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元奔古典情怀的头像

董元奔古典情怀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5/13
分享

范蠡——以有为谋求无为之治


       1

西施在民间的名气远远大于范蠡(前536-前448),其实西施只是范蠡的工具,——助越王勾践灭吴的工具。不过,如果仅仅把西施看作范蠡的工具,似乎不能全面认识范蠡,因为越灭吴后,据说范蠡携西施隐遁于烟波之中了。对于西施,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是西施作为间谍入吴宫,她在吴王夫差身边不会不施以各种手段,她肯定是一个有心机的女子;二是西施毕竟服侍过吴王好久,是否日久生情了,这不得而知,但起码她是个“过来人”了。古人常常喜欢傻乎乎的美人,更喜欢处女(当然先秦时期还没有形成这种观念)。不管怎么说,范蠡娶西施,其思想动机最起码是战斗友谊,这是他作为士大夫的一个闪光点;而更重要的是,范蠡带着西施远离政治纷争,隐遁民间,这才是范蠡最大的人生亮点。

范蠡之前早就有隐士,比如许由、巢父、伯夷、叔齐等,但是这些隐士只是为隐居而隐居,他们是寄生虫,他们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实在是不值得称道的。范蠡同时代名人中也有隐士,比如颜回(前521-前481)、孙武(前545-前480?),但是他们隐居的目的是为了身后名,或传教,或著书。范蠡不同于以上这两类人,他是在成就了伟业之后,放弃荣华富贵而隐遁的,这是需要大智慧的。

史上常有这样的说法,即范蠡是被迫隐遁的。就是说,由于勾践不能容人,灭吴后,范蠡认为自己已经对勾践失去了价值,并且自己“功高盖主”,为了全身,他才选择隐遁。这种说法长期被人们接受,而且还有个相反的例子文种摆在那儿可以佐证,——文种就因为贪恋高官厚禄,而于勾践灭吴后数月被杀。其实我们误解了范蠡。范蠡功成身退的思想由来已久,这与勾践并无关系。


       2

老聃有个弟子姓辛,名计然,史称文子,史载范蠡曾师事之。文子的生年不可考,但是从范蠡小老子三十五、六岁这一点来看,范蠡师事文子的事是“可以有的”。文子著有《文子》一书,北魏学者李暹曾为该书作注。从《文子》、《文子注》,结合《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等相关资料来看,文子的思想不仅与老子一脉相承,而且发展了老子的道论、自然无为观和治国修身学说,提出了天地阴阳转换、人生吉凶轮回、时事因循而变等观念,这对后来的黄老之学有重要启迪价值。

老子和文子的思想被范蠡吸收和进一步发展,并反映在他《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著作中。范蠡认为,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包括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是福祸相依的,而作为主体的人,应该以“无为”的思想来指导“有为”的实践。这在范蠡具体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甚至其商业活动中都有所体现。

政治上,范蠡反对勾践贪施霸主威风,反对文种贪恋荣华富贵,也反对孙武贪图身后名望。范蠡曾经以道家的学说劝谏勾践道:“盈满而不过,气盛而不骄,辛劳而不夸。”在随勾践赴吴后,范蠡作为勾践的臣子,跟吴王夫差相处得很好,范蠡的政治理想是吴越两国包括西边的楚国能够和谐共存,他试图通过交好吴王,打消吴王灭越的想法,——吴王的将军伍子胥一直规劝吴王灭越。当然,范蠡也是反对越灭吴的,只不过在吴国期间他还看不到勾践日后有灭吴之心,其实,九死一生的那时候的勾践也未必会生灭吴之志。范蠡的政治行动说到底就是通过自己的“有为”来实现吴越两国之间的“无为”。

军事上,范蠡主张强兵,即“有为”,却又主张不攻,即“无为”。他强兵的目的是为了自保,为了保证越国能够跟吴楚两国和平相处。他在吴越边境筑了两座城池,大城以栅栏作为城墙,城中不备武装,他以此向吴国表明越国无报仇之志;小城则深挖壕,高筑墙,屯驻重兵,他以此告诉吴王,如果吴国敢侵略越国,越国有能力击败吴国。

经济上,范蠡主张农商并重,但是并重并不是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实现的。他认为,农业活动和商业活动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之间是不平衡和平衡的不断自我调整的关系,政府所能做的是防止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出现过大摆动,比如农业收成盈余很多,商家大量囤积粮食,待到农业歉收时,商家却高价出售。范蠡在越国采用“平粜齐物”的办法来解决农业和商业的矛盾,即丰年政府高价买进粮食,以压抑商家囤积粮食的冲动;荒年政府则低价出售粮食,以压抑商家发灾难财的冲动。政府的有限“有为”,抑制了商家的无限“有为”,保证了社会处于“无为而治”的和谐状态。


       3

当然,范蠡的道家思想还体现在他个人的生意经和财富观上,这可能对于我们平常人更有借鉴意义,这方面我不妨就多说一些。

范蠡认为,得到的东西不要舍不得放手,没有得到的,那就遵循一定的规律去争取。范蠡善于做生意,他注意研究市场规律,主张择机而动,即以“无为”的等待实现“有为”的行动。他还要求见好就收,因为福祸是相依的,而相依的福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注重短期利益和长期投资的关系,多销和薄利的关系,赚钱和亏本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范蠡的“无为”“有为”观在其商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挥。

当今时常看到关于著名慈善家的报道,也时而看到关于明星偷税漏税的报道,同样是对老子、文子思想的实践和发挥,范蠡主张取利于社会,并返利于社会。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再多,自己所需要的很有限,因而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做生意,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安逸。

范蠡在投奔勾践之前就已经是大商人了,他用自己的全部财富资助勾践。灭吴后,范蠡带着西施在胭脂湖(其实就是太湖)中飘荡了一段日子,遂来到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做起了海鲜和海盐买卖。由于他早些年研究过天下各国对特产的相互需求状况,因此仅仅一两年,他就再次成为大富豪。但是范蠡并没有贪恋财富,他和西施布衣粗食,而把财富分给海边的居民作为经营海产品的本钱,一时间,齐国海边到处都是小富豪。齐平公欣赏范蠡的才能和品行,亲自到海边拜会范蠡,并请他入都城临淄出任齐国相国。

范蠡做了三年齐相,看到齐平公不能安于齐国民富国安的现状,而执意要与越王勾践争霸,他再次弃官归隐。这次他和西施来到宋国陶丘(今山东定陶)定居。由于宋国是个“内陆国”,被楚、郑、卫、齐、鲁等大国包围,其间还夹杂着十多个小国,商品交换更加便利,范蠡做起了各种生意。几年后,又成了大贾的范蠡依旧把自己的钱财散施给当地老百姓,一时间,陶丘不再有乞丐,所以后人尊称范蠡为“陶朱公”。

      以“有为”的为官之道,谋取“无为”的社会之治;以“无为”的人生理想,谋取“有为”的隐居生活;以“有为”的商业之举,谋取“无为”的商业之利;以“无为”的家庭建设,换取大多数人养活自己的“有为”之便。试问,四千年来,除了范蠡,还有谁做到了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