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崇斌的头像

杜崇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6
分享

杜家有位大诗人

  杜崇斌

与人相识,一般总是会被问及姓名的。一般友人总是会问,您贵姓?我往往会说,免贵姓杜。有的人大概没有听清楚,还会问,是“窦”吗?这时候,我会微笑着说,不,是“杜”,杜甫的杜。

多亏杜家出了这位妇孺皆知的伟大诗人。免去了我的许多尴尬。我真的应该谢谢他了。

就这样,杜甫的名字被我无数次地提起,因为他太有名了,他的名望胜过任何一位皇帝、国家元首,我为杜家有这位世界级的大诗人而骄傲!

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在中国说起诗人,你永远无法避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是李白 ,另一个人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必然是杜甫。中国诗歌的发展成熟繁荣于唐代,而唐代的两座诗歌高峰分属于李、杜。

杜甫(712-770),一位伟大的盛唐诗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大诗人。他的名字和作品早就传遍了世界,至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中,都保存着不同文字译本的他的著作,更多的国家的文学教材中,也学习着鉴赏着他的诗歌。这真是应了他的一句诗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他活着的时候,是多么的艰难困苦啊,忧国忧民的一生,颠沛流离的一生,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但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诗歌一样,熠熠生辉,永远闪烁在诗国的星空。

也许正是因为他太有名了,他的诗歌太伟大太厚重太博大精深了,除了仰视,我们往往不愿意更多地触及他。

2、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秋日上午,翻阅一页页书卷,诵读一篇篇诗稿,我在走近杜甫,走近诗圣的沧桑人生。我慢慢地走近他,就像走近一个信仰,触摸一种精神。

他太幸运了,生在了盛唐的巅峰时期,书香世家,家境也算不错,祖父杜审言是初唐一位著名诗人,父亲当过一个县令。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开明、最繁华、最富丽的时代,思想空前开放,物质空前繁荣,国力空前强盛。大唐的首都长安,成了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之一,每天都迎接着前来朝拜的四海宾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他平平仄仄的诗韵中,穿越千年历史的风尘,我终于走到了他的面前,那是天宝年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公子,人称杜公子,那一年他三十多岁,他来到长安已经好几年了,因奸相李林甫弄权,在几年前的应试中,他不幸落第了。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天阳光很好,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芬芳。有几分无奈和落寞,他在长安城中慢慢地走着,出了南城门,他随着那些轻裘肥马迤逦而行,来到了曲江池畔。“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衣着华丽的长安显贵们在这里踏青赏春,开元盛世的繁华富丽景象在他的这首带有讽刺意味的《丽人行》中可见一斑。

也无怪他曾感叹:“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一位声名渐起的青年诗人曾在长安呆了十年。长安十年,为了求取功名,可怜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日子。我一直很反感他曾经为了求官困居长安十年。他如果像陶渊明就好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日子,他完全能过。但他的理想呢,“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呢?谁来帮他实现?

那时虽然“安史之乱”还没有爆发,但盛世中的种种弊端早已暴露无遗。皇帝沉迷于酒色,奸相弄权,潘镇割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社会真实的残酷写照啊。

他也是不幸的。尽管他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家境也算不错,青少年时期有条件饱读诗书,有机会多次漫游大好河山。但说他的不幸,是因为他在中年时期遭遇了八年的战乱(安史之乱)之灾。这对于一个雄心勃勃准备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儒家子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

渔阳鼙鼓声中,兵荒马乱,血雨腥风,满目萧条。

忽然,我看到了他的另一副模样,那时正是“烽火连三月”的时候。

他日渐苍老憔悴的容颜,褴褛的衣衫,早生的花发,他正在安史之乱中乔装逃亡,他行色匆匆,穿越大唐的安定城门,向西而去,他去追寻凤翔的新任皇帝李亨(唐肃宗)吗?

身陷贼营已经快两年了,山河破碎,金瓯已缺,民不聊生,他报国无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不得施展,只能忧心如焚,日夜煎熬。

文人能当什么官呢?

尽管是处在开明的大唐开元盛世,文人大概永远也只是皇帝佬儿装饰脸面的一个点缀,诗意的点缀。

这一点,比他早出生11年的李白(701-762)要比他明白得早,觉悟得早。当时李白抱着多大的希望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到了长安皇帝身边,除了为皇帝佬儿写几首歌功颂德的御用诗文,只给了他一个“翰林供奉”的空官衔,后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太白逃出了长安,他的报国理想完全破灭了。

可叹我们的杜甫先生还对朝廷、对皇帝佬儿抱有幻想,抱有希望。于是他历尽艰辛来到了战乱中的临时朝廷凤翔。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他就被委任了一个很小的向朝廷推选人才的谏官——“左拾遗”。

名字听起来都不是什么大官,拾遗补缺嘛,呵呵。但我们的杜诗人却干得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后来的确还为朝廷选拔了不少好的人才。

果然不出所料。他只做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的左拾遗,就因在房琯事件中直言进谏被贬了。被贬为华州参军。这算是最好的结局呢。想想大汉的司马迁多么悲惨啊,他们是一样的“罪过”。

华州参军,这个看管兵库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职也只做了很短的时间,随着安史之乱中的官军大败,他只得弃官随家人逃亡了。

成都,天府之国。后世的诗人应该感谢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是它,在大唐的危难时期,接纳了我们这位贫困落魄的大诗人。到了成都后,在西郊浣花溪畔,他结了一个草堂(后世称之为“杜甫草堂”),过了一段虽然贫穷,但精神愉悦的生活。在这里,他写下了240多首风格清新,格调明快的诗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虽然是茅屋草舍,但我们的诗人有时候仍能写出这样的恬淡美丽的诗句,对一场如期而至的好雨,他仍能感叹着说“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在成都,经友人严武荐举,我们的诗人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也是很小的官职,大约只能混碗饭吃吧。这就是后世称他为“杜工部”的原因。

可悲可叹的是,在杜甫活着的时候,他的诗名和名望并不高,当时他的名望不及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也就罢了,可笑的是,甚至也不及王昌龄等二三流诗人。但历史总是会进行大浪淘沙和自由选择,伟大的诗人终究不会被历史所埋没所亏待,直到韩愈站出来大喊了一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国文坛才逐渐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向杜甫微笑了。

3、

感悟诗圣的诗歌和精神。现在是宁静的清晨,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的清晨。我又再一次走近他,以便用我的心灵来触摸他的灵魂。

一直以来,这位“诗圣”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高大的概念化的荣光,他闪耀在史册的一页,如一颗璀璨的明星。

我一直认为他是那么伟大,他曾经做过官,又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篇。他几乎每走一步,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将所见所闻诉诸笔端,写下一如历史的诗篇,这样一位诗人,该是多么潇洒,多么倜傥,令人敬畏。

但当我完全走近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天真,他的蹒跚的步履,日渐苍老的容颜,刀刻的皱纹,日渐花白的乱发,一如他经历的凄苦岁月一样,向我昭示着他的沧桑人生。

这样的人生,残酷到几乎没有多少诗情画意。

作为一位父亲,他曾经连儿女都养活不了。

那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爆发,当他从长安求官归来,落魄地回到老家,发现自己的一个孩子因挨饿而死,他悲叹到:“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每每读到这里,我就要忍不住一阵阵地战栗,这样的人生,该是怎样的人生?真是“感时花溅泪”啊!

但也正是这样的遭遇,成就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人民诗人。

杜甫长期处在社会底层,与广大人民接触,深深地了解民间的疾苦,他更多地看到的是人民的悲伤,这样他的心灵变得博大而充满悲悯,他不再为自家的小小的忧伤而忧伤,当他居住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时,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怎么样的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啊!只有忘记了小我,胸怀天下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我在创作长篇小说《大儒张载》的时候,就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因为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杜甫也是张载的偶像。正因为他心里装满了苍生、社稷、黎民,他才会写出“三行”、“三吏”、“三别” 这些关注社会苍生的不朽诗篇。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用诗歌写就的历史。

这样一位诗人,生在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他一生艰难坎坷,历经动乱的时代和社会的沧桑变迁,但痴心不改,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一路蹒跚走来,留下了一路诗歌,但这些诗歌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儿女情长,他将诗歌的话语权交给了挣扎在底层的老百姓,他的诗歌中,有征夫的血泪悲哀、有战乱中无家可归人的伤感,有百姓的眼泪和悲愤,更有酷吏的丑恶嘴脸,“三吏”、“三别”写尽了人世间的惨痛。所以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诗圣”之名当之无愧!

如果仅仅因为他诗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就将“诗圣”这一桂冠授予他,大概也不能服众。 想一想,一个诗国,上下五千年,产生了多少伟大的诗人啊,但只有一个人能当此至高无上的殊荣,仅仅是偶然和幸运的因素吗?非也!

杜甫的诗歌转益多师,众体兼备,无论是律诗、绝句、古诗、乐府,每一种体裁,他都有上乘之作。而且他博采众家之长,是古代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在艺术上以丰富多彩著称,有诸如“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雄浑奔放;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郁悲凉;有“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的平易质朴;有“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的辞藻多彩富丽;更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浪漫飘逸。

的确是这样,诗圣杜甫,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此文发表于《周至文艺》, 作于碧云天书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