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后期有个诗人名叫李约,字在博,号萧斋,系唐宗室后裔。李约虽然官做到兵部员外郎这样的级别,但是却不太敬业,他喜欢游山玩水,顺便画些山水画,写些山水诗,《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二十余首诗,也算不少了。每次出差他都会迟迟回归,原因就是他在出差地流连山水耽搁了时间。关于此人最著名的出差故事是一次他到硖石县去,资料中倒没有说他出差的内容,只说他出差到达硖石县后,醉心于硖石县东边的山水,他带着书童和一只宠物猿,荡舟其间竟然达十余天,公差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么,这魅力无穷的硖石县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当前的相关正版书籍和网络资料均认为李约出差的硖石县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南郊。
李约出差所谓硖石县的故事,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李约仅存的十首诗中也没有任何反映,其原始来源尚不清楚,估计出自李约之后的唐末至宋代人浩瀚的笔记小说中,总之应该属于野史逸闻吧。野史逸闻我们姑且不管,如果李约有诗歌描述了他的这次出差经历,当然更好,既然没有,也不妨碍我们探讨他出差的问题,特别是这硖石县的问题,也就是李约到底是到哪里出差的。
根据正统史书记载,硖石县确实是唐朝的一个县的名字,不过史书注明是“峡石县之误”。那就是说,后人是因为同音近形字搞错了县的名字。这个县是河南的。据相关资料继续交代,该县于贞观十四年(640)设置,唐朝时期县治在今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子乡石门村,北宋时期县治迁到今陕州区硖石乡,这个硖石乡确实是“硖石乡”而不是“峡石乡”,这进一步促使人们认定“峡石县”就是“硖石县”。从这些信息基本上可以断定,李约那次是到今三门峡市陕州区石门镇或者硖石乡出差去的,——这两个乡镇都在今陕州区东南郊,且相距只有十公里,可以理解为都是当年的所谓硖石县城区,大概就是老城和新城而已。
但是,正史的相关史料同时还显示,今天的陕州区硖石乡在唐宋时期是村,名称是石壕村。我们都知道杜甫的名诗《石壕吏》,那就是取材于石壕村的。就是说,杜甫以及唐朝人虽然知道峡石县,却并不知道硖石乡,如果我们硬性的认为后人是因为混淆了“硖”字和“峡”字才误把“硖石县”当做“峡石县”的,总觉得还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通过查阅唐代有关地方志,我们发现,唐代苏州郡嘉兴县辖区也有一个叫做硖石的地名,它早先叫峡石,是一个村庄,唐高宗永徽六年(655)设镇时始称为硖石镇,开元十一年(723)升级为硖石县,但是会昌中(841-844)又降级回硖石镇。难以置信的是,宋代的嘉兴硖石镇,今天也叫石门,不过是石门镇而不是石门村,隶属于今浙江嘉兴市所属的县级市桐乡市。
李约的生卒年虽然无考,但是根据有关笔记资料记载,李约是宰相李勉的儿子,李勉生于公元717年,卒于公元788年,苏州郡嘉兴县硖石镇升级为硖石县的时间段(723年至约841年),完整的包含在李约的在世时期。
认为李约出差的硖石县在河南,大概是唐末特别是北宋人开始搞错了的。北宋时期早就已经没有了嘉兴境内的硖石县了,只有硖石镇,而嘉兴的硖石镇虽然是从硖石县改称的,但是改过之后的硖石镇已经被叫了百余年了,作为一个乡镇的名称,是未必会被天下人所知的。但是,如我们前面所说,北宋时期的河南陕州却正有个峡石县,而且从唐代就一直存在着。由于峡石、硖石的同音,人们可能就误把李约出差的唐朝时期的苏州府硖石县当成北宋时期从原唐朝一直延续下来的陕州峡石县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放开思路对上面的结论加以佐证。
唐朝的河南峡石县石门镇及不远处的石壕镇,地理地貌跟今天没有有多大不同。它们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南郊,那里是山区和丘陵地带,北距黄河约二十公里,南距洛水约六十公里,黄河流水太急,洛水又太远,而且两条河都不在如网络资料所说的“县城东”,就是说,没有合适的河流可以供李约荡舟十多日。再者,那里自然环境恶劣,拿李约的家乡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跟那里相比,那里都是偏干旱的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没有达到可以让李约流连忘返的地步。
而唐朝的苏州郡硖石县(即宋朝的嘉兴县硖石镇,今嘉兴地区桐乡市硖石镇)就不同了,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已经是商埠了。尤其重要的是,京杭运河从镇东穿境而过,而网络资料说李约十余日荡舟于“硖石县城东”,说的自然就是运河了,——李约在运河里荡舟,南下可以直达杭州,不过路程很远;如果他选择北上,则大约六十公里就到了那时候的中等城市兼江南商业重镇嘉兴县。这一段运河不仅宽阔,而且两岸人流如织,景色秀美,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跟李约的家乡大不一样,李约不流连忘返才怪呢!
总之,古今相关资料把唐人李约出差硖石县定位于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东南郊,是错误的,正确的地点应该是今浙江嘉兴地区桐乡市石门镇。由于中国古代政权的分分合合,以及其他原因,地名变化很大,同名不同级别不同时期的地名很多,这给我们阅读古书带来不便,我们必须结合相关历史和地理资料加以梳理,这样才能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