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祖斌的头像

董祖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08
分享

拉纤

拉 纤

-------土家生活三部曲之一

董祖斌

我老家在山上,离水太远,自小对纤夫没有直观印象。看到的到就是汉子们从山上把木材拖下来,叫做“拖排”,工具是一种叫做“排杆子”的东西,在汉子们咬紧的腮帮上我看出那是一种苦难。纤夫的工作同样是负绳拉重的一种职业,与“拉排”相似,但是与水伴在一起的,我想同样是“水深火热”。

在小学时,从课本中看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图画,对那些佝偻着腰的纤夫很是同情,再加上当时的强思想学习,想到咱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的纤夫也是在反动派的皮鞭棍棒之下重负前行,更是觉得“纤夫”就是一种刑法,是压迫和低贱的象征,不愿也不敢去触及“纤夫”这个词,虽然我也渐渐知道纤夫几乎是有河流就有,也是一种文化,也可是一种文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现在在街上对那些擦皮鞋的农村妇女,我总是又敬又怜,下了好大的决心才敢把腿伸出去,而心一直忐忑。

长大了,渐渐地,纤夫的词多了起来,慢慢“热”了起来。在巴东,有一处漂流景点神农溪,纤夫拉纤是她的卖点之一。据称,这神农溪,背靠神龙架,与历史上的尝百草的“神农氏”还有渊源,让这地方更添一种凝重和悠远。有一次,我在外地出差,看见有一个音像店里有宣传家乡的图册卖,便带着一种关注和好奇去翻阅,结果就赫然看见了一本《神农纤夫》的图册。里面约有十余张风光、风情照。最让我震憾的是一张名为《裸纤》的照片。图中的拉纤者全为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在绿的山水、白的岩空衬托下,一长溜健美且带有力感的背景定格成一种勇气与神奇。背后长长的纤绳绷着我紧紧的神经。我决意去感受一下纤夫。

我去了神农溪,坐上了“蜿豆角”,在激越灵活的溪水、灵秀陡峭的山岩间注视和解读神农纤夫。在这里,我才知道,纤夫代表的不仅仅是苦难。在近水的地方,古代运输大多依靠水流,而天然河道却总有激流坎坷处,靠在船上划水很难逾越,这才产生了纤夫。纤夫的独特作用还在于以陆上的力作用于水上,所有的力量通过柔柔的纤绳传递,能化曲为直,能以柔克刚。在平静的水面止,纤夫在船上撑着船,悠载游哉;而一旦遇上激滩,纤夫们便象鱼鹰一样跃下水,套上纤绳,在崖边的纤道上或是浅滩中,展示他们的力与美。过了滩,又会回到船上来,似乎让人觉得,有纤夫在,山水的险恶只是一种形式,阻隔是不可能的。他们代表的就是人类对自然、对风雨的一种征服和挑战,以行为谱写一种畅意与潇洒。

一般来说,有纤夫的河道是最险的河道,而纤夫,天生就是克服这“天险”的。在三峡中,在大宁河,在清江上都有古老的纤道。遥想在古代自然经济社会中,一叶孤帆,一排纤夫,山上虎啸猿啼,脚下万丈深渊,波涛怒吼,这是怎样的一种惊心动魄和战天斗地。古代纤道、栈道很多时候在一起,今天目睹它,仍然心有余悸。神农纤夫在拉纤时,唱着一应一合的号子,在山谷间将人的气息和豪情、快乐弥散得很广,感染游人,也感染着一方山水。在神农溪我也才知道,纤夫的最原始状态即是“裸纤”,这其实是一种文明,即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古来所拉动的船上,女客少,赤身裸体的纤客不必遮掩什么,另外,纤夫一天上岸下水有很多次,如穿衣物在身,不仅干干湿湿易感冒,而且对于男子档部卫生健康不利。记得有一位古代诗人就与朋友开玩笑,说他以天地为屋,以屋为衣裤,开玩笑说别人钻了他的衣裤中去,料想纤夫的理念也在于此吧-----以天地为屋,以山水、峡谷为衣裤,坦坦荡荡豪行于世间。一种雄性的狂放,一种粗犷的壮美和一中无畏的精神在瞬间展示出来。

神农纤夫大多是本地山民,他们拉的船是“蜿豆角”,绳是用神农溪两岸的一种小竹子编成的,上滩下滩的路线是老祖宗们探究出的方法,他们拉着历史,在游人的相机中展现着先人们生活过的状态,不矫情,不做作,自自然然地演绎着一个纤夫的自然本色。神农纤夫在游人来的时候拉游人,在游人走后拉上购置的肥料、日用品,回家品老婆的饭菜,听孩子的笑声哭声,他们拉着生活;神农纤夫立在船上是一柄舵,跃下水去是一尾鱼,站上山是一尊神,踏上岸后是舞台上的原生态歌者、舞者,他们拉着文化和文明;神农纤夫裸着上身,任古铜色的皮肤在晨风雨露中浸染,任岁月在脸上记录变幻,任纤绳在肩上刻下记忆,任眼中风云翻覆,他们始终低下头来,拉住纤绳,齐步向前,拉着时代和风雨。江山停住,岁月停住,风雨停住,记忆停住,而他们的脚步仍然在青石纤道上缓缓向前,在涛声中愈发清脆。在天地间经久不息。远古时有,三峡截流后仍然有。我看着纤夫们背影,似有所悟,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岁月里,多少有志之士就像纤夫一样,把责任,荣辱背负在肩头,从远古到如今,一批又一批,拉着正义、和平、理想的大船,一步步追着时代和潮流,沿着历史,岁月演绎成的坎坷纤道,行走在无限天地间,一辈又一辈。

后来我在本地报纸上看到了两则报道,都是关于纤夫的。一则是长江边的纤夫石(即每次拉纤拴船和拐弯摩擦留下多条深廊的石柱),被盗后几经周折失而复得。我想,这足以证明纤夫石的印痕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它是水文化,或是神农溪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纤夫的精神印记,与生命生活相连;另一则是关于现代纤夫爱恋的,说一位日本妙龄女子爱上了一个神农纤夫。虽然知道那位神农纤夫已是结婚之人,却也毫不在意,像是尹相杰《纤夫的爱》的现实版一样。几次东渡中国与之相见,并想邀这位神农纤夫到日本与之共谱爱曲,下文是认做干妹妹了事,而且纤夫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知音》、《女性》等杂志也相继报道了此事。据说,日本女孩是学画的,家境丰盈。让她首先心动的便是纤夫裸露健康的身体,在青山绿水映衬中表现出的美感。我想,这也许正是纤夫在美学上的直观或平面表现吧。纤夫本人知不知道我不敢断言,但这个时候,他拉动的不仅仅是一条船,而是一种各民族对美、对真、对和谐认知通融的纽带,是劳动,也是艺术,代替了语言,这正是“裸纤”美学魅力所在,他们更是精神领域中的纤夫。现实中的这位纤夫,也走过了精神意义上的纤道,折射出人性及纯真的美。

我愿学着神农纤夫的样,在文字的河流或河岸上停停走走,但我常惭愧和担忧,孱弱的肩头扛不住沉沉的纤绳。当然,每个人生来都已是纤夫,这不是宿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