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段爱锋的头像

段爱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26
分享

五家沟人的回忆

五家沟人的回忆

                       /段爱锋(陕西)

 

在秦岭的深处,有一个古老的村子,它的名字叫五家沟。在这个村子,五家沟村的人都有一段很深的回忆。

据说,这个村子建立民国初年。那时候,村子只有五家人,而且五个姓----张、王、李、赵、段。这五家人不是住在一个地方,每个姓占据一个地方。比如,王家住在后院,现在后院组;张家住在张村,现在叫张洼组;赵家住在南沟口,现在叫南沟口组;李家住在上坪,现在就叫上坪组;段家住在八亩地沟组。由于这个组太小,现在合并成南沟口组。所以,你现在知道,五家沟村的来历了吧。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五家人慢慢地繁衍,到了20世纪30年代,五家沟已经发展成两百人的村子了。特别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河南人为了逃难,就来到了这里安家。新中国成立,五家沟正式成为灵口镇下辖的行政村。那时候,五家沟就已经成为五百多人的大村子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五家沟人开始追逐自己幸福生活。以前,五家沟人老是吃不饱肚子,住的是茅草屋。从那刻起,五家沟人就开垦荒地,修筑房屋。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砖。人们都用泥土自己砌墙,现在有的地方还能看到,屋顶用的是瓦,比那个茅草要好很多。居住条件解决了,土地也不成问题,在当时已经算幸福生活了,最起码能吃饱肚子了。我正好出生在那个年代,一个不饿肚子的时代。

和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的生活是苦了点,但那时候人与人之间是淳朴的。比如,你家盖房子,我给你帮忙;我家盖房子,你给我帮忙。虽然过去叫“工骗工”,但那时候,人与人之间是互相信任的,最起码是一个不太谈钱的年代。

遇到“红白喜事”,全村的人都来帮忙。那时候,菜不是买的,自己家种的,肉也不是买的,是自己家养的猪。提前估计后,比如你家儿子结婚的前两年,就逮一个猪仔,好好养着,快到儿子结婚的前几天,就请杀猪匠一杀。当然杀猪是不用掏钱的,只要拿一个猪头,或者半吊猪肉就行了。肉不用买,盘子,碗,筷子和桌椅板凳都不用买,各人拿各人的。过“事”那天,主家是不用干活,也不用管事,专门请一个“总管”。他就安排每个人干什么,然后让账房写一个执事单,用红纸贴在墙上。“事情”过完,主家要谢邻居,然后他拿着没有吃完的菜,或者米饭,一家分一些。如果是现在,人肯定不要。但那时候,村子人碗筷都互用,“过事”的剩菜,邻居也不嫌弃,也没见人得什么传染病。反而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心是敞亮的,给人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五家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古灵公路的尘土飞扬不见了,换之而来是平整的水泥路;村子里土房没了踪影了,而是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以前村口的老爷爷、老奶奶不见了,换之而来是坡后的几个孤坟。以前的父母一年四季都陪着儿女,虽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男人爱着女人,女人也爱着男人。儿女爱着父母,父母也爱着儿女。现在平时在村里,根本看不到年轻人,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媳妇抱着娃的,整天思念男人的。没有拖累的青年男女都去大城市追逐自己的梦想。男的追着追着,在城市找到年轻漂亮的小三,女的追着追着,找到了自己“高富帅”。由于打工人在城市买不起房,孩子不能上学,只能和爷爷奶奶在农村上学,成了留守儿童。孩子几年看不到父母,没有人心理和学业的辅导,成绩直线下降。听说父母离婚了,孩子嫉恨父母。当父母把辛苦赚的钱给孩子时,孩子不屑地说,你除了给我钱,还会什么。

年轻人出去打工,和父母聚少离多,父母成了空巢老人。多少日子,他们常常以泪洗面,但是他们无能为力,把儿女留在身边好是好,但是在这个没钱就是怂蛋的年代,他们不得不日夜想着儿女。到了将来某一天,他们生病了,不行了,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五家沟后坡又多了几座孤坟。从此,在外打工的人儿,五家沟成了回不去的故乡。只有那些逝去的老人,守护着五家沟的山川。

这就是五家人的回忆,一个回不去的年代,一个留在心灵深处的地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