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元奔古典情怀的头像

董元奔古典情怀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3/23
分享

谈《雷雨》中周公馆的危机

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描绘了周公馆这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买办阶级家庭中发生的故事,作者通过对周公馆危机四伏境况的展示揭示了中国买办阶级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1

不过,谈周公馆的危机,我们首先要谈周公馆的所谓“圆满”。

周公馆的“圆满”首先表现在其精致完美的建筑上。

剧作家对周公馆的全貌并没有多少描绘,但是对周公馆的客厅的描述却很详尽,给了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机会。他描述了楼上楼下那大小会客厅、书房、卧室、餐厅、花园、门房齐全的配套设施。他还写道:“从纱门望出去,花园的树木绿荫荫的”,“所有的帷幕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是兴旺的气象,屋里家具非常洁净,有金属的地方都放着光彩”。这些描绘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这是一个老宅子,高档的家具已经被使用的珠圆玉润了,这显示了主人殷实的家境和悠闲舒缓的生活趣味。

周公馆的大家庭也是“圆满”的,这表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精神状态上。

这样的豪华宅第里住着留过洋的老爷、喜欢读书写诗的太太和两个尚未成家的少爷,还有上上下下几十个仆人。当普通大众都在为生计东奔西走的时候,周公馆的主人们是没有这些烦忧的,因为他们经营着自己的矿业,有着源源不断的收入。曾留学德国的老爷是个成功的生意人、慈善家,修桥、采矿,凡是赚钱的买卖总逃不过他精明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与周公馆结交、走动的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盖新房子的工程师、德国的克大夫、王局长……家庭琐事皆交由女主人蘩漪料理,她是一个受过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在几十个仆人的帮助下理家对于她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账房、管家、老妈子、门房一应俱全,他们机灵懂礼,分工明确,尽心尽责打理好周公馆的各项事务,蘩漪倒有大把的时间来写诗作文。或是遗传了母亲想象力丰富的基因,二少爷周冲正是爱幻想、爱做梦的年纪,他能凭着自己的想法向家里的下人“求婚”,也愿意拿出学费中的一半帮助其读书,以便将来共同“为着人类谋幸福”。像任何一个富贵的平常人家一样,周宅的主人们衣食无忧,日常生活虽也会有矛盾、有插曲,但总体如周朴园所期望的那样:“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


       2

剧作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个高贵而温情的大家庭,却因诸多巧合暗含危机,这些危机如同地下暗流,侵蚀着看似圆满的周宅大院。而周宅人物性格的缺欠是造成这些危机的根源。《雷雨》中最主要的角色是周朴园和蘩漪,他们的性格缺欠自然是造成这个圆满大家庭危机四起的总根源。

周朴园的性格缺欠是伪善。

周朴园出生于清朝末年江南无锡一个封建家庭,对封建旧道德顶礼膜拜,年青时留学德国,有资产阶级的果敢、冒险、自信、刚强等品质。他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慈善家,社会上的好人物,外界的评价也高。在家庭生活中,真心关爱着两个孩子和妻子,履行着作为一个好父亲和好丈夫的责任。但是,周朴园的自私、虚伪、冷酷、暴虐等多重性格就掩藏在这好父亲和好丈夫的名头下。曹禺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对于周萍的生母——侍萍——心生怀念。周朴园不但记着她的生日,生活中还保留着她的一些习惯,几次搬家,她喜欢的家具他都还带着,他把她当作一个嫁到周家但却早早死去的人来纪念着。三十年前的爱恋是真诚的,但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周朴园是受害者,更是逃兵。随着时间的流逝,“侍萍”渐渐成为一个符号,自责、内疚、不安逐渐在周朴园心中淡下去,当侍萍真正出现时他却害怕了。“(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他像一个好龙的叶公在“真龙”面前暴露了虚伪的本性。“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企图用一张支票把三十年前的旧账清算干净。对于繁漪他表面上很是关心,实质上他是想用封建家长的手段来控制她、压迫她,要她做“服从的榜样”。

剧中对周朴园的专横霸道有多次描述,“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出的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 “父亲就是这个样,他的话,向来不能改的。他的意见就是法律。”“你告诉清楚了,别回头老爷来到这儿,太太不在,老头儿又发脾气了。”……

周朴园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剥削者,他丧尽天良的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小工,他指使矿上的警察开枪打死罢工的工人,无论从社会角色还是家庭角色看,他都是一个让人胆战的魔鬼。

蘩漪的性格缺欠是脱离社会的个性主义。

蘩漪的性格复杂而独特。她气质高贵,情感浓烈,大胆、有想象力,是一位接受了五四运动洗礼的新派女性。可“她的运命,为什么她会落在周朴园这样的家庭中”,人性因长期被压抑而失了本色。

她暴戾、乖张、果敢、阴鸷,“她会来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恶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不喜欢你,便恨起你来也会象只恶狗狺狺地狂吠着一个陌生人,不,她就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她不甘心在无爱的婚姻中逐渐老去,敢于同丈夫前妻的儿子相恋,而“一个情感和矛盾的奴隶”,但这旋即让她跌入绝望的深渊。而她偏不认命,仍要轰轰烈烈去爱,哪怕只抓取到没有灵魂的空壳,哪怕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她是一柄犀利的刀,她愈爱的,她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她千方百计阻止周萍的逃离,不惜在众人面前撕下母亲的尊严,叫喊着“(指萍)就只有他才要了我整个的人,可是他现在不要我,又不要我了”,毫无顾忌地宣告自己与继子的不伦之恋,并无意间揭开“一个更悲惨的命运”——兄妹间的不伦之恋。

蘩漪是摧毁周公馆这个温情大家庭的最有生力量,“正是由于她不断的抗争和近乎疯狂的报复,剧情被一步步推向高潮,最终促成悲剧大暴发”。当然,蘩漪最后是用生命为这个“圆满的”家庭殉葬的。无疑的,是脱离社会的、单打独斗的个性解放思想造成了她的悲剧。


       3

剧中的其他人物与周朴园、繁漪结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周朴园和繁漪的性格缺欠,使得这些人物与他们共同创造了周宅圆满大家庭的崩溃危机。

鲁大海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从六百里外的矿上来找董事长交涉,从早上六点等到下午三点连面也没见上。当周朴园知道他就是自己多年不见的小儿子时,事情才有了转机。这对产生尖锐冲突的劳资双方核心人物的过招是以争吵、辱骂、被打、受奚落而结束的。这是两个阶级的矛盾,阶级矛盾的存在始终是动摇这个温情大家庭根基的隐患。

年轻的四凤是大海同母异父的妹妹,善良、单纯、有活力,模样也生的周正,有一种未经雕饰的粗线条美。她到周公馆帮工,给这个沉闷的封建大家庭带来了一抹亮色,也博得了两个少爷的喜爱。年少的周冲希望通过的自己的力量帮助四凤读书,改变现状,周萍为摆脱与后母的暧昧关系,也与四凤相互吸引走到了一起。可蘩漪这个“敢冲破一切的桎梏”的女人为留住周萍,偏要“做一次困兽的斗”。她拉出自己的儿子以阻止四凤跟随周萍离开,请出周朴园纠正长子的不适当举动,哪知竟无意揭开周萍和四凤这一对恋人是同父异母兄妹的可怕事实。这种关系完全超越了人世间的正常伦理,成为本剧中难以启齿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多么尴尬,让所有相关的人都无地自容。真相一揭,这个华丽面纱下的温情大家庭就遭到了致命的一击。

周朴园作为剧中中心矛盾的焦点,是情感冲突最激烈之存在。

周朴园年轻时与梅侍萍真心相爱,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自从三十年前那个年三十儿晚上听从家中长辈的安排赶走侍萍母子后,他始终处于深深的愧疚、痛苦之中,即使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高贵而美丽的蘩漪。然而,周朴园愈是深陷自责中不能自拔,蘩漪所受到的伤害也就愈深。“四凤(对蘩漪):这两天老爷天天忙着跟矿上的董事们开会,到晚上才上楼看您。可是您又把门锁上了”,锁上的何止是门,还有彼此之间的心。

剧中逼迫蘩漪喝药的那一场戏就是交代蘩漪十多年生活常态的一个典型场面。“十年象刚才一样的凶横压迫,把我渐渐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蘩漪知道周朴园只是以关心的名义要她做一个“服从的榜样”。但蘩漪与梅侍萍是不同的,出身、经历,特别是性格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可是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这个果敢阴鸷的女人是会抗争的,哪怕盲目地“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也要“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但她抓住的是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儿子这根稻草,可一个连自己都拯救不了的人,怎么能突破封建家庭的桎梏给继母带来幸福?夫妻之间的情感冲突始终威胁着这个传统的大家庭,继母子的不伦之恋也给它蒙了一层羞。

周朴园留学于资本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欧洲,深谙资本原始积累之道,回国后靠克扣工人工钱发家,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人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一语成谶,这句话从自己的亲生儿子口中骂出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偏偏伪装得像一个靠个人辛勤努力发家致富的成功商人,广做善事,一幅道德面孔。他害怕别人知道他的底细,这一切偏偏瞒不住富有正义感的工人代表。在靠罢工争取权利的过程中,尚处于弱小时期的工人们哪里是具有浓厚封建性资产阶级的对手,徒有斗争的形式,还争取不来实质性的效果。即使没有这场人世间的“暴风雨”,一波又一波的工人运动和逐渐有力的斗争手段必将给这类圆满大家庭的根基带来不断冲击。

阴郁、令人窒息的天气终于在晚间来了暴风雨,也将《雷雨》中的所有人都卷进了这场家庭悲剧,摧毁了一切,包括三个鲜活的生命和两个母亲的所有希望。死的死,亡的亡,疯的疯,傻的傻,只留下一个罪魁祸首周朴园在无尽的哀痛中等死。伴随着电闪雷鸣,周萍难得下了决心要带四凤一块离开,侍萍也愿背负所有的罪孽,成全两个无辜的“羔羊”。但苍天不从,心有不甘的蘩漪揭穿了真相,让居十大不赦之首的兄妹之恋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一切的一切瞬间崩塌,连暴雨也洗刷不了这罪恶。年轻的四凤触电身亡,无辜的周冲也被夺去鲜活的生命,周萍则饮弹自尽解脱了自己。母亲们也都疯了、傻了,两个家庭就这样毁了,毁得彻彻底底,连外强中干的周朴园也失去了所有的信心,这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温情大家庭只留下了一个空壳在风雨中飘摇。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周宅是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家庭的代表,其表面的圆满、深藏的危机和最终的崩溃都是那个时代的必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