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人
很多年不看电视连续剧,原因是太糟,看了让人生一肚子气,尤其是那些反映抗战的神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眼正在上演的抗日神剧,看到一卡车鬼子坐着汽车没命地逃跑,其中一个鬼子伸头往车外看了看,说:怎么又是他,镜头一转,一个八路在汽车后边紧追不舍,还一边追,一边用机枪扫射,我当时就想:鬼子这么怂,早把他们赶出去了,还用整整八年?哦,对了,按照最新的说法,应该不止八年),更是让人气破肚子,所以索性还不如不看。最近一年,因为老母生病,我们姊妹轮流伺候母亲,就陪着母亲断断续续看了几部长篇电视连续剧。比如《美丽的谎言》《养女》《情满四合院》等,基本还算可以,但依然有些细节处理不得不说。
罔顾事实,胡编乱造。比如《情满四合院》开始部分,讲到文革前的人民生活,是很差,但并不像剧中所说的那样,过大年呀,秦淮茹一家居然紧张得只能买8毛钱的猪肉给孩子们吃顿包饺子。这也说得太寒碜了吧?我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当时我父亲6级工,每月工资70多元,除了负责我们一家六口人、四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的正常生活,还每月给我奶奶10元钱生活费,也从没见过年只买8毛钱的猪肉!说秦淮茹一家过年只有8毛买肉的钱,这几乎是没有的事。我们都知道,所有厂矿的工会组织,每年在过春节和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给困难家庭发放一点儿困难补助的。秦淮茹单位那么大,怎么会不发呢?那时,困难补助还真的全部发给了困难家庭,不像现在,开着宝马领低保。再说了,那个年代,就是农村的生产大队,在过这两个传统节日的时候,都会杀猪宰羊给社员们按家庭分配几斤猪羊肉呢,何况工厂的工人?而秦淮茹一家,作为工厂里的困难家庭,怎么能像剧中所说的那样困难到如此地步?显然是编剧和导演在故意抹黑那个年代。孩子们上学的学杂费3块钱,因为家庭人均生活费标准5块钱的学生太多,竟然不能免缴?这纯粹就是瞎掰。殊不知,我们国内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一个省和一个省的地区差别是很大的。地区差的区别就是工资待遇不一样,生活标准也不一样。我们大同地区,当年的人均生活费标准是8元。作为高于我们大同地区差的北京,其人均生活费标准怎么也应该比我们大同高吧?怎么竟比我们大同地区还低?只有5块钱!这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还有一个镜头,就是秦淮茹领工资。当她领到27块钱时,旁边的工友们都感到非常吃惊!似乎这27块钱工资让他们羡慕不已。这也是纯粹瞎掰。那时,工厂的工人是领导阶级,他们的工资比学校的老师和坐机关的干部们都高。哪里有低到27块钱的地步?你想抹黑那个年代,也不能这样抹呀?你总得尊重事实呀!就因为这些不足一提的细节上的荒谬,使这部本来很不错的电视剧打了折扣,让人觉得它纯粹是在胡编。
整个剧情建立在一个荒谬的几乎站不住脚的基础之上。比如有一部都市爱情片——什么片名?我忘记了。说的是女1号因为她父亲曾经深深伤害过她和她弱小的弟弟,且父亲的身上带有斑斑不光彩的劣迹,就没有如实地把自己父亲还活在世上这个事实在她结婚的时候说出来,而是把真像隐瞒下来,说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了,结果就编织了一连串的故事,不仅给自己的婚姻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连自己当医生的弟弟的婚事也被牵扯了进来。本来嘛,这几乎可以说是鸡毛蒜皮的一点事情,说出来又有何妨?为什么非要把它当成天大的事情似的——故意横生枝节,人为地制造出一些戏剧冲突,把人物的爱情生活弄得死去活来。我们不妨想想,我们哪个人这辈子没说过谎话?难道就因为曾经说过的谎话,便在心里积压一辈子吗?整部连续剧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演绎出来的。这显然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说白了,就是说这部连续剧的基础不牢。这和我们盖楼房一个道理。如果基础不牢,这楼房能让人放心吗?
过分渲染,让人物的真实性失去了可信度。比如《养女》。这部连续剧讲述了90年代至今,牵动着两代养女命运的家庭情感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生拉硬拽,也就是说斧凿的痕迹太重。剧作本来是想为我们塑造一个善良朴实的梅子形象。但在围绕着梅子和她的同父异母妹妹刘芳,以及她和前夫邓江平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中,过分地渲染了梅子一味忍让的性格;而在描写刘芳和邓江平一再伤害梅子时,又是过度地渲染了他们的丑恶。这就让人产生了疑问:这世上有这样的人吗?客观效果恰恰与剧作的初衷相反,看着梅子在刘芳和邓江平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下,梅子的形象不是让人感到同情,而是觉得她活该!整部剧作没有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是它最大的失败!好人没有一点缺点,全是好!坏人没有一点优点,全是恶!我们再来看看契诃夫的短篇名作《睏》和《苦恼》,它的整个情节一路下来,就像水到渠成的样子,没有一点破绽。很遗憾,《养女》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差!倒是《美丽的谎言》纰漏少点,看了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