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元奔古典情怀的头像

董元奔古典情怀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3/26
分享

古代的“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是我国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战略性水利工程,从扬州、丹江口和雅砻江分东、中、西三点开凿水道,修建水坝,把长江水系跟北方的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水系连接起来,把丰沛的长江水资源输向水资源相对紧缺的黄淮地区和华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它再次证明了中华民族改天换日的雄伟气魄和聪明才智。

我国能够探讨并着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固然是现实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也与我国悠久文明积淀的启发有关。我国古代曾经有过多次类似于南水北调这样的让河水倒流的伟大工程。


一、夫差让运河北流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起初越国打败吴国,并使吴王阖闾受伤而死,后来,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投降。吴将伍子胥建议杀掉勾践,并吞并越国。夫差急于北上中原跟齐国和晋国争霸,他认为保留越国国祚可以使自己站在战略高地,于是他便接受了越国纳贡的军需物资,放过越国,组织军队准备北伐。

受吴越一带的地理条件制约,吴国陆军很弱,水军很强大。怎样把水军及其给养运往北方是个大问题,因为无论是长江、淮河、泗水还是黄河都是东西流向。夫差决定开挖南北方向的运河,以连接东西流向的河流。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9),旨在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邗沟首先开工了,这是京杭大运河开凿的最早记录。

吴国的战船和给养运输船都是大型船只,靠纤夫拉着北上速度太慢,效率太低,会贻误战机的;让大船挂上大帆,借助南风北上,才是正道。可是,我们知道,长江流域的地势低于淮河流域,淮河流域又低于泗水流域以及黄河流域。怎样才能让长江里的水进入运河之后能够自南向北流呢?夫差想。

夫差非常聪明,他认为,淮河流域固然整体上的地势高于长江流域,但是那里总会有一些零星的洼地是低于长江北岸的运河口的。通过实地考察,夫差发现射阳湖很深,于是他下令,开挖的运河不直接向西北指向晋国、齐国方向,而是先向东北方向挖,把长江水引入低洼的射阳湖,然后再向西挖,寻找下一个洼地。于是,运河就这样以曲折的轨迹一路寻找低洼的湖泊向晋国、齐国方向挖去。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6),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邗沟,连接淮河和泗水的菏水相继开成。第二年(前485),夫差亲率吴国水军,自长江入邗沟,然后自淮水入菏水,大军进入泗水,上了岸就进入了国土早已被齐国吞并四分之三的吴国的盟国鲁国。强大的吴军会同鲁军向齐军发动进攻,不几日就把齐军驱逐出鲁境。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夫差再次出兵伐齐,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大败齐军,吴军一直追击到齐都南郊,俘虏了包括齐国大夫国书在内的数千人,齐简公被迫宣布归顺吴国。

夫差可真是“南水北调”的大师啊。


二、孟简让长江北流

孟简(770-823),字几道,唐代德州平昌(今山东德州德平镇)人。元和四年(809),孟简以谏议大夫赴常州任刺史。从常州运送物资到北方,自常州北郊直接渡过长江到今泰兴南郊路程最近,或者也可以溯长江向西北方向往润州(今江苏镇江)去也可以,但是,润州以下的长江水阔浪高,不便于行船,商船一般都是从常州西南郊的南运河向西北行驶到润州,然后再渡江从扬州进入北运河北上,这段路不仅遥远,而且奔牛(今常州市钟楼区奔牛镇)境内的运河河床高,秋冬季节是干涸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孟简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沿着江岸,从常州向西北方向考察,一直考察到润州,逐渐形成了一个方案。

孟简组织民工,从地势远较奔牛低洼的常州西北郊的河庄(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附近长江边开始,向西北开挖了一条四十里长的运河,把长江水引入,绕过奔牛的高河床河段,从奔牛西北侧进入南运河,然后沿传统河道向北到达润州,进入长江。新挖的这条四十里长的运河被称为“孟河”,孟河镇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孟河不仅解决了商船北上的便利化问题,而且引来的长江水还灌溉了常州北部、西部的四千余顷土地,农民温饱得到了保障,有效解决了这一带长期形成的所谓“靠水吃水”的水上扒窃犯罪问题。

孟简的这一功绩受到唐宪宗的赞赏,他被调回京师升任户部侍郎。孟简调离前,常州百姓拥道挽留,孟简也铭记着常州百姓对他的工作的长期支持,长庆二年(822),孟简再三请求朝廷,得以重回常州任刺史。修河铺路历来是人间的大恩所系,而孟简的“南水北调”更是给常州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洪福。父母官就该像孟简这样啊。

孟河至今还在使用着。

孟简以如此小的成本,成功的使江水从低洼的东南方的常州流向地势相对较高的西北方的润州,从而实现了“南水北调”。我有感于孟简的聪明才智,曾赋七绝一首赞美他:“江宽浪急不留凫,北上官船苦纤夫。引水抬漕悬日月,常州自此化商都。”


三、王安石让黄河北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历史上黄河的“脾气”却不太好,老是会“生气”。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黄河从商胡(今河南濮阳东北)决口,改道流经恩州、冀州至乾宁(今河北青县)入渤海。一两年后,黄河又在大名(今河北大名县)决口,淹没了大名、博州(今山东聊城)一带,并向东冲出一条支流,当时被称为二股河。朝廷组织人力进行了治理,但效果不明显,黄河有再次决口的危险。熙宁二年(1069),刚刚官拜宰相的王安石(1021-1086)开始思考全面治理黄河的方案。

王安石不仅考察了黄河主河道的中下游,还考察了其南北各条支流,他发现,无论是主河道还是支流都有严重程度的泥沙淤积,特别是支流,历史上一直是治黄的薄弱环节,淤积得更严重,也是主河道清淤后效果不够好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必须对支流和主河道综合治理。

幕僚们建议王安石采用古代大禹治水的办法,即疏导这些淤积,使各条河流畅通。于是,王安石派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沈括(1031-1095)主持黄河主河道和支流的清淤工作。沈括根据主、支流所处的不同的地理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疏导方法,有的筑堤建坝,有的是挖深河床。

随着清淤工作的展开,新的问题出现了。黄河主河道清理后固然宽阔了许多,但是由于支流不仅数量多,而且日积月累淤积了数百年,支流一旦清理完毕,黄河主河道将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水。王安石与沈括仔细研究之后,决定把黄河主河道以北的几条大的支流跟黄河主河道上“掐断”,采取措施让它们改道向东北方向直接流入渤海。

越靠近黄河主河道的地方,地势越低,越远离黄河主河道的地方,地势就越高,怎样让这几条黄河支流倒流呢?他们依据河北丘陵高低反差过大的特点,把丘陵中的重要洼地挖得更深一些,使之低于黄河主干道河床,然后筑梯级河坝,每坝都层层矗立,“相齿如阶陛”,使黄河支流在坝子的“约束”下,弯弯曲曲的在丘陵间蜿蜒穿行,直到流入渤海。

整项工程于元丰二年(1079)竣工,黄河主、支流和东南河运遂畅通无阻,《续资治通鉴长编》曾用这样的句子赞美王安石、沈括主持的这一治黄工程:“江淮扁舟四时上下,昼夜不绝,至今公私便之。”


当然,中国古代“南水北调”的例子很多。上古传说中的鲧,治水采用堵截法,堵截法其实是通过增高河床以逼迫河流改道,这与夫差的方法相反,但却可能对夫差有启迪。战国末期的秦国工程师李冰奉命修筑都江堰工程,他在岷江东岸修筑了离碓,形成“宝瓶口”,以节制江水,使岷江北流,保证对都江堰的水量控制。道光三年(1823)苏南洪水泛滥,时任江苏按察使的林则徐在清淤太湖周边的支流时,因地制宜借鉴了王安石、沈括的“南水北调”法,利用太湖附近众多的小型湖汊,把太湖的一些支流蜿蜒改道注入那些湖汊,以保证太湖不会泛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总之,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华民族,有足够的智慧改造大自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中国当代南水北调的伟大工程,不仅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水务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中华民族正在逐步接近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典型标志之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