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崇斌
昨天下午,重新拿起王安忆的《长恨歌》这部书。
这是一部曾经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这本书在去年的时候曾经看过三五页,觉得文字描写比较繁复、琐碎,缺乏吸引力。今年再次拿起这本书是因为看了一个访谈,说王安忆是中国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的《长恨歌》久负盛名,是最能代表海派文学的一个代表作。
通过重新阅读,我忽然悟到,其实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中国的《乱世佳人》,故事是以上个世纪40年代风雨飘摇的大上海为背景的,讲述了一位上海佳人40年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纠葛。
如果想读故事,急于知道故事情节发展的话,这本书不是太理想的选择。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推进很慢,叙事显得有点拖沓。
这本书的特点是语言美,它是一种散文体的小说。而且它的叙事也不是线形结构,它是以空间叙事为特色的。比如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弄堂、闺阁、片厂、爱丽丝公寓、邬桥、平安里等等这些特定空间的故事。
小说的写作手法是以空间来体现时间,采用空间叙事手法来安排小说的情节发展。可以说,小说以刻画王琦瑶几个生活空间的转变来抒写王琦瑶一生多舛的命运。
散文笔法为空间叙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正是因为散文笔法地反复描写,反复描绘,反复勾勒,才有了一种地域环境感,情境感。这些,均为主人公悲剧的命运和凄楚的人生遭际营造了氛围。
小说中那些看似平凡无奇或者琐碎的事物,王安忆以独特的散文笔法,赋予它们诗性和灵性。正是这种看似细碎琐屑的语言描述,为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使每一个空间场景都预示着故事发展的结果。
王安忆小说的语言美,我是最为欣赏的。我认为,大约正是因为这部书,让她具有了语言大师的那种风范。纵观当代文坛,虽然作家很多,但真正称得上语言大师的却寥寥无几。
《长恨歌》的这种语言看似散漫,看似繁复,反复的描写,反复的渲染,反复的铺陈,精雕细刻,让人感觉琐碎得很。但仔细品味,就会觉得她的语言文字华美,铺排,细腻,富有灵性和诗意。可以说,这种风情万种、美轮美奂、汪洋恣肆的文学语言,已经把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的功能运用到了极致。
读《长恨歌》这部书的时候,我甚至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王安忆的这种语言,似乎让人觉得有些卖弄文采,似乎让人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作家内心的复杂,对社会精到的把握,对红尘世事的熟稔、游刃有余和一份油滑与狡黠。
有人说我的《大儒张载》有散文化的倾向,当我读完了大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后,才知道,散文笔法在长篇小说中不仅可以运用自如,而且可以写得如此精美,如此出彩,如此让人沉醉!
所以,我想说的是,小说的写作手法有千万种,小说的语言风格也有千万种。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只要能把文学艺术的美写出来,那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正如王安忆是用散文笔法,写出了这部久负盛名的经典之作——《长恨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