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官恩和宋红莲的头像

杜官恩和宋红莲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9/28
分享

在山涧里

老简从商,我是从文,我们是一个村里出来的。老简做泥瓦匠,做包工头,做地产商,最后成了一名富翁。而我呢,中专毕业,先是当老师,后是进镇政府,再进报社,最后当上了作家;与人广泛交往,争取当着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老简比我大十多岁,年龄成为隔核。仅仅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村的,我们见面会主动打招呼。我会问一声,“老简,最近在哪里做工程啊?”老简会问我一声,“最近升职了没有?”我们会为对方“取得的成绩”而送上几句祝福,仅此而已。

我听到的关于老简的故事很多,有时是听别人讲的,有时是听他自己讲的。别人讲他时,多是带点负面色彩的,多是取笑他的。我问他是不是有那些事,老简说,要想出来混,免不了会被人拿出来当梗儿说笑的,这我能理解。倒是他讲的一些事情,都充满了正能量和戏剧性,并且有一些还具备传奇韵味。比如,老简最近跟我讲的一件事,就令我精神为之一振,第一次要求他,正正经经、完完整整、原原本本讲给我听。

老简说,以前为了生存,没日没夜拚命地干。不管什么工程,不管大小,不管有没有困难,都接到手里干。有时候赚钱有时候赔钱,还好,大部分都是赚钱的。发展到后来,开始独立开发小产权房。政府调整政策限制开发小产权房后,他则开始起楼盘。盘弄几番之后,他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成了名符其实的富翁。收获财富的同时,他也“收获”到了一身病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尽管他有钱上医院医治,一年上头住院都有这个经济能力承担。自从他的一个朋友,一个大酒店集团公司董事长得白肺命突然离世之后,他就改变了态度。他决定将公司交给儿子来经营,自己去找一个深山老林去养病,去“吸氧”,去“黄金难买老来瘦”。

儿子突然接手,有些惊慌失措。儿子央求老简,“您能不能还带我两年您再去养老?”

老简有些生气,“都三四十岁的人了,还站不起来?还带你两年,你老爸就要拱土了。”这回,老简坚定不移地告别了儿子,告别了公司,告别了城市,去寻找一片安静之地。

我以为老简会回到老家,修缮一下老屋,再为老家捐建一个什么项目,老家的人自然会热烈欢迎他的,许多从农村出去的富翁都是这么干的。之前,老简财力还有限时,都经常掏钱请戏班子到老家搭台唱戏。稍稍具备一点能力之后,就大手笔为老家修建了一条混凝土乡村公路,结束了土路的历史。所以老简在老家的口碑和人缘都相当不错,回老家是个极受欢迎的人。

可是,老简却选择了朝山区而去。我们这个地方是平原,山区在西边很远。老简选择地方,没有目标性,没有什么讲究。老简说,他一直往西边走,哪里看到山就往哪里走。开小汽车没路了就下来走,走得没路了就“披荆斩棘”地走;走得实在是无路可走,实在是气喘吁吁浑身无力了,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才决定不走了。他打算开一条路进来,就在这里建一幢别墅,实现他的心愿。

他当时是顺着一条小山涧走的,小汽车停在山涧口上。山涧口有一条弯弯扭扭的石头公路能通向外面。小山涧像是一个神仙用斧头砍开的一条缝。山涧右边,有一条可以走一个人的石头路,在山林中顺着山势高低起伏时隐时现。老简没有选择这条路,他认为石头路的尽头一定有人家居住。他不想打扰别人,他寻找的就是一个没人的地方。所以,老简就从左边开始进入,越走越困难。

老简落屁股的地方,山涧稍微撑开了一点,深了一点。涧底有了一块块梯田似的平坦地方,涧底有水细细流淌。有人在涧底种上了稻谷,秧苗青悠悠的,长势喜人。

山涧对面,有一户人家,场地不宽,瓦屋不大。掩映在山林之中,绿雾缭绕。

老简一看就喜欢上了这里。

以老简的能力,很快就修好一条水泥路通向这里,很快就在这里修建起一幢“高大上”的别墅。

这里没有自来水,屋后有一股细泉就是他们的自来水。这里没有电,屋顶光伏就是他们的电。老简在楼顶修了一个巨大的阳光房和露天平台。他除了吃饭睡觉下楼,基本上都在楼顶上活动。

老简请的有保姆,是个四十多岁且能干的女人。老简跟保姆配的有车,她每天都会开车出去,到附近的镇上去买菜,每天买的菜量都不大。老简养生,每天想吃新鲜的,每天的汽油花费要高出菜金许多倍。

老简有老婆,老婆却不愿意跟随他来到这个深山老林里。老婆说,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进了城,她还没有在城里呆够,就留在了儿子家里。老简也理解,也不强求。老婆和儿子隔一段时间来看老简一次,老简特别满足。

老简在楼顶,躺在摇椅上,耍呆发愣。他经常盯着门口的山涧看,经常盯着对面那户人家看。时间长了,他发现对面住的是一对老年夫妻,年纪比他大,是老哥老姐。看过去,这对夫妻长着一身山里人特有的“铁骨膘”。走进走出,走上走下,劲攒攒的,比老简的身体好上不知多少倍。

老简也看这对老夫妻下田干活,他们的田就在山涧里。在老简看来,涧壁陡峭,下去一个人都特别不容易。可是老哥却能牵着牛走下涧壁,到田里耕田打耙。

老哥牵着牛绳,走在前面,以身示范,口里不停的喊着,“脚的,脚的,看住脚的……”实际上老牛体长个大,根本就看不到脚的,只是凭感觉慢慢下探。

此时,老简的心也会跟着往上悬,心脏会呯呯发跳,他在跟老哥和老牛担心。一旦老哥和老牛下到了涧底,老简的心才会释然,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顿觉轻松。

老简也看老夫妻喂的几只鸭子,天天在涧壁上下。因为有翅膀帮忙,鸭子上下的速度就快多了。鸭子下到涧底,快速钻进秧田,匿踪潜影,只听得欢快的嘎嘎叫声。老简看得轻松自如,悠闲自得。

老简也看对面屋顶,飘起炊烟。炊烟袅袅升腾,与山林间的雾气糅合,一起往屋背后的大山之巅飘去。

渐渐的,老简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山涧对面上,都集中去观察这对老夫妻的生活了。在老简看来,这对老夫妻像神仙眷侣,就生活在梦一样的仙境里面。而他,仅仅是隔了这道不大的山涧,就始终体会不到这种飘然如仙的感觉。

老简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将车停在山涧口。然后下车,提着很多东西,顺着右边的石头路,一步一步攀登,来到老夫妻这儿。老简想,年轻男人肯定是老夫妻的儿子,是回来探望老夫妻的,和老简的老婆和儿子来看望他是一样的道理。不过,老婆和儿子都是坐着车直进直出,而对面的年轻男人需要坚持走很远的山路。老简很佩服这个年轻男人的毅力和韧劲。

逐渐,老简不在楼上呆了,下到了屋门口。老夫妻下田干活的时候,两边开始聊天了。老简了解到了老夫妻的一些家庭情况。

老夫妻有两个儿子,都读书读出去了,都在外面参加了工作。经常回来的一个是大儿子,在一所中学当校长。小儿子在外面当干部,有点远,不是经常回来,只是逢年过节才能回来。

老简问:“你们的儿子这么成功,怎么不搬出去和他们一起住呢?进进出出这么为难?”

老夫妻说:“不为难,从小到大他们跑习惯了。再说,我们两个老了,也不想出去了。”

老简说:“这条山涧也不宽,我跟你们搭个桥怎么样?免得走那条山路。”

搭一座小吊索桥,对老简来说易如反掌。这样,山涧两边就成了邻居,老简就可以经常到老夫妻那里串门了。

老夫妻笑了笑,说:“谢谢,不用了。我们两个快百年归山了,搭桥是浪费”

九月里,稻谷成熟了,山涧里又多一种吸引老简目光的颜色。一片金黄,煞是好看;一地黄金,让老简感慨人间财富遍地皆是。老简喃喃自语,“要是不割谷,就让它铺在山涧里多好看啊!”

老哥笑道:“不割谷,我们吃什么?”

老简也笑,“割肯定是要割的,是我在胡思乱想。”

老夫妻割谷是用镰刀割的。田里有水,割上几把,放在塑料盆里。再朝一个方桶附近拖拽,擒握一把稻秸,使劲朝方桶上砸。砸个四五次,稻谷就可以下干净,扔掉稻草。

老简吃惊道:“现在还用这么古老的方法收割稻谷?不是到处都有收割机吗?”

老哥说:“收割机进不来。”

老简说:“在涧口推一个斜坡就可以下来了。”

老哥说:“这要多大的工程?再说就这几块田犯不着。用人工收割是一样的。”

老夫妻一天收割不了多少。

老简问:“这要收割多少天?”

老哥说:“我的大儿子会回来帮忙的。”

果然第二天,老夫妻的大儿子回来帮忙了。看样子,大儿子没干过多少农活,穿得笼袖裹袖,动作笨脚笨手,真像个教书先生。依老简看,还不如他手脚灵活。

老简说:“我来帮你一把吧?”

老哥看老简肥胖的身躯,问:“你的身体行吗?你下不下得来还是个问题呢?”

“我有方法下来。”

老简干工地出身,习惯用安全绳。他将安全绳系在涧边的一棵树上,把自己放到了山涧里。

山涧里的田地是软泥,老简穿着套鞋,深深陷入泥里,每走一步都十分为难,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老简的“三高”症状减轻了,不然他不可能这么热的天气下到山涧里,帮老哥收割稻谷。

老简很累,但累得开心。

恰在这时,老简的儿子也来看望老简了,有些惊喜。“老爸,您可以下田割谷了?”

“是啊?”

“老爸,你上来,我问你个事儿。”

老简明白儿子肯定是工地上的事为到了难。他说:“你先不要问我什么事,你先下来帮老伯伯收完稻谷再说。”

“我没有穿套鞋呢?”儿子没想到老简会要求他下到山涧里去帮忙割谷,犹豫了片刻。

老简说:“穿什么套鞋,直接下来,田里又不咬脚?”

老简的儿子虽然出生在农村,论种田,比他还不如。老简觉得有必要让儿子在山涧里体验一把,多一种经历,多一种感受,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