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冰水是个宝贝。
这次疫情反扑,恰恰是在炎炎夏日。不过,经历了这么长时间考验,人们的心态已经平和,已经有了对付的经验。正如一个人喝进一杯冰水之后,短时间内,炎炎夏日还奈何不了他。
老黎就喜欢喝冰水,把普通水烧开,凉上半天,中午再灌入饮料瓶里,放进冰箱。想喝时,喝上几口,心口滑爽一条路。
这天,老黎刚刚拿出冰水在喝,老婆的手机“嘀咯”一声响了。社区通知:新一轮常态化核酸检测开始了。
屋外的太阳正大,温度正高,正是晒死人的时刻。不过,人们战胜疫情的劲头也高,不会怕这毒辣的太阳。
“这一次,我去排队吧?”老婆说。
多次做检测,多次排队,人们想出了一种“简便方法”:一个人排队,一家人躲荫凉,免得一起直杠杠地晒。快要到位时,一家人再站出来,加入队列。有些人多的单位,也有这么操作的。
这种做法虽有插队之嫌,但符合“人们尽量少扎堆”的防疫守则。后面排队的人,多少也能理解,一般不会说你“不遵守规矩”。
老黎说:“还是我去吧。”
两口子相比较,老婆性子急躁些,属于强烈型。大太阳火爆爆的,也是强烈型。两强相撞,说不定就会撞出火气来,撞伤身体。
老黎呢,性子温和些,大太阳底下扛得住些。老婆说他是喝冰水喝多了的缘故,其实是在赞扬老黎稳沉。
老婆说:“出门记得带一支签字笔呢?”
每次做完检测,最后会有一道登记签字。人们发现社区提供的签字笔,千人拿,万人握,是个传染漏洞之后,就主动自己带笔了。像出门戴口罩一样,不需要人监督你,很自觉……这就是防疫经验,自动运用。
老黎说:“我带上了。”
出门时,老黎戴上口罩,戴上草帽,带上一瓶冰水……还特意带上了一个折叠小板凳。老黎的这一套“设备”很齐全,是专门为做核酸检测排队准备的。
社区检测点临时设在一个大市场里。位置很开阔,巷道多,可以容纳很多人排队。
老黎排到队尾的时候,前面的队列已经望不到头,更不用说看到检测点的帐篷了。
太阳很厉害,晒到人身上,能够穿透衣服像针扎。排队的人,因为要躲太阳,排得松松散散,但还是能大致看出S型形状。
太阳能躲,但热气不能躲。没过几分钟,人们就开始发汗,脸上发红。有精明的卖凉品的商家,开着三轮车,找到了这里。车上的喇叭喊着:清补凉,酸梅汤,绿豆水……生意特别好。
老黎还好,手里有冰水,经常朝脸上滚动,加上心静,暂时还没有渗出汗来。
老黎朝身后瞄了一眼,发现很快,队列尾巴就不知弯到哪里去了。
每次如此,都没有大惊小怪。只是队列朝前移动得缓慢,时不时会有人轻声埋怨几句,也很正常。
也许是太阳大,烤得人心里着急,总觉得今天的队列前进得过于缓慢。队列里埋怨的情绪也像热气一样弥漫开来。有人耐不住,跑到前面去看,到底怎么回事。
那人回来说:“怪不得那么慢的,是有人插队,大批量的人插队。”
队列里开始议论纷纷,“这怎么行呢?人人都有事,都希望快一点。人家都在受热,你凭什么就不能受热呢。”
老黎知道,这些人其实并非插队,而是派出了代表在排队。像老黎和老婆计划的那样。
从表面上看,这么做有失公平。老黎能理解,自然不会跟着人们急躁。
此时,老黎不再坐小板凳了,悄悄地站了起来,只是用脚轻轻往前扒动小板凳。他想给人留下一种在替人站队的印象。
慢慢挪,慢慢捱……老黎攒出极大的耐心与毅力,与炎热抗衡,一直占着上风。
终于捱过一个拐角,能够看到检测点的帐篷了,能够看到拉起的警戒线了,能够看到戴红袖箍的防疫员在维护现场秩序了……这个时候,正到了通知老婆前来的节点。
老黎拨通老婆电话,“你可以过来了。”
老婆很快过来,加入到了老黎的前面。
此时,后面有人喊:“不许插队。”
老婆愣了一下,脸上有些发红。
老黎说:“我们排了队的,用小板凳排的队。”
有时候排队使用物件代替,在民间也有。后面的人才安静下来,不再说话了。
检测点在一条蔽阳的巷道里,有巷道风吹过来,消减了一部分热气。老黎感觉舒服多了。
检测点的帐篷并不是简单的四脚落地的折叠帐篷,而是像搭戏台用的那种镂空粗梁,很是结实。
“白衣使者”用的工作台比较轻便实用,适合快速搬运。
每一个工作台旁边都有一台工业大电扇,正呼呼呼地“起着老北风”。最大程度地保护着,穿着防护衣服的“白衣使者”不被热晕。
老黎看得出来,检测点的设备实行了搭建效率很高的模块化,更让人省心了……这是准备长期作战、“不战胜疫情誓不罢休”的表现。
在安静的等待中,老黎发现,今天的大电扇与以前的有所不同。它的脚下有一个大水箱,有两根水管接到了电扇防护罩中心,喷有水雾。吹出来的风,是带有空调风一样的冰凉之风。
老黎一边往前走,一边盯着大电扇看。他在“研究”凉风是怎么来的,因为水风带不来这种效果。
这时,有人开来冷藏车,从车上提下来几个编织袋。靠近电扇,将袋子里的东西倒进了水箱里。老黎看清了,那是两块工业大冰砖。
哦……老黎明白了,给他们带来凉风的,是冰水。
炎炎夏日,冰水是个宝贝。
冰凉之风,带走了夏日里的一股股热气,带走了人们一股股焦躁,还了人世间一片清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