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元奔古典情怀的头像

董元奔古典情怀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1/16
分享

质疑《资治通鉴》有关乌长、骨咄和俱位方位的说法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开元八年)夏四月,丙午,(唐玄宗)遣使赐乌长王、骨咄王、俱位王册命。三国皆在大食之西,大食欲诱之叛唐,三国不从,故褒之。”这段话说乌长、骨咄、俱位三个王国在地理上都在大食以西,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大食是唐宋时期对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人的专称。开元八年(720)的阿拉伯帝国正值倭马亚王朝时期,也是帝国的兴盛时期。倭马亚王朝建立于公元661年即中国的唐高宗前期,王朝使哈里发成为世袭的君主,阿拉伯由宗教帝国进入带有世俗化色彩的地理扩张帝国时期。到大唐的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时,阿拉伯帝国的西边已扩张到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今西班牙和阿尔及利亚,北边占有拜占庭帝国也就是小亚细亚半岛,南边是其传统统治区阿拉伯半岛,东边则扩张到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南亚次大陆北部。当时,唐帝国正与吐蕃和后东突厥争夺葱岭地区统治权,阿拉伯帝国过来插一杠子,遂与唐帝国对峙。开元八年(720)的大唐刚刚进入开元盛世,国力还没有达到顶峰,尚未对对峙的阿拉伯帝国军队主动出击,直到天宝十年(751)唐玄宗才派高仙芝率军三万深入阿拉伯帝国境内七百里,在中亚坦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与阿拉伯军队激战五日。

开元时期的大唐基本上控制着整个葱岭,但葱岭的西边和稍远的南边是阿拉伯帝国控制区,也就是今阿姆河流域、阿富汗东部及巴基斯坦北部,这些地区自然也就是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对峙和后来爆发军事冲突的地区。《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所说的乌长、骨咄和俱位三国既然曾被大食“诱之叛唐”,可见三国应该处于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对峙地区。那么,三国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乌长国,东晋法显和尚的《佛国记》称其为乌苌国,东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称其为乌场国,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称其为乌仗那国,其他中国典籍中还有乌长那国等称呼。乌长国的称呼虽然多,其实那都是梵文的不同音译,意思是花园。乌长国在葱岭南坡,在今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的斯瓦特县境内,北印度洋的热带气流很容易达到这里,因而乌长国的农作物非常茂盛,故有花园之称。乌长国的地理环境与葱岭上的高寒并相对荒芜形成巨大反差,阿拉伯帝国对乌长国垂涎欲滴,因为乌长国堪称阿拉伯帝国侵略唐帝国葱岭地区的跳板和军资供应地。

骨咄国,中国古代典籍又称珂咄罗国,位于葱岭西坡。《新唐书﹒西域传》说:“(骨咄)广长千里﹍﹍多良马、赤豹,有四大盐山,山出乌盐。”骨咄的统治区为今阿姆河上游,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边境地区,远远达不到“广长千里”的程度,且境内多山地,并不富饶。但是由于骨咄国“多良马”,“有四大盐山”,且位于唐初西域西南部核心地区,周围有大宛、康居、月氏、写凤、修鲜等唐朝控制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城池,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唐高宗曾于龙朔元年(661)在骨咄设置高附都督府,对内骨咄及其周边城池实施军事管理。当然,也正是由于骨咄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阿拉伯帝国才会与大唐帝国争夺这里。开元八年(720)时大唐还控制着骨咄国,不过到开元中期时,骨咄国连同其周边的上述少数民族聚居的城池均被阿拉伯帝国侵占,因此,天宝十年(751)高仙芝讨伐阿拉伯帝国是大唐帝国针对阿拉伯帝国的自卫战争,不过,唐军战败了,三万唐军只跑回来一千多人,骨咄国及其周边各民族聚居的几个城池直到唐朝灭亡都没有回归。

俱位国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史书上语焉不详,但是《新唐书﹒波斯传》中有“(俱位)国人常助小勃律为中国候”的句子。小勃律坐落在葱岭南部边缘及克什米尔西北部,其都城为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市。小勃律国境之南就是葱岭南坡上的乌长国。唐高宗前期,小勃律被吐蕃控制,吐蕃以小勃律为据点,经常向北侵犯唐朝控制的葱岭地区。既然俱位国经常协助小勃律也就是其宗主国吐蕃遂行针对唐朝的军事行动,当知俱位与小勃律、乌长两国临边,可以初步认定俱位国即葱岭西南边缘的护密国,因为在唐初只有护密国具备与小勃律两面夹击唐军的地理条件。护密的核心统治区在今阿姆河发源地,即今阿富汗瓦罕走廊西北方的兴都库什山脉东北麓。

俱位国的西北是骨咄国,东南是乌长国,三国呈西北-东南态势环葱岭摆开,这正是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争夺葱岭的战略缓冲区,也是元奔前文所说的《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中所谓的“大食欲诱之叛唐,三国不从”的缘由所在。既然如此,乌长、骨咄、俱位三国的地理位置就不是《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中所说的“三国皆在大食之西”了,三国其实是在大食之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