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崇斌的头像

杜崇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4/25
分享

致敬中医——说说神医华佗

  杜崇斌

感谢西晋史学家陈寿(233年-297年)先生,在那个皇权崇拜、官本位和等级门第森严的年代,能为一介草民华佗精心写下传记,将其载入一本正史——《三国志》,并将他的名字与三国的王侯将相们并列在一起。

华佗,一位1800多年前的平民,也是一位一生无意于仕途,却乐意行走江湖治病救人的医生。如今,时隔近18个世纪的遥远时空,面对这位平民医学家华佗的名字和故事,首先我想表达的还是深深的敬意。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是全人类的瑰宝,而在历史长河中,那些千百年来被人们念念不忘的我国古代名医、神医们,则是中华民族健康的守护神。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19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医学家之一。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特别擅长中医外科,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和“外科鼻祖”。

医者仁心,良医胜过良相。因此,我说,华佗是英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真正的平民英雄。

在东汉末年的那个乱世,皇权与官僚地主阶层的残酷压榨与剥削,农民起义以及军阀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加之,自然灾害频仍,饿殍遍野,瘟疫横行,人命危浅,朝不保夕,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曹操有两句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应该就是那时候的真实写照。据有关资料显示,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在创作《大儒张载》的时候,就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历史上那些有作为有担当有贡献的知识分子,都淡泊名利,都有强烈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一切都以苍生社稷为怀,当然华佗也是这样,他以医道悬壶济世,普救苍生。

为了争权夺利,为了称王称霸,军阀们不断地发动战争,战争让多少无辜的生命成了刀下鬼、成了牺牲品。战争在伤害生命、摧残生命,但在那个生灵涂炭的乱世,有一位平民医生却奔走江湖,行医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用医道医疾疗伤、挽救生命,从民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华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流传在民间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故事很多,但他的许多医术都没有流传下,如今流传下来只有大家熟知的健身体操——“五禽戏”和用来做外科手术的“麻沸散”。

史书《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大量他的医术故事,读来真是令人掩卷称奇!

可以说,华佗的中医药外科技术达到的高度,令现在的中医学院的教授们也要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除了熟练掌握开膛破肚一类的胸外科医术外,而且竟然已经掌握了开颅的医术。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分为表、里、寒、热、阴、阳、虚、实八纲辨证。这是中医区别于西医最伟大的地方之一。所以高明的中医师能根据八纲辨证做到区别对待,同病异治。

据说有一次,两位府吏都生了病,他们的感受也基本一致,都说自己是头痛而且身体发热。于是他们去找华佗诊治。华佗仔细地望闻问切后说,一位应当用泻下的药,一位应当用发汗的药。两人有些不解就问这是为什么,华佗微微一笑说,你们虽然都是头痛身热的感觉,但体质和病因是不一样的,一位是外热,一位是内热,所以治疗的方法当然也是不同的了。两位小吏将信将疑,但他们吃了华佗开的药,第二天病就都好了。

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面对庸医、面对高昂的医药费、面对没有仪器检查就束手无策的西医们时,我们往往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的那些神医,想起那些医术精湛、妙手回春而又医德高尚的像华佗那样的医生,因为他们什么仪器都不用,只要望闻问切就能药到病除。

而这种大众普遍存在的对华佗般神医的缅怀和思念的情结,则是当代医药技术的困窘和局限性所致吧。因此,我要以此文致敬中医,致敬传承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华佗能够药到病除,但他的“望诊”也非常了得,他甚至能通过人的面部情况判断人的病情。

据说有一次,有一个叫严昕的人去看望华佗,华佗看了一眼他,便对他说,你好像有重病啊,严昕说,我身体好好的啊。华佗关切地说,你有急病显露在脸上,最近不要多喝酒。严昕不相信,心想我有什么病呢,真是晦气,人常说一见到医生就会说你有病,看来果然如此。于是他不高兴地告辞回家了。但走到半路上,他就从车上摔下来了,家人把他拉回家,当夜他就死去了。

后来人们才相信华佗说的是真的!都怪严昕不该讳疾忌医! 

华佗是神医,果然名不虚传!因为他治病居然高明到可以从干预精神心理方面来医治医患,这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真是令人称奇的事儿。 

中医认为人的七情都可能致病,就是说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如果太过,都可能使人得病。所谓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等等。因此,反过来,如果从情绪上导引,也会使人的病不治而痊愈。

这些话听起来是如此的神奇,但它正是我们伟大的中医之所以伟大的地方,因此它非常符合当代的自然科学和精神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先人就懂得了当代精神心理学的知识,并把它用于实践,治病救人!

据说有一位郡守得了重病,请华佗去诊治。华佗仔细进行了一番望闻问切后,认为只有使他大发怒气才能痊愈。于是他就和郡守的家人协商,悄悄定下了治疗方案。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接下来,他对郡守说,你的病很重,要治好你的病,得花很多的诊疗费,你愿意吗?郡守说他愿意,只要能治好他的病,他花多少钱都愿意。于是华佗就收下郡守许多金银,但却不给他治病,故意拖延时日,终于有一天,他不辞而别,还留下一封信大骂郡守。郡守果然大怒,气得大喊大叫,气得死去活来,吐了几升黑血后就昏倒了。等他醒来后,却发现他的病已经好了!

后来,郡守的儿子将实情告诉了他父亲,说华佗不仅没有收他一文钱,还是这样的用心良苦。这让郡守大为感动!

在经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三位名人治过病。他们分别是吴国大将周泰,蜀国大将关云长,还有老奸巨猾的阴谋家曹操。

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是坊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段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英雄与名医的佳话!

那时候,蜀国名将汉寿亭侯关羽镇守荆州,夺取了襄阳,并生擒了曹魏大将于禁,斩了大将庞德,又兵围樊城,使樊城守将曹仁闻风丧胆。从此,关公威震华夏。就在攻打樊城的一次战役中,关公不幸被将领曹仁的毒箭所伤。这时候,华佗仰慕关云长的为人,不请自来,亲自上门为关云长疗伤。

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华佗驾一叶小舟,从江东而来,只见他方巾阔服,臂挽青囊,目光淡定而平静,一副有内涵有神韵的名医的模样。

当时,华佗看了看关公中箭右臂的伤情,说右臂青肿,毒已入骨,而且这种毒是乌头的剧毒,如果不及早治疗,恐怕这整个右臂(胳膊)都保不住了。

关公说,那应该怎么治疗呢,该用什么药呢?华佗说,我自有办法治疗,只是不知君侯怕不怕疼?

关公淡淡一笑说,作为将领,我冲锋陷阵,弃身刀剑锋刃之间,死都不怕,还会怕疼吗?哈哈!

华佗说,既然这样,那我就按我的治疗方案来为君侯疗伤。

原来,华佗计划将关公的右臂穿过大铁环,用绳子绑在一根柱子上,固定好,再开始动手术呢。这个手术,操作的程序,说起来大概就是用尖刀先割开胳膊上的皮肉,露出骨头,再刮去骨头上的箭毒,再附上药膏,最后用线缝合好。

关羽一听哈哈大笑,说关某岂是世间的凡夫俗子,不会喊疼的,而且胳膊不用固定,你直接动手术就行了。

当名医遇到名将!医术与胆略勇气便相映生辉!

于是就发生了三国中著名的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

手术开始了,这边关云长一边饮酒,一边谈笑风生地与谋士马良对弈。那边呢,华佗已经进入角色,他施展回春妙手之术,一丝不苟地割开了关公胳膊上的皮肉,刀子在骨头上悉悉索索地发出刮骨的声音,出血很多,一个侍者用手端着盆子接血,血流了一盆子。

后来关羽的右臂就痊愈了,这次治疗,关公以百金酬谢,但华佗分文未取!纯粹是一次义诊!呵呵!这就是华佗的医德!

但就是这样一位医德高尚的神医,最后却被曹操害死了。不能不令人掩卷长叹!

关于华佗之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上面的说法是一致的。

说是奸雄曹操患有头风病,每次发病都很厉害,头疼欲裂,而且心乱目眩。只有华佗能治好他的病。华佗每次来为他治病都用针灸疗法,用银针扎他的膈俞穴,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但曹操的这种病却不能除根,经常犯。于是曹操就想把华佗留在身边,成为他的御医,专门为他治病。

但爱好自由而又关心民间疾苦的华佗却不答应。我想如果是爱慕虚荣、热衷于荣华富贵之人,对于这样的美差,一定会高兴得喜出望外,因为这是许多民间郎中求之不得的事情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伟大的人格往往是伴随着伟大的自由愿望的。多年以后,李太白是这样,华佗也是这样!

当一个平民的自由愿望与皇权和封建专制抗衡时,前者往往会失败,而且会被击打得粉碎!

就这样,一位神医就被封建专制制度迫害而死。

遗憾的是,他的医学著作和精湛的医术大都没有流传下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一大损失。

  2023年4月25日于碧云天书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