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的七月不热不冷。看手机上的消息说是60年一遇的同期最低温度,是最舒服的日子。南洋火风没有了,六月初六“龙晒衣”不见了。整个商贸市场,除了几家卖空调的老板唉声叹气外,其他人都在说"去年会热死,今年好舒服哩"。
整个七月,不是阴就是雨。风不大,像吹工业大电扇一般。雨不大,要么丢点点子,要么细雨轻飞。所谓东荆河大汛是受上游来水影响形成的。今年天老爷蛮得人心,天天将温度设置在26℃擦上擦下。琴嫂子恨不得跟它磕两个响头,感谢一下。
早晨起来看天空,东边只是比其他方向亮一点,并没有看到显示晴空万里的鱼肚白。昨晚,琴嫂子看了电视上的天气预报:江汉平原南部阴天有小雨。琴嫂子最喜欢这种天气了。她承包了一个商贸市场的垃圾清运,每天需要定时清扫市场。天气好的时候,如果睡到呼呼快哉自然醒,有太阳的话,一定会出来撩人嫌。像一个人的暴脾气,想捏是捏不住的。在这样的太阳底下干活,阳寿都要短几年。但是琴嫂子觉得,太阳跟自己成了好朋友,看她辛苦了就躲开一两个小时。她的活路干完了,太阳就出来晒别人,任凭别人怎么埋怨就是不听,只听琴嫂子的。
开发这个商贸市场时,占用了他们村里的土地。虽然补偿了损失,但集体土地补偿不多,他们还得另谋出路。
当初,市场总经理好心好意找到村里,说想招两名保洁员,工资照城里的环卫工人看齐。谁知村里人看不上,认为工资低。琴嫂子却不嫌弃,揭榜了。
老公杨道明嘀咕道:"太低了吧,我们俩随便在哪干一天都是大几百哩!"
琴嫂子说:“哎哟……好高为高,好低为低呢?干着总比站着强。”
“也是,不求日进斗金,只求天天有进项。”
有这种心态,当然容易得到满足。每天,市场的活干完,就回家来摸菜园子。这儿摸一点,那儿摸一点,分分是进帐,比那些整天蹲麻将馆大进大出的人稳当得多。有人瞧不上她做的活,她说,管她呢,他有本事挣他的大钱,我没本事挣我的小钱。
昨晚,俩夫妻到菜园子摘菜摘到天色发黑。黄瓜,豆豇子,空心菜……满满地装了一辆三轮车。
杨道明开着三轮车,嗑嗑哒哒响,像高龄老头杵着拐棍咳嗽。管它状态如何,只要能到菜市场,只要能拖商贸市场的垃圾。半道熄火了就推着走,反正能达到目的地。
琴嫂子卖菜也很特别,从来不跟人斤斤计较,有时还半卖半送。
刚开始,杨道明有些埋怨,"菜不值钱,得卖个力气钱啦?"
琴嫂子说:“菜哪儿有人情值钱呢?力气更不值钱,今儿去了明儿有来的。”
商贸市场的总经理就是在买菜时认识的琴嫂子。当初,别人不想干保洁员全场静默时,总经理将目光对准了琴嫂子,恳切地喊了一声:“琴嫂子”。琴嫂子这才难为情地接下了这活。所以,总经理很信任琴嫂子,对她的工作十分满意。
久而久之,杨道明也就理解了妻子的所作所为。只要勤快,多花点时间盘弄菜地,多种几茬,辛苦点收入是一样的。
菜在地里不停地长,他们每天不停地卖。不嫌好坏,不嫌价格,天天都有钱揣进荷包,积少成多。像下毛毛雨一样,看不到雨,能感觉到雨,时间长了还是会打湿地皮,打湿衣裳。
二
琴嫂子的菜卖完了,旁边摊位的菜还有大堆大堆,摊贩们都对她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一样的菜,一样的新鲜,一样的价格,客户怎么就喊都喊不住地往琴嫂子这边跑呢?这就是人缘值钱了。
琴嫂子又不是人长得好看?五十多岁的女人,最好看的光阴已经过了。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朴朴素素的农村妇女,走在大街上已经没有了回头率。
杨道明急急忙忙开着三轮车回家去了。家里还有一摊子事等着他:开鸡笼门,给猪上食,洗衣服,扫院子……
琴嫂子没有跟杨道明一起回家。
天空飞起像磨子推烂的毛毛细雨。这是最适合清扫地面的时刻,琴嫂子可以放开手脚可劲儿地扫。因为天老爷帮忙洒水,不会扬起灰尘污染门店,至少可以提前半个小时完成任务。
琴嫂子过完早,便匆匆赶往商贸市场。她的一餐早点吃得有点多,两根油条两根春卷加一大碗稀粥。与她的小身板形成了很大反差,惊得坐在旁边的几个男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琴嫂子一如既往地吃着喝着。别人爱乍想就乍想,只要自己吃饱了有劲扫地。有时候她还在心里反过来找平衡:吃不得饭的男人有屁用,像她家的邻居林更发,整天病病殃殃,烂屌无用,还得瑟得不得了。
林更发的儿子是个什么局长,林更发的女儿是个什么校长。林更发说过,琴嫂子记不住。琴嫂子的儿女还不是读书读出去了,一个当公务员,一个当医生,不当官一样生活得有滋有味。隔壁家的房子拆建了几次,装修更不知多少遍,挺立在村里像个骄傲的公主。旁边有一个住户感觉受不了"羞辱",找借口搬走了。
琴嫂子不搬,不怕丑,她就当"七个小矮人"陪衬"公主"。她说:"他的楼房高是住人,我的平房矮也是住人。我的房子漏雨,他的房子还不是漏水?他不见得比我住得舒服。"
琴嫂子的话,道理直白充分,人们提不出异议。
人家有宝马车,她说她有三轮车。平时,宝马车能到的地方,他的三轮车也能到。她的三轮车能下地,能拖垃圾。宝马车能吗?是不能。听着是对的,但总觉得是"歪着也有理",具有“琴嫂子特色”。
还有,宝马车坏了,要进4S店,动不动就几百上千。她的三轮车坏了,杨道明三扒两下就能修好,有时用脚踢一下也能恢复正常,一分钱不顶。像她这么说,钱多多花,钱少少花,到最后都会花成一个零鸡蛋。
春上,林更发做胃病手术,他的孩子们选择医院就用了半个月。最后到大城市里的协和医院做的,花了八万五。
不巧的是,吃了五谷杂粮都会生病,杨道明也发了胰腺炎,这病比林更发要严重得多。在市中心医院治好了,花了五万八。合作医疗一报销,更少。怎么样?富有富的搞法,穷有穷的搞法。都是一样的,人一死,都得一样爬“高烟筒”。
痊愈之后,杨道明活蹦乱跳,林更发却像过去的"鸦片秧子"。有人说,林更发有钱,过度治疗,触发了许多内脏毛病。而杨道明整天干力气活,强身健体,反而祛除了身上的病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孰优孰劣。这里不是诅咒人,不是以偏概全,是说事实,说一个人的心态不同,活法也不同。
三
早晨出门,琴嫂子就穿了一套棉质的衣服。这是她干活时总结出来的经验。穿一套棉织绛红色衣服,既透气散汗,又不怕雨水浸袭之后贴紧躯干让女人出丑。
头上也不戴帽子,让头顶顺利地冒出热气,掺合进细雨里,再顺着发际滑到脸上,丝丝凉凉,挺舒服。
门店里,有老板喊她,“琴嫂子,到店里来躲一会雨再扫。”
“没下雨,不用躲。”
“歇一会,聊一会儿再扫。”
“扫完了过来聊天。”
这是随意问候。
有老板喊:“琴嫂子,我屋里有两个纸箱子,你帮忙清理一下。又占着位置了。”
纸箱子可以卖钱,今年行情好,价格一直不低。本来有节俭的老板可以一点一点积攒。但看到琴嫂子平时热心快肠,总想着要用什么东西感谢一下。纸箱子正好合适。你一家,他一家,集中起来会有不少。一个月卖的钱会赶上她十来天的工资,算是老板们发给她的特殊福利吧。
这当然要人缘好才能收到效果。老板们心中没有琴嫂子的话,就不会特意留着,就有可能随时扔到垃圾桶里。拾荒的人梳子梳篦子篦,哪有琴嫂子的份?
所以,琴嫂子有时候会将卖不完的菜顺便拖到商贸市场里,喊这个拿那个拿。不是说老板们小气,喜欢贪便宜,是他们有时候忙得腾不出来时间来上菜场。琴嫂子这番操作可谓一举两得,颇得人心。
有时候,老板们会打电话托琴嫂子在菜场买些什么带回来。不用担心好坏,她有经验,她识货。也不用担心缺斤少两,有时还会多出来。什么原因?是她的菜没算钱。要给钱,又不要,只能变一种方式补偿了。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这种你侬我侬转了一个弯的补偿,会逐渐变成一种交情,会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会渐渐朝友情亲情方面演变。不管是不是这样,琴嫂子喜欢这种氛围,喜欢这种操作,心甘情愿,开开心心。
琴嫂子今天又收集了一大堆纸箱子,放在淋不到雨的楼梯间转角处。
转角处塞不下了。琴嫂子打电话给杨道明,"你今天早点来,听说纸箱子涨了一角五分钱。抓紧时间,卖了它。"一堆纸箱子都可以待价而沽,增长小财富,琴嫂子很有点精明哩!
杨道明的三轮车上装了五六个大垃圾桶,瞬间变成了一辆垃圾车。会开动脑筋的人,具有百变的本领。不会搞的人,做什么都会觉得无处下手。
杨道明开车靠近商贸市场里的每一个小垃圾桶,他敏捷熟练地爬上车厢。琴嫂子在下面递送。一递一扯,顺势往车上一翻,哗啦哗啦一阵轻响就倒完了,紧接着跑下一桶,动作十分麻利协调。把俩夫妻劳动的情景用手机拍下来,就是一帧帧漂亮的画面,细心的人可以看出里面蕴含着一种浓厚的劳动美感。
一车装满,俩夫妻便一起朝垃圾站飞奔而去。
细雨轻飞,眼前起了一点点雾气。商贸市场大门两边,有两个大瓷缸,生长着两棵铁树。铁树四季常绿,因为没有多少变化而常常被人忽略。此时,因为有雨水滋润,铁树叶片上露出了晶莹的亮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