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好快,想想自己大学都已毕业快20年了!
我是1998年上的大学。虽说上了一所省内不起眼的师范院校,而且还是山区定向师范班,但这却改变了我的轨迹。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农家山里娃,而且成绩不怎么优异,能有机会上大学吃上“公家饭”,这在当时是何等的幸运和满足!
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父母,对我念书倾尽所有、全力支持。他们对我能有机会上这样的大学,而且将来能当老师是非常满意的,心里尽是骄傲与自足。
1998年的高考,升学率还是很低的。我所在的文科重点班,大多没上分数线。那些没考上的同学,好多都选择了复读,继续再战再考。这种现象,在当时是普遍现象。我选择上了降分以后的山区师范定向班,心里或多或少是不甘心的。作为心高气傲的我,心目中的大学不是清华、北大,最起码也得是有名气点的院校。多少年后,我一直在假设:若是当初,我和其他同学选择复读,是不是就能考个心仪的好大学,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大不一样?不管怎么说,这种遗憾的心理,还是有的。
就在这样的背景和心态下,我揣着上父亲好不容易凑来的学费,第一次出远门,来到那个不起眼的所谓大学。事实上,那个大学当时是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大多是三年制的专科生,主要培养老师。
走进大学是初秋的季节,天气已经有些凉了,我的心也是凉凉的。这个比高中大不了多少的大学,给我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失望和后悔。这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学,校园狭小,操场跑道灰尘飞扬,宿舍简陋陈旧,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不如意。好在一起来的高中同学有好几个,大家同病相怜,彼此照应。就这样,慢慢熟悉适应了大学里的学习生活。
我们班被编为98级中文系5班,班里大多是本地区同学,女生多男生少。大家初来乍到,干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 ,再加上我们是山区师范定向班,比其他班同学低人一头,很明显,自信心不足,有自卑感在心里!
大学第一年的状态,就是在失望和落寞中度过,我本来不爱说话,这下更寡言少语了。每天,独来独往,最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一有闲时间,就给那些高中时期的好友写信,写自己的不如意,自己的失意和不甘。不过,也有让我高兴的事情。大学的老师就是不一样,几位老师课讲得特别好,尤其是讲《文学理论课》的南老师,听他的可真是一种享受。还有一位讲《中国古代史》的老师,不知他姓啥了,知识渊博,听他那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讲课,也别有一番风趣在其中。
等到大学第二年,慢慢地我熟悉了一切,心情好了许多。一到周末,打篮球、逛市区、泡书吧,生活过得充实有滋味。我住在314宿舍,舍友都不是班里学生,而且都是渭南人。随着不断交往,我和他们相处的还不错,现在还能叫上他们的名字。
最让我怀恋到现在不能忘记的,莫过于学校食堂里的灌汤包子和油泼拉条子。当时,家里处在困难时期,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不会超过200块钱。没钱的日子难熬,要学会计划。每天吃饭的时候,就要算着怎么经济就怎么来。于是乎,早上花上一块钱买两个包子就是一顿饭,包子个大,灌上调好汁汤,味道很美。中午,几乎都是拉条子一碗,区别就在于是油泼的还是蛋炒的。一大碗面,量足,还便宜,才2.5元。最让人难忘的是面条劲道光滑,这对于当时的我,无疑是绝佳美味!
2000年元旦前夜,我和几位老乡,徘徊在渭南朝阳路大街上,看着迎千禧年的灯光烟火,我心里想着未来的自己将会有这样的人生。20年后,再回想起那时,更多的是怀念和难忘!
三年的大学生活,漫长而又短暂。漫长的盼望着赶紧毕业,短暂的让人有些不舍。毕业前夕,学校从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学校建了现代化新校区。最后一学期,自己带了家教,还到一所初中实习,还到西安人才市场参加应聘,生活忙碌而又多彩。
直到毕业,我才意识到,我在这所不起眼的大学,还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做,就连一次恋爱都没有谈过。班里同学虽同窗三年,有些竟很少说话。有一个对我有好感的女生,在毕业留言本说我平时孤傲的很,好像是何方高人一样难以交往。
离校那天,我又和三年前来的时候那样,一个人提着行李袋,登上了西去的火车。不同的是,来的时候秋风萧瑟,心情灰暗,而回去的时候,夏日热烈,生机勃勃!
从大学毕业近二十年期间,我的人生很简单,自始至终在学校当着老师。这样的生活环境,这样的人生方式,对我来说,是最好不过了。而让我真正成为一名老师最初的起点,就是我的那个不起眼的大学。曾经,我是那么不愿想起那段生活,甚至有些怨悔。可现在,尤其在静下来的时候,我会想起三年的大学生活,想起毕业后多年未见的同学,想起那三年吃过的灌汤包子、油泼拉条子,想起许多许多人和事……
之前,曾尝试过写写有关大学生活的文字,但一写起,心里老是静不下,情绪总会难以自抑。从学校毕业20年后的自己,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写下与大学有关的文字!
写着写着,我终于明白了,曾经过往所有生活,它总会像美酒一样,随着时间的流失,在金色年华中,一点点散发出迷人的香味,让人痴迷、怀恋,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