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儿时的记忆当中,总有看露天电影的情景。那年月,若能晚上有一场电影看,那日子甭提有多美了,村子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兴奋,让人充满了无穷期待。
我儿时那个年代,农村人物质生活条件差,精神生活也极为单调。那时候,人们最丰盛的精神享受就是看秦腔戏、看电影。赶庙会,一年顶多一回,而看电影相对多一些。村子里会不定时地放映电影,或者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而且这家日子过得相对好的,也会放映电影来助兴。
村子里今晚有电影看,那一定是村子里最大的盛会,邻村的人也会前来观看。这一天,人们早早地安顿好家里活,一到夜色降临,拿着小凳子,招呼着左邻右舍,尽早赶到放电影地点,以便能坐在看电影的最佳位置。夏天是看露天电影的最舒服的季节,放映地点一般会选在开阔敞风的地方。劳累一天的人们,看着电影,享受着暑热之际的夜风,这真是农人一天之中最愉悦的时候。冬天虽冷,但抵挡不住人们看电影的热情,放映电影选在在挡风的地方,人们穿得暖暖和和,照样在寒冬冷天中,看的津津有味!
那个时候,除了老师,我最尊敬的人就是放电影的师傅。一有电影看,我保准就是第一个到场的。去之后,就和我一样爱看电影的伙伴,给放电影师傅帮忙,不是接电线,就是挂幕布,忙得不亦乐乎,在家都没这么勤快过。帮放电影师傅干活,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攀上话,就问师傅今晚电影是什么片子,明晚又在那里放映。若是问到明晚放映的地点后,那我们一伙一定会在第二天,及时把消息告诉给其他同学,然后商量着晚上几点去电影。
看电影的过程最有趣。天刚刚一擦黑,忙了一整天的人们,洗把脸,掸去身上的泥土,拿上小凳子,坐在银幕下,在耐心的等待中,准备享用一顿精神大餐。上了年纪的老人,嘴里叼着烟,眯缝着双眼,有滋有味地品着旱烟,那干瘪的腮帮子有节奏地动着,嘴里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年轻的小媳妇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不时发出阵阵开心的笑声。而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看电影是最好的约会,他们三三两两站在人堆后面,男孩热辣,女孩羞涩。最开心的莫过于我们这些小孩子,看电影从不带小板凳,因为带着凳子就不能自由走动了,我们看一晚上的电影,能换几个位置。有时正面看不到,就到反面去。若是旁边有麦草垛,就趁大人不注意,就去弄一把麦草,屁股坐在上面,很是舒服。小孩子很调皮的,看着看着,忽的站起来身来,把手伸的高高的,故意在幕布上倒映出小手。
电影终于开演了。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立即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被吸引到荧幕上。看到精彩的地方,全场的人便会吵杂不安,年轻点的小伙打口哨,发出尖锐的声音,大媳妇小姑子性子急,为电影人物好与坏争吵的不亦乐乎。看的时间久了,有的人忍不住要上厕所,起来的时候难免挡到电影镜头,此时整个屏幕就会是他背影,那可不得了,全场发出乱骂埋怨的声音,上厕所的识趣,赶紧猫着腰,快速地离开。
中途换片子时,人们稍稍从紧张的电影情节里停了下来,趁这个空当,大家就会对播放的电影评头论足。有说演员的,有评论剧情和角色的,还有对于那些反面角色痛骂的,场面热闹极了。片子换好,下一个片子开始了,人们就像约定了一样,瞬息停止了说话声,若是那个不长眼的还在议论,定会招来别人的厉声呵斥。
电影完后散场了,人们还觉得意犹未尽,在回家的路上,还为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争论不休,总觉得电影当中的一些情节还没看明白。
那时候看电影,人们是不挑的,觉得每一部片子都好看。最能吸引小孩子是武打片和枪战片,那时候我总在想,自己长大后也能像那些大侠英雄一样,惩恶扬善,行走天涯。当然,也有让我们小孩子惊悚害怕的电影,印象最深刻就是在我们村小学演的《画皮》,看完后,走在路上,总觉得阴风阵阵,老害怕撞见什么鬼。还有看《妈妈在爱我一次》这部电影时,周围好多人都哭着,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大妈。一些调皮的孩子心不在电影上,只顾玩,不小心笑出来,立即招来周围人的训骂。
到了90年代中,电视逐渐多了,再后来就有了VCD、DVD,在外面看露天电影的越来越少。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子娱乐设备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露天电影便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那些露天电影的记忆只有藏在内心深处了。
暑热难熬,昨天傍晚从体育广场出来,看到放映电影。看的人不多,大多是一些上了年龄的人,很少有年轻人。我停下脚步,看了一会,不过却怎么也找不回儿时看电影的感觉。我知道,有些东西过了就便过了,只能在心里永久把它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