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官恩和宋红莲的头像

杜官恩和宋红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23
分享

童年是家家放牧的一群羊

小时候走家家(读“嘎”),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美好的记忆。我的家家住在一个小山村,前面有一个大山冲,后面有一座大山,冲下面的远处,有一片看得见白水光的很大的火山湖。家家住在半山腰,给我的印象是冬天里比别的地方暖和,夏天里又比别的地方凉快。冬天,北风呼呼地吹,只是吹得山上枝摇树动,看上去挺吓人,但冷风都是从头顶上飘过的;夏天,南风从火山湖那里吹过来,携带着湖水的凉气,顺着山冲直杠杠地袭来,像善良的老天爷给我们制造的空调电扇,吹得凉爽至极。

家家生的子女较多,除了二舅守在老屋台,和家家一起生活,其他子女有一半嫁在附近和周边几十里的范围,有一半进到了城里。每个子女开枝散叶,有三到五个孩子。逢年过节全部集中到家家的家里,热之闹之。隔壁左右的人说,家家的家里年年们都像在办大喜事。

每年暑假,不管远近,我们都会集中到家家的家里避暑,也是想集中到家家的家里好玩。由于人数太多,家家的家里没有那么多床,没有那么多被子,家家就安排二舅到堂屋里开地铺。

家家一声吆喝,“伢子们,都来帮忙搬稻草。”

我们一窝蜂地跑过去,到稻草垛上拉稻草。由于没有经验,经常拉垮草垛置头,需要二舅重新码好。

地铺两边靠墙,两边用碗口粗的树杆挡着,防止稻草漏一满屋。稻草铺得又多又软和,每一次铺完地铺,我们都会高兴地在上面蹦啊跳啊,笑声快将屋顶掀翻。

地铺是统铺,不拘于一个孩子一床被子,六床被子可以睡下十多个孩子。

孩子太多,家家经常弄混哪个叫什么,每天晚上“点名点不像样”。后来干脆就照着黑脑壳点数,一二三四五六七……数量够了,家家才能安心安意地去睡觉。

那个时候还是集体时期,口粮有限。我们虽然有所准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带一点吃的到家家的家里。但架不住时间长,两个月的假期。我们的饭量又大,个个像半糙子猪伢,常常吃得“吊起”半个月。

实际上家家也有所准备,除了平时省吃俭用,她还以她的能力,偷偷在山上找荒位置种了许多南瓜。过冬贮藏在地窖里,等到第二年热天,可以半米半南瓜的熬一熬。

这仍然不够,家家就带领我们“自力更生”。家家说,当年闹大饥荒的时候,家家像赶羊子一样,赶着一群大小孩子,走进一片深山老林,找到了一个满是红李子树的山坳,每年都会长满一树树红李子,让这群羊子好好的活了下来。

家家说,现在比过去好多了,只要肯动手,还愁没得吃的喝的吗?

家家组织我们去干野鱼坑。那个时候,野鱼坑很多,野鱼很多,我们一干一大提篮。除了吃新鲜的,还有多余的,可以让舅妈剖开晒成干鱼。

我们用一部分人拿铁锹呼桶子鱼网子,用一部分人连椅子一起抬着家家出门。如果不这样,为安全着想,家家是不会允许我们离开她的视线的。男伢子喜欢偷偷的到堰坑里游泳,家家一声喊起,他们就扎在水里不动。家家拿一根竹蒿子拨开堰坑边的树枝和杂草,用家家的话说,一拨一个黑脑壳,一拨一条大黑鱼,然后将“黑鱼”们扑扑地赶得“四处逃蹿”。

每天傍晚,一群儿子伢,糊得鼻子嘴巴都分不清。但我们歌声连天,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忧愁。

童年是家家放牧的一群羊,童年是漫山遍野的快乐,也是无忧无虑成长的乐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