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人
说起我国的楹联(俗称对联),这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决定于我国的方块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全部能够对齐,而且看上去也规整好看;同时也决定于我国的美学欣赏习惯。你拿外国文字来写写看,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记得一个美国的汉学家在翻译介绍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后,给他寄来一本样书。汪先生特意翻到《受戒》一文,认真看了看关于大肚弥勒佛的那副名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和荸荠庵大殿东侧六角门上的一副楹联:“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汪先生说:“我看不懂他写的意思对不对,但看他写出来的东西也还对得挺齐,也就觉得怪难为他了。”可见楹联也只有在我们中国,用我们的方块字才能显出它的独特来,而在国外,恐怕就勉为其难了。
楹联在我国的历史,我以为少说也有千年以上了。再往前,因为鄙人手头一无资料可查,二又学识浅薄,所以就不敢妄加猜测了。但千年以上倒是可以肯定的。这是因为我们有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咏《元日》的七绝可以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末一句的“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楹联。我想这该不会为假吧?
说起楹联,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前边提到的那副妇孺皆知的名联。至于楹联的种类,那可就太多了。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楹联中,有喜庆的,有哲理的,有经商的,有祈愿的,还有劝喻的、警世的,总之五花八门,涉及的门类实在太多了。比如理发店,他可以写一副这样的楹联:“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再比如开酒馆的,他就可以张贴一副这样的楹联:“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或者:“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或者:“天不管地不管酒馆 喜也罢愁也罢喝吧”。还有所有经商的商人都爱在自己的门店上写上这么一副期盼发财的楹联也是人们常见的:“财源茂盛达三江 生意兴隆通四海”。此外,尚有一副楹联也写得闻所未闻:“门前生意恰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一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像这样的楹联,都充满了智慧与趣味。你随便拿出哪一副都令我们叹为观止,更不由得让我们深为折服。
这是所谓世俗一点的。我们不妨再看看几副高雅的。“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何虑何思居心当如止水 毋荒毋忌求学譬诸为山”,“天下事犹无定法,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而知非法法也”,都是千古名联,既含有哲理,又警醒世人。其中前两副我一直想找一位我喜欢的书法家给我写下来,贴在我家的墙壁上,当做我的座右铭,时时给我警醒,处处为我指路。然而我至今似乎并没有做到这些。
楹联在过去,那可是一直很受人们推崇的。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达官贵人,抑或是皇帝老子,平民百姓,都一直把楹联当做他们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有许多比对楹联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着。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春节前,还专门下诏京城的百姓都要张贴对联,以显示国泰民安、举国欢庆的氛围。清朝乾隆皇帝时,听说江南有一位神童极为了得,不论多么难对的楹联,他都能出口成章。于是,他就下诏令其进京,想和这位神童比试一番。神童进京后,晋见乾隆。在跨入大殿门槛时,乾隆见神童煞是费劲,就说:“书生腿短”。神童应声而答:“天子门高”。乾隆听了,暗自吃惊,就又说:“螃蟹一身甲胄”。神童随口就答:“蜘蛛满腹经纶”。结果,神童大受乾隆赏识。
楹联发展到现在,已经退化得微乎其微了。似乎再也没有过去那么辉煌了。比如年年过春节时,几乎所有的报纸都要刊载一些写家撰写的对联,但都不过平平而已。倒是80年代中期,我在燕子山矿筹备处时,曾在新高山一家很不起眼的小饭馆的门柱上看到一副,短短十个字,却写出了水平,写出了品位,而且极富创意。这十个字是:“香招云外客 味引洞中仙”。别小瞧这十个字,看似随意,却字字千金。其意莫深焉。不仅如此,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修辞学中的高招。我们想想看,“云外客,洞中仙”这不是隐喻神仙吗?把顾客当做神仙,这岂不是比把顾客当做上帝更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吗?也更符合百姓的口味。再看看前面四个字,“香招”和“味引”,我们不妨把它们拆开了,再重新组合成“香味”和“招引”,连起来这不是“香味招引神仙”的含义吗?不仅把顾客当做了神仙,还暗示我们这家小饭店的饭菜质量实在是天下第一。这比那些公开喊叫自己饭店饭菜好的店家不是高明出许多吗?且平仄对仗极为工整,实在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好楹联。还有不知哪一位高人为一对再婚夫妇结婚时写的一副楹联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一对新夫妻 两套旧家具”。你看,这副楹联不仅对仗考究,还充满了诙谐与幽默,而且恰入其境,又不离题,可谓妙矣!鉴于此,我真希望我们那些爱好撰写楹联的写家们,好好动动脑筋,在春节的时候能够给大家献上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楹联来。比如有一年,我曾写过一副自拟联。虽然有失大雅,不妨给大家写出来,以供一哂:
一支秃笔写春秋 两个老鬼续战国
嘿嘿,见笑了,见笑了。我这不过是抛砖引玉、抛砖引玉而已,还望诸君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