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绎之前,楚国是没有封号的。楚国之所以有楚国,就像一个大家族似的。聚集在丹水附近的丹阳龙城,占据一方平原之地,富甲方圆百里。为了保护好这脉楚人的起源,大家长鬻熊在商纣王的手下做官。眼看商纣王江山不保,鬻熊便投靠了当年的大哥西伯姬昌。西伯姬昌果然上位建立西周,鬻熊凭借机敏果断,慧眼识君,成了西周有功之臣,楚国才在光环的羽翼之下,慢慢发展起来。
鬻熊是熊绎的曾祖父。楚国经历了几代人的砺治,终于能有饭吃有衣穿了。虽然都是一些简陋的东西,但有总比没有强。
一代楚王,我们想象的可能是金碧辉煌的宫殿,龙袍加身,顶翅横翘。这种情景,是后来的楚王们才有的。熊绎就是一个一大家人要吃要喝的主人,就是带领大家干活的包工头儿。
人丁兴旺是好事,但人丁也得有地方生存才能兴旺啊。
唯一的办法是,走出龙城,向荒山野地要粮食,要住的地方。熊绎顺着丹水,一路向南,捜搜寻寻,终于探测到了一块心仪的地方:大荆山。现在所说的荆楚大地,就是这么来的。
只能说,大荆山之初,只是符合熊绎的一点点设想。有一条河通到这里,将来信息和交通不会闭塞。山顶上有一处大泉眼,日夜不停地喷涌泉水,是种植水稻的有力保证。
巍巍大荆山,可以让熊绎展开想象,也就是画好一张蓝图。他将半山腰以上的森林保存下来,他认为森林是活水之源,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半山之下,朝东朝南的地方,才能开垦出一块一块梯田。
开山运土,不仅可以肩挑手提,有时候用木头和藤萝一起编织的架子车,运输效果更佳。后来发展到架子车随处可见,路上所见到处都是这种车,这就是所谓的“筚路”。“蓝缕”是指普通人穿的衣服。这种衣服也不需要裁缝制作,就用两块布前后一搭,系上布带扣子就行了。这种衣服,既透汗又不碍手脚,是楚人劳动者的杰作。
熊绎就经常穿这种衣服出现在众人当中,如果龙城来人,有事找他,还得找人问半天。
西周周成王下了帖子,要疆域诸侯国君主务必在桃花盛开的三月初三,赶到丹歧,参加大会盟。此去来回要几个月,熊绎捱到了最后时间,不得不动身了。他实在舍不得离开这座大荆山,奋斗了这么多年,马上就要岀成效了。
山上,一片一片梯田,环山而绕。梯田里注满了水,像一块一块不规则的镜子放在那里,太阳出来一照,金光亮眼。在熊绎的心目中,这里的田野,已经长满了金黄色的稻谷。有多少人在田地里奔跑忙碌,有多少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啊!
前不久,周成王给了楚国一个官方封号:子爵。这是父亲祖父努力了一辈子都没有得到的,特别是曾祖父,在西伯姬昌身边鞍前马后,为的就是今天的这点地位。
这个封号,虽然没有实际好处。但终究在诸侯列国中,有了一个名字,有了一个官位,有了一席之地。
熊绎出发前,还带上一批桃木弓、枣木箭。这是每年都要上送西周的贡品,只不过是由专门的贡臣前往。这一次由君主亲自上呈,规格提高了,可以进一步表达对西周的敬奉。
临行之前,熊绎心里有一个大结,像石头一样搁着。这件事虽说是父亲与西周之间的恩恩怨怨,但是与周成王密切相关。
周成王父亲驾崩时,周成王还很小,由叔父周公旦摄政扶持,七年之后还政于他。此期间,有煽阴风点鬼火者大肆造谣,说周公旦本不想还政于周成王,想篡夺皇位。周成王皇堂之上,大发雷霆。周公旦只好连夜出逃,逃到了楚国。
周公旦的到来,等于给楚国点了一盆火。东南西北中,那么多诸侯国,为什么偏偏选择隔河渡水的楚国呢?
如果诸侯国与西周的关系好,便会将其押送回国。反之亦然,只有关系有隙之国,才敢收留周公旦。虽然后来,周成王良心发现,招回了周公旦,但这个“梁子”却给楚国背上了。
周成王是个什么人,熊绎心里很清楚。周成王不是一个有气量的人,一定会制造机会找回面子和损失。作为一个天子,想羞辱诸侯国君主,想找茬,是分分钟的事情。
熊绎心中忐忑,是不知道那个环节什么时候出现。需要时时小心,刻刻防备。
按道理说,诸侯国一起参加会盟,会一人有个座位,一人有个牌牌的。周成王吩咐熊绎,“你跟我把每个座位上的牌牌放好。”
大哥吩咐小弟干活,理所应当。关键是,熊绎发放完牌牌,却不见自己的名号。是工作疏忽吗?不像。和他一样待遇的,还有东夷君主,南越君主等很多。
熊绎只能尴尬地笑了笑,站在大殿靠门的位置,准备以“侍童”的形象,参加诸侯大会。
这还不行,周成王又叫唤熊绎将滤酒用的香草树,一个一个立在会场的座席上。
熊绎闷着头,一声不吭、规规矩距给各位诸君侍弄好了香草树。
此事毕,彼事还没有完结。周成王朝熊绎喊:“大殿里没你的事了,你可以退出去了,守火炉去吧。”
大殿门口,有两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炉。事关西周朝廷大运,马虎不得,需要有人不停地往里加木柴。
东夷君主已经守着一个火炉了,这边的一个是专门留给熊绎的。
大殿内,笑语喧哗,歌舞升平。东夷君主显然受不住这等羞辱,站在那里,全程黑着脸。“都是诸侯国,何以这么大的区别,岂有此理!”
熊绎一直担心如何受“罚”,现在靴子落了地,他反倒很开心。他把这没当回事,当成是一种场面上的东西,也就无所谓了。
周成王不尊重熊绎,熊绎也就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了。送桃木枣箭,熊绎可以亲自送,也可以不亲自送。熊绎吩咐手下将其送进贡品房,入库上账了事。
几个月之后,熊绎回到了丹阳龙城。处理完国事,他便快马加鞭,赶往他心心念念的大荆山。这里是他的样板工程,如果实施得当,效果显著,他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粘贴,楚国就迎来了大发展机遇,就有了建国之本。
熊绎回国,并没有向旁人讲述他在西周所受的夹板子气,而是向人们讲述着西周的繁华贾市与歌舞升平。给人描绘出了一幅幅美好生活的远景图,让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熊绎再来大荆山,季节已经到了九月。
大荆山的梯田,重新换了一副面容。从上到下,一坎一坎,像给大荆山镶嵌了一身黄金甲片。原有的工人们住的地方,自然形成了一条街道村落,随着溪流盘山而居。
看到人们如此安居乐业,他在周成王面前所受的气,又算得了什么呢?
后来,有人总结熊绎时期楚人的精神风貌时,选择了比较有特色的“筚路”和“蓝缕”留存下来。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沉淀,最终嬗变为成语。全句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本文含有虚构成分,请勿对照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