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熊的头像

熊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18
分享

一路向南之三·镇远古城

镇远,一座小小的城,一弯绿绿的河。

城是古城,河名舞阳。

贵州多山,路多崎岖,在山路弯折处,远处的灯火倏地一闪,眼前显现的是蛇形的黑色的路和漆黑的夜色。到了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我的倦意渐渐浓了。县城街道的路,都是由长条石板铺成,在车灯下闪着乌亮的光,汽车碾在上面嘚嘚地响。两旁散落的店铺前人影闪动,让人平添一份寻找归宿的焦急感。导航上不停地提醒着,穿过一座石桥便是古镇,可我却怎么也找不到。

终于,在一条街的尽头别有洞天,右转,豁然开朗,穿桥而过,左右水边光影流离。

我匆忙在古街中寻着住下,住处比邻旧时县衙。县衙门洞窄小,进去后县政府的办公楼略显破旧,门窗也不精神,外形寒碜,却接了地气,没有了拒人千里的豪奢。门外不远处的博物馆,外面是古旧的红漆门,嵌在古旧的门墙里。可惜门是关着的,或许里面藏着这个古镇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就让人不得而知了。

县衙对面是一围石阶,直铺入水,被两边的民居夹着,仅能看见对面的一方光景。下至水边,流水潺潺,没有浮渣,水慢慢地荡上台阶,又跌落下去,丝丝凉意和一点点淡淡的水腥味扑面而来。水的这边客栈丛立,对面是酒吧食肆,夜已深,喧嚣渐渐淡了。楼上的光和水中倒影的光相互映衬着,连绵十里,而左侧稍远的山壁上灯影婆娑,仿佛有古寺的楼台飞檐平贴在山体上,伟岸森然,却看不清那心中的疑惑。寻路而去,站在山下,仰头看满山庙宇镶嵌,犹如悬空,身边静寂而空灵,真的是一方净土。回身看舞阳河灯火通明,直达眼前,心中感慨建造者的用心良苦,他一定是祈盼佛法无边,佑着镇远古镇的景和这里辛勤劳作的人们吧。

镇远没有凤凰、丽江的名气,没有姑苏城外众人皆知的晚钟,没有蜂拥的人潮,没有吹捧的广告,一切就这么静静存在着,低调着自己的历史,缄默着自己的辉煌。舞阳河水年复一年地流淌,带走世间沧桑,流入沅江、汇入长江,奔流入海,消逝在天际。

雨天的镇远,会更有味道。烟锁古城,化作细雨无声滴落,静谧出尘,身边雨雾弥漫,如同入了画一般。雨丝冰凉如泪,犹如萦绕在心中那浓浓淡淡无尽的乡愁,滴落在游子的枕上。

可惜,我却无福相见。

一夜无梦。

醒来,天还未大亮,信步出了门,古镇犹在酣睡,沉寂无声。

走不多远,右边有一巷口,一座石砌牌坊楼立于眼前,巷名“四方井”。

巷宽两米有余,边墙斑驳,多有绿苔,生机盎然。石阶曲折,两侧封火围墙一片片接合起来,顺着山势蜿蜒。民居颇似江南庭院,依势居高而建,在这狭长幽深的小巷里,不时闪现。门匾上多是“清白家声”“义门陈宅”“瑞洁衔环”之类的字样,均非等闲人家,它们悄然隐匿于幽深细巷之中。门都是随意掩着的,曲曲扭扭,刻意让开路径。

后来得知,这是镇远的一大特色——“歪门斜道”。这些豪门大户,财不露白,谨慎居家,却多有救困扶贫、乐善好施之举,故此虽风雨历练,却保得几世太平。

只可惜,还是缺了烟雨朦胧,要不然,蓦然回首,门扉轻开,一顶鹅黄油伞掩着婀娜身姿,随着踢踏之声远去,虽未回眸一笑倾国倾城,却柔了古镇味道,浓了古镇美景。

巷中居然真的有一眼四方井,流水淙淙,常年不涸,尝一口,甘甜冰凉,沁人心肺。于是,古镇就入了喉,近了心,仿佛我也成了古镇人。

井旁不远处散落几家酒坊,写了井水酿酒的简单文字,再无更多吹嘘,让我反倒有一种那掩不住的朴实酒香会越墙而出的感觉,满巷皆有醺醺之意。更有一家酒坊朽墙半堆,茅草盖顶,将快意江湖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镇远档案馆悄然隐在一个曲折之处,推门进去,坐于案前,随手翻阅文人所书的镇远人文情愫,书墨之香扑鼻而来,比美酒更为淳厚深邃。

城外一声火车鸣笛,悠悠传来,碎了寂静,让我突然间不知身在何处,还以为是在故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