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官恩和宋红莲的头像

杜官恩和宋红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14
分享

在红军街,我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军号声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我住的潜江市城区,有一条“红军路”。每次从红军路走过,便会触动心底的一个愿望:什么时候到“红军街”去看一看,去当年红军生活过和战斗过的地方,领略一下当年艰苦的环境,感受一下当时热血沸腾的场面。

我经常在网上搜集关于红军街的资料,只要有一丝新鲜信息就忙不迭地收进文件夹里,这文件夹的名字就叫“红军街”。里面的资料越多,激起跑一趟的情绪就越浓。

土地革命时期,潜江市熊口镇是“洪湖根据地”的政治文化中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部红遍全国的电影《洪湖赤卫队》,讲述的就是根据地发生的故事。

红军街离城区16.7公里,这是在“高德地图”上查的数据。今年四月中旬,我跟随着导航挤出城区,没多久就沿着东干渠跑上了乡村公路。

这条公路刚刚刷了黑,新画的标线,很清晰,很养眼。汽车在上面跑,轻快舒服。再加上道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舒展开满冠嫩绿的树叶,在阳光下在清风中透露出热情相迎的讯息,让人心旷神怡。

细看之下,几排白杨将东干渠遮掩得很严实,河流只能在人们“心中流淌”。右边的田野也被一道道“树木线”画得“整齐划一”,开阔大气。这就是江汉平原园林水乡的独特魅力,在全国范围都很有名气。尽管我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也常常被她“熏倒”。

我正陶醉其间,导航告诉我,前面不远就到目的地了,给我带来的感觉是:好快呀!

熊口镇是一个小城镇,和中国许多普通乡村小镇一样,建设得比较漂亮,因而也就说不出什么特别的感受来。印象突出的倒是转过一条秀美的大街,短短的几十米就看到了“红军街”的门楼,有点“转换过快”的感觉。

红军街门楼,显得古色古香,墙体有些斑驳痕迹,有些岁月沧桑之感。我心里想,文物古迹嘛,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才能吸引人前来瞻仰。

门楣之上,“红军街”三个字题写得挺拔有力。这三个字是当年有关部门在建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为其题写的。

可能是红军街在后来扩建中拉开了一些宽度,门楼看起来有点小,应该是一条步行街吧。我来参观时,看到有一些小汽车进出。可能有商业需求,但也很和谐。

踏入门楼,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青石板路。横着铺砌的石板,一块一块很大,缝线清晰,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很厚重很稳重的感觉,如果不看两边装修很现代很奢华的店铺,真以为这样就直接进入历史了。

正当这种感觉不断变换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小的交叉路口。往里面一看,居然有两幢和周围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的老房子。

我心里一喜:这就是我今天要找的“精髓”了。

两座房子都是木板房,是两层木楼。下面一层是门面样式,所有的门全部用一块块二十厘米左右宽的木板充装的那种。一间间门面很小,两米宽左右。楼上一层很矮,只有半层高,没有木墙壁,只有敞开的栏杆,从外面可以看清里面的板瓦结构。

开放结构,是我参观了一些木房子之后的总体印象。

旧街巷,格局一般都很小,也不是方方正正的,但前辈们利用狭小空间排水采光的“技术”令人惊讶,让看惯了现代高楼大厦的我也会自叹弗如。

有一座木楼,外立面有六米多宽,踏入里面,却发现里面是另一个人的家。如此宽阔的屋顶,排水系统竟然都集中到了一米见方的地方。从上面往这个方向过来的斜坡,东西和南北都有,大小都有,让我觉得“莫名其妙”,“理不清思路”。看得出,最初的设计者水平之高,很令人钦佩。如此拥挤的房屋,采光也是十分巧妙的。位于叠层屋顶上的空隙高达半米,并且一层屋顶都被拉开。这类房屋的保暖性可能稍差,但光线充足,效果惊人。

赏心悦目的木结构建筑,简直就是进入了“艺术殿堂”。

这个时候就由不得我想怎么走了,抬眼一望,一座座旧房子不由自主地牵着我在走了。每一座老房子几乎都有一个铭牌,几乎都是当年红军驻扎过的旧址。有“红二军团第二十五团团部旧址”,有“红三军第十九团团部旧址”等等。我所看到的匾额有十多块,其中,“名气有点大”的铭牌是“红六军军部旧址”,属于湖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六军军部旧址”,基本保持原貌。那是一家药铺,顶楣上写着“王松和”三个字,两旁写的“又像是广告又像是对联”:膏丹丸散;参茸燕桂。其建筑形式很特别,是那个时期罕见的砖石结构。三间二层,框梁外露十分明显,成为一种装饰品,霸气侧露。一道双合古铜色木门,刀刻火烙斜格纹饰面,整体感特别强烈。

一九三零年二月,红六军攻克龙湾、熊口之后,军部设在熊口后街的王松和药店。政委周逸群坐镇指挥红军进攻潜江、岳口。三月至五月,周逸群又在熊口指挥全军攻占普济观、郝穴、龙湾等地,把江陵、潜江、沔阳、监利四县的乡村根据地大体上连成一片。七月,红二军和红六军整编为红二军团,贺龙一直把军部设在这里。

与小巷相通的另一头,又是一条古街,街道铺的全是青砖。一道道花纹更加细密更加规整,更加扣人心弦。也显出更为古老,与古街的气氛更为融洽。

看着这些景色,意犹未尽,总希望后面还能出现“让人惊喜”的地方。没想到,顺着后街转弯不过二十多米远,我所期待的“核心”就出现在眼前。

这是最初的红军街所在地,在前街,属于交通要道,文物古迹也没有后街多,便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只在街口两边各保留了一座旧式建筑,还能看到旧时面孔。不过,房子方位模样有些特别,两座房子均没有方方正正相对,呈现的是一个开口喇叭状。再看里面的房子也是如此,顺弯而建,显得随意闲散。

正在忘我拍照之际,我听到了一阵鼓声。鼓点不急不慢,不同于村民办事时所需要的那几种鼓音。好像有一种怀念,一种纪念,一种沉湎的氛围。

鼓声出处,是一家古玩店,里面摆布的物件,大多数都能显示红色基因。有红色字画,有根据地纪念章,还有我一时看不懂的石刻画像和城台砖头……“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尤其挂在墙上的一套组合,令我眼前一亮。

这套组合有三件珍宝:一支木头步枪,一把木头大刀,一顶桐油斗笠。显然,这就是“根据地时期”使用过的物品,历经大半个世纪风吹雨打,仍然保存完好。

我正在考虑能不能进店近距离拍摄时,鼓声停了,从隔壁里间走出一名青壮年男子来。“欢迎光临。”

这名男子名叫袁爱华,将近四十岁,喜欢“红色收藏”。我说明来意之后,袁爱华十分高兴,非常热情地跟我介绍起他的许多宝物来。还掏出钥匙,打开了几个柜子,如数家珍一样,讲起了每一件物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的故事。

靠近后门的地方,我看到了几块刻有红五星的石头。我问袁爱华,“这是什么?”

袁爱华说:“这是石硪。是贺龙当年驻扎熊口时,率领军民筑堤治水时用的。”

红军在东荆河上修建两百里大堤,治水减灾,声名远播,在田关河口留下了“红军闸”,至今仍能寻得踪迹。项目规模巨大,气势雄伟,在“根据地”老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些老年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江汉平原成为鱼米之乡,和当年红军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有很大关系。

珍贵的东西都收藏得很深,袁爱华见我的兴趣特别浓厚,便特意从里间拿出一件东西让我一开眼界。

这是一把货真价实的军号,就是电影里,军号一响,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的那种。

袁爱华说,这把军号还可以吹响,他收藏的很深,很多游客都想一睹尊容,他从来不舍得亮一亮。

看到军号,我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军号声。仿佛看到了红军街上,红军来来去去的身影。仿佛看到了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战场。仿佛看到了东荆河大堤上红旗招展石硪翻飞的情景……

告别红军街,我踏上归程,重新回到了山青水秀的地方,重新回到了车水马龙的城市。那种幸福的感觉比平常来得更清楚,更强烈,也更加有分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