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卫志》自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开始编修,斟酌了两年方才面世。幸有如此薄薄一册,一座城池才不会随着城垣的堙没而消失于忘川。但这部志书修编的的不是时候,彼时的安东卫已经从肢体上开始溃败,从精神上开始涣散。崇祯十五年(1642)城破后尚未修葺,顺治七年(1650)又被“榆园贼”屠城,因为连年的战乱和饥荒,卫城根本没有钱粮以供自给,而朝廷又有诸多的大事需要计较,所以,大明朝的卫城逐渐沦为一个废弃的边城。就在这个当口,康熙七年又遇到了亘古未有的大地震,彻底从地面上摧垮了这座风雨飘摇的城池。
康熙九年(1670)年,安东卫守备赵双壁走马上任。在他眼前关山叠翠、荻水拖澜,风景的秀美却掩饰不了人烟的恓惶。到处是残垣断壁,官衙武库东倒西歪,民宅商号南腔北调。而且由于常年海禁,居民大都流亡西去,空旷的石板街上只有几条黄犬在狺狺狂吠表示着迎接。他掀开轿帘喝住了吹打,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种失落的情绪始终困扰着他,甚至在为《安东卫志》里的章节评注的时候也是表露无遗,
说到城池:“城阔民希,仓库不备,此在成平无事,或可相保。一旦有警,将何恃以无恐乎?”
说到公署:“风雨一任其飘摇而修葺无主……颓垣败砌已至于不可收拾。”
说到守备:“自戊申地变,城复隍矣,及今数年,修筑无措,仅余者复为崩圯。营、卫各官,夜巡逻而环视之。岂长策耶?”
说到年景:“边区之卫,沙卤土不可耕。昔所以资生者,仅赖鱼盐微利。值海禁森严以来,民多半菽不饱,士多短褐不完。”“多历年所,从无丰登之岁也。”
说到赋税:“丁、地交困,以故有司难,而卫尤难也。”(也就是卫所的屯田和地方上征缴相互交叉,历史上安东卫地属赣榆,官治在日照,屯田则在诸城和日照,官字两张口,四方来伸手,在苛捐杂税的催逼之下,老百姓苦不堪言,只能逃荒。)
总之是步步艰难,处处困苦。
他甚至在志书里边长叹道:“樗栎小吏,区画无谋,庙谟或有以善其后乎?”
樗栎,出自庄子的描述,指得是无用之材。这是赵双壁的自谦,但也把无奈之情明白显露了出来。我没有本事啊,皇上圣明,快来点浩荡的皇恩吧!——如此边区,本来“万里觅封侯”,想成为卫青霍去病建功立业,却不料孤立无援独自支撑,成了苏武持旄放大羊。这种心酸也只能自己体会,把牙咬碎了往肚子里咽。
赵双壁是景陵人,也就是今天湖北天门县人。生卒时间不详。据《景陵县志》卷十一记载,他通过了康熙二年癸卯科乡试和康熙三年甲辰科会试,几年后又进京参加殿试,位居三甲,荣列武探花,授正四品“守备”到的安东卫。这位赵双壁本是来做“纵横驰骋”的武将的,可是形势硬生生地把他给造就成了个“闭门造车”的文人。安东卫既然如此,手脚不得伸展之余,他便把目光投向了教化。由是在安东卫,广修文事,建文昌阁,修学校,拿出养老钱“捐五斗粟,延二三儒”编修《安东卫志》,在他的带动之下,文明的灯盏在这片“沙卤沮洳”之地颤巍巍亮了起来。
他为安东卫做了三件事情。其一是修志,其二是乞雨。
康熙九年(1670年)的秋天,旱魃肆虐,禾稼无存。刚到安东卫的赵双壁听说城西三十里有歌圣公庙,求雨非常灵验。于是率领部众和乡民步行前往乞求,七天后天降甘霖,“复诣庙谢,又雨。是秋,禾获其半。”应该说,这位守备的到来,当年就以亲民的姿态赢得了百姓的好感。康熙十二年,赵双壁再次去求圣公降雨,雨下了一点,他转而又去求城隍,雨又下了一点,这次他决心求个大点的,于是到海边去求龙王。三求三验,用李簠的话来说就是“精诚感动,霖雨涌泉。”
大沛甘霖,入土三尺。迷信的人们当然把这归功于“父母官”的虔诚,于是献诗献伞,舞之蹈之。赵双壁看到这里,喜不自胜,也写下了许多歌颂天功的诗词。
“雨落旱天,不啻金钱。昔也焦土,今获流泉。”
对天下苍生的关心,溢于言表。
安东卫不会忘记赵双壁,不会忘记这位“不务正业”的赵景陵,还因为他做的第三件事更加不务正业。
赵双壁留给安东卫不止一本志书,还有一本他亲自编纂的医书《银海精微补》。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是文人世界的“传统”。而赵双壁这位武将却阴差阳错地与这个世界交织了起来,居然用一双杀戮之手操弄起了悬壶济世的银针。不但如此,实际上他的医术还相当高明,通过下针治好了好几位瞎了几十年的盲人。以至于有人感叹说:“公瑶氏挟奇术走长安道上,夺盲之目以俾之见盛世光华。”
《银海精微补》成书以及刊印的时间和《安东卫志》不分前后,大约都在康熙十三年之前付印。有人考证《安东卫志》是在康熙十二年四月付印的,依据是赵双壁等人写序跋的时间,但是志书里收录的赵双壁关于乞雨的诗词明显晚于写序的时间(李簠记在康熙癸丑暑月,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六月左近),应该是在付印之前现添加进去的。所以这两本书实际面世的时间应该都在康熙十三年间了。
修志留下了历史,大雨洗涤了风尘,银针带来了康宁。这是一个武将的情怀,安东卫永远不会忘记。他留下了一个“活着”的安东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记载下来,以为缅怀。这也算是我这位后人对于赵双壁先生满腹牢骚的“以德报怨”。如果他黄泉下有知,一定会大笑不已。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