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文化生活是贫乏的,尤其是夜生活。
农忙季节也还罢了,村里人从早忙到晚,天一擦黑,累得眼皮都抬不起来了,饭碗一撂,倒头就睡。
但是农闲的时候,可就没那么好入睡了。当时没有电视,全家人守着一个破收音机还众口难调,老年人想听豫剧,年轻人想听评书,小孩子想听“小喇叭”。
偶尔也有剧团下乡唱戏的,或者说对子书的草台班子走村串乡卖艺的,可是这些“真人秀”,人吃马喂的,实在是请不起啊,因此三年两年的也就能看个一两回。
所以庄稼人吃过晚饭,在村里的空地上聊会天,或者串串门就都散了。毕竟谁家的煤油灯烧油都是要花钱的,只好各自回家,尤其是成年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摸黑上床多行周公之礼。
结果雨后春笋一般,村里平添了满地的孩子。孩子的精力是充沛的,晚上满村满胡同地乱跑,嗷嗷直叫,喊都喊不回家。
后来,上头号召文化下乡,公社成立了放映队,电影开始走进农村的文化生活,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的人。
当时一个公社只有一个放映队,拢共才两三个放映员。而公社下辖十几个大队,都抢着要看,电影只能轮流着放映。实在掰扯不开的时候,还要一个晚上在两个大队同时放映,中间有一个人来回跑着送片换片。片子换回来以后,还要赶紧倒带,所有的人都眼巴巴等着呢,性子急的都已经开始吹口哨了,放映员的工作确实很辛苦。
一般放电影的消息都是通过大队架在电线杆上的大喇叭通知的,所以本村的人马上就知道了,而且很快也会传到附近的村子。毕竟邻村之间沾亲带故的,甚至还亲戚套亲戚,像放电影这样的好事传得快着呢!
半下午的时候,本村的孩子就开始搬着小板凳、长条凳出门了,他们作为先头部队,要赶去打麦场占地方。
露天电影一般都选在村头空旷的打麦场上放映。黑边白布的银幕就挂在麦场边两棵相邻的桐树中间,四个角扯紧了拴在树身上,喇叭固定在树杈上。放映员一般都提前把银幕、喇叭安装好了,在摆放放映机的位置搁张桌子,算是把摊先支起来,然后就回去歇着了。
孩子们就用带来的凳子在银幕前最好的地方占地盘、圈位置。然后在银幕下面跑来跑去,蹦跶蹦跶,看看能不能够着银幕,等玩累了,就留几个人看着场地,其他人替换班轮流回家吃饭。
夜幕降临了,村里的大人收拾完家务,把猪赶到圈里,鸡鸭剋到窝里,也都先后赶了过来。眼尖的孩子赶紧给自家大人招手示意,其实他们早就坐不住了,伸着脖子瞅半天了,巴不得大人早点过来,好让自己跑到外面去撒欢。
外村的大人小孩也都陆陆续续地从四面八方寻来了,打麦场很空旷,远远看去,银幕很显眼,加上路上不断的人群,自然很容易找到地方。
人越来越多,除了银幕前坐在地上的一大片小孩子,后面是坐在凳子上的大人,再后面是站着的小孩,接着又是站着的大人。不远处的电线杆上还爬上去了几个,手抱腿夹的,跟猴子似的。银幕两边的桐树上也窜上去了几个,影影绰绰的,有的骑在树杈上,有的坐在粗树枝上。
银幕的另一侧也挤满了人。从反面看电影,除了字是反着的,拿东西的人都是左撇子以外,声音画面都是一样的。反正能看见能听懂就行了,谁还关心字幕呢?再说了,即使从正面看,很多人也识不了那么多的字,更何况字幕一晃就过去了,也念不了那么快。
不大一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都上齐了。有婴儿哭闹的,有孩子喊叫的,也有大人拉呱的,还有扯着嗓子寻找同伴的,以及小贩举着江米团的叫卖声,乌央乌央的。
放映员已经把机器安放好了,打一束光到银幕上调试。这下可把孩子高兴坏了,银幕前面呼啦啦站起来一群孩子,做着各种搞怪动作,看自己在银幕上的影子,坐在放映机前方的人也不时地把自己的脑袋和手伸进光束里,都想让自己成为银幕里的人物。
天全部黑下来了,放映员把机器调试完毕,片子也安装好了,放映机前的大灯泡突然打开了,又大又亮,以至于那附近抽烟的袅袅烟雾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大家知道,大队支书要讲话了。
老支书先是对着喇叭咳嗽了两声,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快噪杂的声音就下去了,接着再咳嗽两声,周围基本就静了下来。
大队支书的讲话,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永远是“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反正大意就是三点:一是感谢上头对社员的关心,给群众送来了文化温暖;二是要大家注意维持秩序,不要打架斗殴,不要踩踏附近的庄稼;三是各人看好各人的衣物,带好自己的孩子,别弄丢了。
老支书当然知道社员和孩子们急于看电影的迫切心情,因此尽量长话短说,随着一句:我今天就讲到这”,随手把烟屁股摁灭在桌沿上,烟雾也消失了,讲话在噼里啪啦的掌声中结束了。灯泡暗了下来,大家知道,电影马上要开始了,于是所有的头都齐刷刷地从放映机的方向转向了银幕。
果然,一束光准确地投射到了银幕上,把暗淡的银幕照得透亮,伴着滋啦滋啦的音响声,电影正式上演了。
其实,当时看过的电影,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部,《地雷战》、《地道战》、《车轮滚滚》、《南征北战》、《鸡毛信》、《小兵张嘎》、《英雄儿女》.......一口气差不多能说完。而且都是黑白片,胶卷也都磨麻花了,投射到银幕上的时候一道闪电一道闪电的,偶尔还会只出人,不出声。尽管如此,大家还是百看不厌,且不说电影本身,就那个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场面,已经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了!
电影结束的时候,一般都是外村人着急忙慌地先走。一个是因为路途远,而且大部分人要走着回去。另外一个,靠前靠中间的位置都让本村人占去了,外村人多是在场地的外围,撤起来也方便,本村人离家近不着急。
在那个时候、大家跑个七八里地,到外村去看电影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都是三五成群的,有大人,也有小孩,小孩子一般总是走在几个大人中间或者稍微靠前点的位置,根本不敢走在后面,更别说回头看了。
尤其是半夜看完电影回家的时候,为了赶早到家,有时候会走小路抄近道,从田野里穿行。一望无际的庄稼,黑压压的,随着夜风,庄稼叶子还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沙沙”作响,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追赶自己一样。有时再碰到几个坟头,窜出一两只小动物,吓得腿都是抖的,这种环境下,如果不靠大家抱团壮胆,一个人打死也不敢走这样的夜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