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元奔古典情怀的头像

董元奔古典情怀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08/09
分享

为什么古代西方选择了海洋文明而中国选择了农业文明


我们知道,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地中海周边,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爱琴、古希腊等,这些文明规模都不大,地中海为它们提供了贸易便利,从而使这些地方最终汇聚成了地中海海洋文明。而中国文明的源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初并不靠近海洋,以农业为其文明样式,我们的农业文明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囊括了“九州”。

地中海如其名字一样,不愧为陆地中间的海洋,它被北非大陆、西亚大陆和南欧大陆包围着。南中国海也是陆地之间的海洋,它被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和南中国大陆包围着。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如同地中海那样孕育出南中国海海洋文明呢?

南中国海的面积跟地中海差不多,地中海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南中国海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南中国海的水深跟地中海也很相似,地中海水深数百米至5000米不等,南中国海水深数百米至4500米不等。此外,地中海临近小亚细亚半岛的地方小岛密布,另有大岛撒丁岛、科西嘉岛、西西里岛、克里特岛等,南中国海靠近菲律宾群岛的地方小岛密布,另有大岛台湾岛、海南岛、巴拉望岛等。

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像地中海那样依靠南中国海孕育出海洋文明,而选择了农业文明形式呢?我想,这与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条件有关,也与陆地纵深特别是地形条件有关。


一、迥然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古代西方能够选择海洋文明而东方不能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这被称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及其周边陆地上夏季少雨,冬季则雨量充沛,这使得陆上的河流常常是夏季干涸,冬季漫涨。因此,地中海沿岸的河流只能形成面积不大的冲积平原,比如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两河流域、希腊半岛上的小河谷等。这些平原和河谷是形成早期陆地文明的基础所在。但是,这些平原和河谷被山脉和沙漠阻隔着,面积都不大,缺乏纵深条件,其文明不能够依靠自身发展成庞大的奴隶制帝国。

地中海虽然比南中国海广阔,但是它被伯罗奔尼撒半岛、亚平宁半岛、科西嘉-撒丁岛、巴利阿里群岛分割成好几块,其海面特别是中东部海面波浪平妥,这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而散布在地中海中的大小岛屿有助于船队停泊进行补给,这些岛屿还可以作为货物周转中心。于是,地中海沿岸的众多文明就能够依托地中海开展航海贸易,地中海海洋文明得以诞生并快速发展,而海洋文明的快速发展正是公元世纪前后古罗马帝国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不过,虽然古罗马帝国一度统治了地中海周边地区,建立起所谓地跨欧亚非的庞大政权,但是由于这种奴隶制文明是众多小的奴隶制文明的强行合并,缺乏统一的文明应有的凝聚力,后来古罗马帝国还是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并最终分裂成现在的数十个国家,这是地中海海洋文明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地中海的气候条件是南中国海所不具备的。南中国海固然也是四面被陆地包围着,但是,东边的菲律宾群岛其有限的陆地纵深不足以阻挡和大大减弱强势的太平洋风暴,这使的南中国海中的岛礁和周边陆地上经常受到热带风暴的袭击而不利于早期文明扎根。同时,热带风暴带来了过于丰沛的降水量,这使得南中国海周边陆地上过于潮湿,瘴疬之气弥漫,这虽然适宜一部分动植物繁衍,却不适宜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那么,南中国海为什么不能利用自己众多的岛礁像地中海那样发展海洋文明呢?除去风暴因素,我们知道,南中国海的岛礁大多很小,缺少淡水,不便于船舶停靠;加之暗礁远远多于明礁,远古时期的人们缺乏暗礁探测手段,在南中国海上航行是极其危险的。

因此,气候条件远较地中海恶劣的南中国海注定了古代东方不能选择海洋文明,而西方却可以。


二、“北纬35°线现象”决定了古代东方能够选择陆地文明而西方不能

如前文所述,地中海的海洋文明是建立在其周边散布着的规模不大的陆地文明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那些陆地文明规模不大,自身难以生存,必须“抱团取暖”以互通有无,地中海的海洋文明才能够诞生并获得极大发展。除此之外,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既不太冷又不热的气温也是人类文明得以诞生的重要条件。

地中海地区冬季平均气温4-10°,夏季平均气温20-35°。当然,地中海周边范围很广阔,如果我们考察地中海周边的陆地文明,那么我们不妨以地中海北部的希腊、东部的土耳其和南部的埃及为例。希腊冬季平均气温0-13°,最冷不低于零下5°,夏季平均气温23-35°,最热不高于41°;土耳其冬季平均气温5-10°,最冷不低于0°,夏季平均气温15-30°,最热不高于35°;埃及冬季平均气温5-20°,最冷不低于0°,夏季平均气温20-35°,最热不高于40°。综上所述,地中海及其周边陆地的全年气温变化的最大幅度为-5°至41°之间,地中海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诞生和发展的。

看看地理纬度,我们发现,北纬35°线横穿地中海中南部,掠过了克里特岛、突尼斯及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地中海海洋文明及其周边陆地文明的绝大部分区域处于北纬30°(尼罗河三角洲中部)至北纬40°(希腊北部)之间,处于北温带中南部,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南中国海的纬度范围大约在北纬2°至北纬22°之间,气候非常炎热,完全不同于地中海地区。但是,中国大陆中北部却具备地中海的纬度条件和相应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气温条件。黄河中游即三门峡至桃花峪一段基本上就在北纬35°线上下波动,菏泽以南、商丘以北地区也被北纬35°线穿越,北纬35°线还穿越了开封、郑州、西安、咸阳的城区或北郊,以上这些区域是我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这些城市都是后来的重要政治中心。北纬30°至北纬40°的范围包括河套平原、黄土高原、黄泛区平原、江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区域是中国整个奴隶制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区域,其全年气温变化几乎跟地中海地区一样,处于-5°至41°之间,气温不冷不热,降水不多不少,适宜农业文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陆地平原较小,农业发展规模不大,但是中国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却是以大平原为主,各大平原之间均有谷地、自然河流或运河相连,这是中华农业文明能够不依赖海洋贸易而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源所在,也是中华文明始终具有凝聚力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所在。

跟地中海、南中国海相似的被陆地环绕着的海洋还有很多,这些海洋均不能诞生海洋文明。因为它们要么像南中国海一样缺乏厚实的大陆抵挡热带风暴的侵袭,比如墨西哥湾、加勒比海、爪哇海、班达海等;要么气候高寒,人类难以生存,比如巴芬湾、哈德孙湾、巴伦支海、鄂霍次克海等。北纬35°同样穿越北美大陆中南部,但是那里并没有诞生如同中华农业文明这样的灿烂文化,那是因为作为中华文明源头的黄河流域的原始先民是从非洲大陆辗转迁徙过来的,这些原始人很难大批量通过高寒的结了冰的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大陆。既然有“北纬35°现象”的中华农业文明,为什么没有“南纬35°现象”的农业文明呢?我们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南纬35°穿越的地区主要有非洲大陆最南端、澳大利亚大陆东南角、新西兰北岛、南美洲大陆南部的狭长半岛,这些地区没有陆地纵深条件,地形以山地和沙漠为主,缺乏河流及其冲积平原,难以诞生任何形式的早期文明,更不用说农业文明了。

综上所述,特定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决定了古代西方只能选择海洋文明,而古代中国却可以选择陆地农业文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