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爱的谁/
“仁者爱人”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经典思想。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在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北大学术刊物《中国学术》总第八辑上发表了一篇《“仁”字探源》的论文。作者认为:“仁”字从字形上先后经历了“身”“心”组合、“人”“心”组合两个阶段,而这个“仁”的右边不是“二”字,而是符号“=”,是“心”字简省而成。那么为什么会有从“身”“心”组合到“人”“心”组合的演化呢?作者认为:“身”是指自己,“人”是指别人,于是“仁者爱人”中“仁”所宣示的爱指的就是爱别人。
我姑且不论作者关于“仁”字的这一演化逻辑是否正确,也不论其“心”字简省为“=”是否有道理或者有依据,仅仅凭作者从“仁”字的字形演化来推导儒家“仁”的内涵这一做法就欠妥当,更重要的是,作者推导出来的儒家“仁”的内涵是“爱别人”也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
《孟子﹒离娄下》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乍看之下,“仁者”所爱的人确实是别人。其实,这是孟子在阐述孔子“仁”的观念时的延伸之辞,孟子在这几句阐释语之前还有“君子以仁存心”这句话,这句话并没有把“仁”这种行为的对象仅仅规定为别人。
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仁”,我们还是往前走,回到至圣孔子那里。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在这里为“仁”确定了两个内容——“克己”和“复礼”。
克己,就是说,“仁者”要爱惜自己的品行,要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仁者”要始终不懈的加强对自身的品德修养,通过修养,“仁者”就可以成为“君子”。
至于复礼,“仁者”修养的标准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标准是传统的“礼”,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作为一种品质,当然是君子通过修养得到的,但是“礼”所施加的对象是别人,所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内容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说,“仁者”爱惜自己的品行,修养和完善自己的品行的目的是为了爱别人,所谓“君子”是“谦谦君子”,“谦谦”当然既是指君子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指君子对待别人的态度。
因此,儒家所提倡的“仁者爱人”就不仅仅是指爱别人,也包涵了自爱。自爱既是两大内容之一,又是“爱人”的手段;“爱人”既是两大内容之一,又是自爱的目的。自爱和“爱人”辩证的统一在“仁者”身上。正如明人张载在解释孔子“仁”的内涵时所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如果我们认同廖文所说的从A到B的演化轨迹,那么,就等于说,“仁”这个词早先是指自爱,后来演化成“爱人”,在“仁”的内涵成为“爱人”之后,自爱的内涵就不存在了。显然,廖文的这种认识是违背儒家关于“仁”的原意的。我们认为,“身”“心”组合和“人”“心”组合是同时并存的。我们甚至也可以认为就没有“身”“心”组合,因为从“人”“心”组合看,“人”可以作宽泛理解,自己是“人”,别人也是“人”,即“人”既是指自己,也是指别人。
/“四十而不惑”的是什么/
对于“四十而不惑”,我们通常是这样理解的:人到四十岁时就能做到遇事明辨不疑了。就是说,四十岁的人能够看清自己、他人和社会,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智、知世之聪,他处理起任何事情都会胸有成竹。可见,我们是从普遍的意义上理解“不惑”所指的内容的。
不仅我们是从普遍的意义上这样理解“不惑”的,古代的一些经学大师也经常这样理解。孔安国解释“不惑”道:“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朱熹解释“不惑”道:“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
其实,把“不惑”的内容理解为各类事物是不恰当的。那么,“四十而不惑”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句话的所属篇章是《为政》。《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是孔子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作为的概括,包含“四十而不惑”的这段话是孔子在谈自己的政治抱负时所说的。既然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句,那么这就是孔子晚年在描绘自己一生中政治上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可见,“不惑”的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那就是政务。孔子认为,自己在四十岁时已经通晓治国理政的要旨并善于治国理政了。朱熹在解释“十有五而至于学”的时候认为“古者十五而入大学”。所谓“大学”是与研究训诂和音韵的“小学”相对的,指的是管理国家乃至天下的学问。孔子是从“十而有五”、“三十”、“四十”等一路说下来的,其立足点当然一直是政务,朱熹在解释“十而有五”时注意到了政务,可惜他在解释接下来的内容时不再强调政务,而流于字面意义了。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孔子政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那就是通过“克己复礼”结束周礼崩塌,干弱枝强的政治局面,重建基于宗法制基础上的以周天子为尊的大一统政治生态。就是说,孔子十五岁开始学大学之道,学的是什么呢?治国方针周礼!晚年的孔子认为,自己学了十五年,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具备以周礼立世的理论修养了。不过,三十岁的孔子尚无理政经验,所以他说“四十而不惑”,孔子认为,自己经过十年时间的政治历练,已经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开展“克己复礼”大业了。相应的,接下来孔子认为,自己五十岁时已经知晓“克己复礼”的世道运行法则,六十岁时能够洞察政治上任何违背周礼的现象,七十岁时即便是任着性子来施政,他也不会违背周礼的,即达到了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高度。
可见,孔子所说的“不惑”,其内容并非泛泛的指政务,而是特指“克己复礼”的政治大业。孔子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话之前还有一段话是这样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进一步证明了孔子所谓“不惑”的内容是“克己复礼”的政治大业。
/“名”要大声说出来/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有一个谈国学的节目,节目中遇到孔子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节目把“名”解释为“字义”,把整句话解释为“不搞清楚字义,话就会说得不通顺”。
把“名”理解为“字义”,由此我想起了已故著名《论语》研究专家南怀瑾先生在其著作《论语别裁》中对“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名言的解释。南怀瑾认为“名”的意思是“文化思想的中心”,那么,这句话他就解释为:如果文化思想的中心含义不清晰,话就不会说到点子上去。
南怀瑾的解释跟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解释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只是在意义层面上更进了一步,也就是把“字义”深化到“文化思想的中心”这个层面。纪录频道的解释仅仅停留在字义的表层,南怀瑾的解释则碰触到了孔子思想中的“正名”观。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倡“正名”,也就是让颠倒了那些“名”回复到周礼的要求上去。
几年前有个情感类电视节目叫做“爱要大声说出来”,是的,吞吞吐吐算什么回事呢?爱要大声说出来,“名”也要大声说出来!对于“名不正,则言不顺”中的“名”,南怀瑾所说的“文化思想的中心”固然比“字义”说深入了许多,但是仍然显得吞吞吐吐,由于其说法带有普遍意味,因而也就显得泛泛的。南怀瑾只是疑似碰触到了孔子的“正名”观,他并没有直接把“名”解释为孔子“正名”观中的“名分”,因而其对整句话的解释也就很不完美。
把“名不正,则言不顺”中的“名”理解为是名分,我们就可从两个层面来解释这句名言。
从第一层面来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其目的是要劝说诸侯国的国君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同时希望自己获得足够高的官职来协助国君推行他克己复礼的学说。但是,孔子到处碰壁,他并没有得到那些诸侯国国君的赏识,即便他后来做了鲁国的大司寇,即便他的一些弟子也在各国获得了一些职位,但是他们都由于没有实权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孔子感叹自己和自己的弟子们由于没有恰当的名分,说出的话也就没有分量,自己的思想也就不能到达社会的各个层面。
再从第二层面来看。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尊卑颠倒,夏商周特别是西周前期形成的奴隶主阶级的一整套统治秩序被彻底破坏,孔子站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立场上提倡“克己复礼”,妄图挽救混乱不堪的社会秩序。有感于贵为天子的周王发出的号令不能被诸侯接受;有感于各诸侯国内部以下犯上、以卑越贵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诸侯成为大臣的傀儡;有感于社会基层男盗女娼、杀父虐母、兄弟反目成仇的现象层出不穷,孔子给社会开了一个处方,他认为,立足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本来名分重新摆好自己的位置,对上要绝对服从,对下要充分关爱,这样,名分正了,你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可被别人替代的人,这样,你说出去的话就能直达别人的内心了,或者说,你就成为君子了。我想,从这个层面理解“名不正,则言不顺”,更能揭示这句话的真谛所在。
其实,“名不正,则言不顺”后面紧接着还有几句话:“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赏罚不中;赏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几句话并不像南怀瑾那样泛泛的谈“文化思想的中心”,而是直接阐述了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和他的“正名观”,这更验证了刚才我们对“名不正,则言不顺”的两个层面特别是第二个层面理解的合理性。
/“老而不死”是为贼吗/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宴会,遇到一位多年没见的年长我四十余岁的忘年交,这位老年朋友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向他敬酒时,他不无得意的对我说:“我这么老了还没死,我都成小偷了。” 在座的人们都睁大了眼睛,不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老人只是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老而不死,是为贼。”他可能怕大家不懂文言文,才翻译之后又活用的。不过,这位老年朋友没有搞清楚这句话的背景,对“贼”这个词也理解错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论语》一段文字中的一句,原文是:“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的一位生性活泼的老朋友偶遇孔子,跟他嬉皮笑脸的开玩笑,孔子用拐杖敲打老朋友的脚后跟,也跟他开玩笑,孔子说这位老朋友年轻的时候跟兄弟姐妹相处不好,年老了也跟他们没有个交代,孔子认为这人的行为与周礼的要求严重背道而驰,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但是,毕竟是自己的老朋友,如果以“小人”骂他,显得太过分了,于是,孔子便说这位老朋友“老而不死是为贼”。
人老了,怎么会成为小偷呢?在这里,“贼”当然不是小偷的意思,而已经隐申为偷时光,也就是苟且偷生。此外,“贼”在古代还有不正经,不正派的意思,比如“贼头贼脑”中的“贼”,“贼心不改”中的“贼”。结合孔子说这句话时候具体场景,“贼”也应该含有不正经的意思。
那么,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意义,我们应该这样翻译“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你到现在还没死啊!你这个不正经的东西,白活了这么大岁数!
此外,这句话中的“述”字,古往今来的主流理解是著述。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字面话了。人生没有写一部著作,年老了就是白活了?就是不正经了?或者就是其他怎么怎么了?孔子的意思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原话——“长而无述焉”,这个“焉”字很重要,它的意思是“于此”,也就是针对前一句“幼而不孙悌”而说的了,“此”就是“幼而不孙悌”,所以“无述焉”就是没有对早年的不尊礼法的行为有过悔悟的说辞。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怎么分得这么明确/
市区一家旅行社的大门上方拉出一条横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乍看这还真是一个有创意的旅游广告词,但是,制作广告的人曲解了孔子的这句话。
按照旅行社的本意,这句话认为,聪明的人喜欢水,有爱心的人喜欢山。就是说,你来旅游,你就是聪明的人,仁爱的人;你不来旅游,你就不仅是个大笨蛋,而且还是个大坏蛋。看来,喜欢水的虾兵蟹将比我们聪明喽?喜欢山的豺狼虎豹比我们仁慈喽?荒谬,荒谬!
其实,孔子的这句话应该这样点标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其意扩展了就是“知者之乐,若水也;仁者之乐,如山也”,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其快乐就象水一样悠然绵长;有爱心的人,其快乐就像山一样崇高持久。还可以从“互文”角度来理解:聪明的和有爱心的人,其快乐象水一样悠然绵长,象山一样崇高持久。孔子是在宣扬一种以“仁”为根本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态度,这跟旅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温故而知新”之何为“故”/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流传最广的名言之一,如果让一位中学生说出孔子的三句话,肯定就有这一句。但是,何谓“温故而知新”,大家未必说的清楚。大家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好好复习功课,总会有新的收获。这句话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要想把“温故而知新”理解透彻,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故”。顾名思义,故是旧的,难道只有待复习的功课才是旧的?孔子不是一位普通教师,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先秦那热闹非凡的“百家讲坛”上,他是一位巨人,他那深邃的目光从夏商周,一直穿透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他所考虑的问题不可能局限于一本学生私塾教材或一篇古文,他考虑的都是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与世界和普遍的人生相关联的问题。因而,他所说的“故”应该是指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周围人的经验和教训,他的那句话就该这样理解:温习自身之外的前人或周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能够获得新认识,从而指导自己的未来。而孔子的这句话的全文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无非是说“转益多师是吾师”喽。
那么,怎样“温故”呢,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点明,但是,我们能够体会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史书和典籍中,我们应该读历史和典籍;周围人的经验和教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现实生活,多与每一个人交流。说到底就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既往不咎”的是什么?/
看一部刑侦题材电视剧,剧中,公安干警对一位嫌疑犯说:“虽然你罪大恶极,但是我们可以既往不咎,前提是你必须积极配合我们对你同伙的抓捕。”
“既往不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一般为:对一个人已经犯下的错误不予追究。这位公安干警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词语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千百年来都用错了。
“既往不咎”出自《论语》。鲁哀公认为周文王各方面都很不错,只有一件事做错了,那就是周文王下令把栗树作为社稷坛上的“国树”。鲁哀公认为,“栗”这个字的发音会使人想到战栗,这不利于礼治天下。孔子认同了鲁哀公的说法,但是,孔子又认为,文王已经故去数百年,他所犯下的错误已经无法更改,何必去追究呢?因而,孔子所说的“既往不咎”包含这么几层含义:第一,犯错误的人已死,不能复生;第二,错误已经成为今天的习惯,不便于更改;第三,我们正在沿着前人的这个错误走下去,我们自己就是错上加错,当然不能再追究前人了。
所以,电视剧中的警官把这个词语用错了。能够被我们既往不咎的人应该已经不在人世,能够被我们既往不咎的错误应该已经成为我们自己的习惯。我们现在经常信口开河的说出“既往不咎”这个词语,古人对生活中的别人可不能“既往不咎”的,是不是我们比古人更仁慈呢?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吗?/
庄子的人生境界非常令我向往,我也渴望自己在半生奋斗之后能过上一种物我两忘的悠闲生活。但是,庄子在《养生主》中的一句话很让我不爽。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感觉这句话好像不是庄子的话,因为它不仅不符合庄子的逍遥观,而且其思维是荒谬的。
说它不符合庄子的逍遥观,首先是指前半句。在庄子的思维中,人生不存在生与死,死是生的一种形式,生与死就像是季节的转换,他不悦生,也不恶死。因而,在庄子的眼里,生是无涯的。正因为他认为生是无涯的,他才能心无任何牵挂而达到无限逍遥。恰恰相反,现实世界在庄子的眼里却是有涯的,束缚人的心智正是有涯的标志,也正因为现实世界的有涯性,庄子才把心智放逐到九万里的苍穹。因而,前半句话不符合庄子的思想。
而“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也不符合庄子的思想,在庄子的精神世界中,人生已经泛化、升华于客观世界之上,即便是有涯的生命随着无涯的知识回转,也不会疲惫,那只不过是猫玩老鼠的游戏。
此外,逍遥的人生真的就与知识无缘吗?我认为不然。按照庄子的一贯思想,求知累人心理和肉体,可能会妨碍逍遥,但是,休闲状态下的读书也应该是使人生走向无限逍遥的手段之一,庄子本人如果无知,能达到物我两忘的思想佳境吗?
因而,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改,才像庄子的话:“吾生也无涯,而知也有涯。以无涯随有涯,逸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