能就因为那时的单纯,甚至愚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太过于个人英雄主义而忽略了现实世界。我们那时候之所以单纯,是因为我们出生于两段乐章的交接之处,承前启后,我们也曾是一代新人,“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而如今,四十余年过去,后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当年的“新一辈”已是两鬓斑白。如今的后浪,在现代文明的哺育下,不但平均身高上去了,而且脑子也聪明了,他们可不会再像我们那样真的用血肉之掌去和砖头硬怼,那样可太low了。他们流行的是“厅里厅气”,衣冠楚楚,不像八十年代中在黄尘之中颠扑的我们。

至于说到“群”,我们现在普遍习惯于一种群:微信群。这种群那更厉害了,聊天的内容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擒拿格斗男女勾搭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包,在这里面优秀的人更海了去了。但一旦落实起来,恐怕就像民间谚语笑话小孩那样:说话说得叭叭的,拉屎拉裤子里。还有个歇后语就是:茶壶掉了把——光剩个嘴了。那真是吹起来惊天动地,干起来手软脚瘫。完全没有了慷慨过市空手相搏的血勇。这也难怪,毕竟“武术热”是上世纪的事了,甚至包括“文学热”以及其他的什么“热”——人生易老,热血易冷,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还是且行且珍惜吧。

好吧,不唠叨了。您别烦。稍上了年纪的人都这样。您早晚有一天也会老,老了也就明白了。到时候琢磨琢磨“人老了奸、马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其实也并不算是句坏话,那也算是自然规律、必经阶段——得,又唠叨上了。

2022.08.13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