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因为古桥而得名。
村口大桥旁,村里的老年人没事就聚集在修车师傅老陈的修车铺,几把高低不一,破旧不堪的椅子,是老人们贪恋的最爱。
村里的老人们,每天聚在这里,谈古论今,天南海北,畅所欲言,无话不谈。但说得最多的还是村里的老事,村里的那些陈芝麻烂豆子的事,自己家的孩子们不愿意听,只有他们这些老伙计们,常年聚集在这古桥旁,草棚下,口口相传着村里的老事。
每年,一帮老人们中间,就会有一两个去世,每年也会有胳膊腿不灵便,不能再打工赚钱的上了岁数的村民加入进来,老一茬老人会把村里的老事,再讲给新一茬老人们听。
古桥村的村史老事,就这样传承着、继续着,一年又一年……
古桥村自古以来以种植水稻而闻名于世。
村子位于百泉河畔,卫水环绕,稻花飘香,竹林绕宅,荷塘蛙鸣,芦苇荡漾,翠鸟凌波,鱼虾满河,沟壑纵横,流水潺潺,胜似江南,如同世外桃源。千百年来,村民岁岁相生,耕读传家。
这天,老人们在村口正谈得欢,一位作家来修车,听老人们闲聊村里的事,感觉出入很大,于是说了话。
作家说,古桥村最开始叫稻田务。
一老者说,竟是瞎扯,我土生土长在古桥村近80年了,知道以前叫稻田所,啥时候叫稻田务啊!
作家愕然,为村民一辈子都不明白本村村名的来龙去脉深感遗憾,于是,作家有理有据,搬出史料。
务,工作、运作之意思,古有船务、税务、盐务之称,多为官方承办,有官员任职管理。“稻田务”实指是古代管理官方稻田的机构,始创于五代之初。后周广顺年间废除部分稻田务,宋徽宗初年,宦官杨戬设“稻田务”,置务掌之,号“稻田务”。“稻田务”就是一个古代官署的名称,也就是管理水稻种植、贸易、税收的地方。
古桥村是小县城历史长河中,唯一一个长期以稻田命名的村庄。史料记载:金正隆元年(1156年)稻田务建清宁寺。也就是说古桥村最少从金朝年间就叫稻田务的称呼了。
村民老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但仍然质疑,为啥又有稻田所之说呢?
作家继续阐释……
明万历八年(1580年)记载:“利涉桥,俗呼古家桥,在便民桥南三里,稻田所东,邑民古京建。”作家说,从明万历年间以前,稻田务改称稻田所。
“所”者,明代是驻扎军队以防边患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之所以要派驻军,把“稻田务”变成“稻田所”,实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桥村盛产稻米是兵家必争之地。“稻田务”演变为“稻田所”,是由明代而来的。
村民们颔首幡然,不住点头。
又有村民自信满满地说,俺村后来又改称现在的古桥村,就是因为村口的这座桥。
作家微笑说,错,你又说错了!
村民又不屑地说,俺村大人小孩都这么说,县志上说,明万历八年(1580年):“利涉桥,俗呼古家桥,在便民桥南三里,稻田所东,邑民古京建。”你却不以为然,你说咋回事?
作家说,明万历八年,古京建古家桥不假,但是并非目前村口之桥。
村民们无语,洗耳恭听。
据县志记载:“利涉旧桥,俗称古家桥,在便民桥南三里,稻田所东,邑民古京所建。”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县志记载:“利涉新桥,在便民桥南三里,乾隆年间指挥姚榯创建。”
村里在明万历八年,古京修建了第一座利涉桥,因古京所建,称为古家桥,此桥原在东南百泉河上,如今已经拆除不见了。清道光年间又由姚榯所建一座利涉新桥,就是现在村口的大桥。
村民们再次恍然大悟。
古桥村远古竟然叫稻田务,村口的古桥竟然不是古老的古家桥,稻田所竟然是古代管理水稻的官方场所……这些新鲜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从作家口中旁征博引,据经引典而出,让村里的老年人也从来闻所未闻,因为他们的上一茬老人,没有人口口相传给他们。
作家修车后离去。
几年后,作家出了一本书,专门写古桥村里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故事,脉络清晰,故事耐看,人人爱看,老少妇幼爱不释手,争相阅读。
古桥村的大人小孩,都详细了解了村里的历史故事,村里还建了村史馆。
百余年后,作家写书的故事也被后人写进了村志里。
——原载2021年第《东京·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