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曾经慕名来过拖船埠,亲自体验过当年红军在此战斗和生活过的场景。由于年代久远,一些传说中的遗迹缺失,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强烈。更多的只是根据眼前保存的一些挂着铭牌的“红色教育基地”,加以想象,才能感受出拖船埠的光荣的革命历史形象。
拖船埠是一条古街,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洪湖苏区。曾经四面环水,芦苇丛生,水鸟与人共生。生活在拖船埠的人,有一些靠捕鱼为生,有一些靠经营商业为生。历史上属于沔阳、潜冮、监利三县交界之处,有“一街分三县管辖”的独特地理形态。
众多商贾客船来来往往,一时间,晃幡满街,繁华尽现。也成为了红军开展游击战争的根据地。
曾经的拖船埠,到处都是红军的身影。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曾在古街上留下足迹。比如,贺龙,钱瑛,周逸群等等。
沧海桑田,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变化,拖船埠已经变成了鱼米之乡。大片大片的湖泊改造成了良田,芦苇变换成稻菽。站在拖船埠的高处瞭望,可以看到“稻菽千重浪”的喜人景象。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的美丽景色。
好在无论怎样变化,拖船埠那条古街的地理位置不曾改变。无管拖船埠的居民增加多少,都只是朝两头发展,或者另起一个居住点,始终保持着核心区域的完整性,没有将旧房子拆掉。
尽管拖船埠的人有机会住现代楼房,但他们有很多人还是保持本色,就住在旧房子里,心里想着为后人好好保存“红色教育基地”。
最近两年,拖船埠人的“真情守护”,迎来了政府部门大规模的修缮保护。我上一次来时,古街到处都堆积着建筑材料。有现代的红砖水泥,也有拆下来准备再次利用的“三线砖”和“天坎地坎”、“格窗檐板”等旧木料。明显看得出来,现代材料是用来加固的,旧材料是用来“修旧如旧”的。
看到这么大的“场面”,我的心里充满了无限期待:修缮过后,我一定再来拖船埠看一看。
今天,就是来实现自己愿望的日子。
由于心情迫切,我没有从正大门进去,而是顺路一脚油门,将车开进了心心念念的古街中心,打算从内心上渴望最先见到的地方开始“浏览”。
拖船埠的地势很高,眼睛看上去有一个明显的坡度。小汽车开上去必须稍稍加一点油门。
古街已经成型,原来的水泥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青石路。就是一块块不怎么规则的大石头的那种,用细灰细石子塞得很紧密很结实,看上去也还平整。
道路两边的水沟是用青砖扣制的,一块一块,一楞一楞,“齿轮感”十足。每一户人家门口,用一块白麻石搭沟而过,很像我们随便捡的一块大小不一的砖头,垫在水里,掂脚而过的样子。
我正在想,这么小的水沟,下起大雨来能及时排出去吗?
这时,有一位大嫂出来倒水,提醒我离远一点,以免泼脏腿脚。
大嫂倒的水顺沟而走,流到“石头过桥”处便不见了。
这时我这才看清,“石头过桥”下面有一个“铁齿泄水孔”。我明白了,小水沟下面隐藏着一条现代排水管网,我不得不佩服施工人员的聪明才智。
古街不宽,三四米的样子,住户相对而立。从旧屋相隔的距离可以看出,旧时古街就是这个样子的。
像这样窄狭的街道,在如今的市面上基本看不到了。在我的眼里,拖船埠的这条古街就是“唯一”。
“唯一”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印象深刻。
拖船埠古街,不像现代街道那样笔直,也不像没有名气的小街小巷一样过于弯弯曲曲。
一眼望过去,古街有一种柔和的“大背弯”的架势。既充满了风情趣味,又兼顾了人流通畅。
古街两侧的建筑物上,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挂着招牌。有勤行、酒肆、茶楼、酒坊、书馆……有剃头铺、裁缝铺、铁匠铺……仿佛我所能想到的行业,个个都有。
我站在古街上遐想,大几十上百年前,这里的繁华应该不会亚于现代的一座小城镇。
在古街上,我看到了一幢秦砖汉瓦式的老房子,有三四个台面的宽度。两道朱红大门上,挂着明清时期常见的铜环和铜锁。门口一片场地十分开阔,显得特别大气。
据说,此处是一个富商修建的戏院子。后面是更大的场院和戏台,能容纳几百人上千人。
我只在电影电视里看到过旧时戏台,在拖船埠,我终于看到了“实景图”。
戏台并非完全恢复到过去的模样,而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成为现代“红色歌舞剧”的演出地点,是现代人接受“爱国教育”的好地方。
此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摆在门口的一副石碾盘,因为它改变了我的认知。
在我的印象里,石碾盘应该是一个大圆盘上面搁一个大碌碡。而拖船埠的石碾盘,外圈有一条沟槽,槽内放着一个像火车轮子大小的石碾子。碾制谷米时,不是压,而是轧。这种形状的石碾盘还是头一次看到。看到沟槽和扶杠的磨损程度,应该是那个时期的“真家伙”,可以喊作文物吧。
我试了一把,居然还能推动。石碾和沟槽之间摩擦,还能发出嗑嗑的响声,仿佛我“穿越”到了一个世纪以前。
来到拖船埠,谁也不能忽略一座祖师殿的存在。祖师殿始存于何朝何代,已无法考究。但它始终立于拖船埠,几经战火,几经修缮,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里虽然是僧人斋戒的地方,开明的僧人却主动接纳红军,成为红军的战地医院。
贺龙曾在这祖师殿里同僧人下过象棋,至今仍有塑像能够真实地还原这个场景。
走出祖师殿山门,迎面是一条树林夹道的小路通向河边。可以想见,这就是当年从湖里上岸下船的一条路,也就是红军来来去去的一条繁忙之路。
顺着一条刚修建的栈道,弯弯曲曲地踏上去,完全可以感受出当年的“山重水复”,以及舟来船往的灯火。
从栈道上出来,就到了新修建的“纪念碑广场”。
原来的纪念碑,修建在拖船埠村村部院落。地方有点小,碑身不大气,与拖船埠的“红色影响力”不相匹配,也不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展活动。
这一次修缮,拖船埠的人放开了眼界。一条宽路直接连上了一条县道,倾心仰慕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道气势宏伟的门楣。上面的“红五星”和“拖船埠”三个大字光彩夺目。
进入纪念广场,首先迎接人们的是巨大的红色的“五角星”。两边的记事墙,镌刻着当年红军在拖船埠轰轰烈烈开展革命运动的战斗场景。
整个纪念广场,松柏环院,具有十分强烈的凭吊先烈的氛围。
纪念广场的重点,就是耸立在正中央的纪念碑。碑身巍峨,如一把巨大的利剑刺向半空。碑体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纪念碑下,摆放有纪念先烈的花环与花束。这是刚才有人为烈士扫墓留下的。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里,习惯了用看照片,看视频,或者是看书,来了解一段历史,回忆一段过去。
而我们来到拖船埠,正是走进了一段革命历史,走进了一本爱国主义教科书。
我们在一页一页翻看红色记录,无比崇敬英雄志士,无限缅怀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