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魁的头像

杜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10
分享

榆林情缘

“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就是康熙大帝说的榆林豆腐。色白、嫩软、韧细、味美……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纯生态的黑豆、纯洁的桃花水。能说起这些,作为我这个做客榆林的南方人,也称得上是半个北方汉子吧。

走在榆林的街道,高楼大厦,错落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行走匆匆的人流,一切都彰显了这个西北部都市的繁华。如果不是那飘来的粗狂的陕北秧歌,还有那偶遇的白头巾,我真的没发现这个城市和其他地方的差别了。走在花砖铺的人行道上,春日的阳光虽说不上那么狠毒,但也有些扎眼,干燥的天气淹没在了春天的生机里,路边的绿化带里,矮小的红花檵木可以说是怒放,高大一点的樟树长出了一层新绿,一阵风吹过,老叶竟然落叶缤纷。没了我想象中的黄土地,也不见昔日的黄沙漫天,更没见到那枯死的成片的奇形怪状的胡杨林。

带着些许失落和期待,我想到农村看看,想体验一下神秘土窑洞的冬暖夏凉,想找到穿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的淳朴乡民。诚然,路遥笔下的“眼前浮现的是祖国西部黄土高原那些朴素的山峦与河流,开垦和未开垦的土地,土地上弯腰躬背的父老兄弟……”这或许就是我想要的吧。出城不远,就来到一处窑洞前,这是砖窑,整齐、干净、一看就透出了大气,一个扎着白羊肚的老乡热情的招呼着我们。在大家的絮叨中,这位爽朗的汉子告诉我们,现在政策好了,早搬出了土窑,砖窑还浇上了混泥土。房间布置也是很有时代元素,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还有电脑、无线网、生活装饰也是现代化,现在的主要收入就是做个特色农家乐,活脱脱就是个别墅盖上了黄土。在他那白净的脸上,我再难把他们和柳青笔下的梁生宝、梁三老汉对应,不过从他们忙碌的身影上可以肯定,创业的精神从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时代变了,创业的方式、形式改变了吧。不一会儿功夫,特色的陕北风味榆林羊杂碎就上来了,我已无心品尝舌尖上的美味,我要找的是忘却的记忆,是深藏在梦中的情愫:我想要一见那安塞腰鼓的惊天动地,我想要一听原味信天游的悠远绵长,我还要一尝黄土地孕育的浑黄的滚滚稠酒……

带着一丝的缺憾,我信步走上窑洞顶上的山坡,苍苍莽莽的黄土高原,放眼远眺,千山万壑层层叠叠,春天的新绿大面积覆盖,高大的胡杨树穿插其中,山腰下是连片的青青的麦垄。白杏花,红桃花,这些春天的使者以最纯洁的方式,向人们宣告高原的春天来了,唯美的景色组成了一首无声而动情的歌。纯色黄土坡虽不明朗,却也依稀可见,远处的一丛丛的杂树下,有几处遗弃的窑洞隐约可见,只不过没见到人影,也没有见到骡马,更听不到鸡鸣狗叫,应该是很久没人住了吧!也许,这里也和其他地方的农村一样,他们都在外面打工,也许搬到城里了。留守的老人、孩子呢?我有了一丝的担心,该不会也随着农村的逝去而消失了吧!同行的老乡指了指一处远处较开阔的地方,那儿是美好乡村的安置点,人都搬那儿了,可漂亮呢。我久久待在原地,也许冬天的北国风光更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那革命的战火年代里,我想不仅是北国的雪景才唤起伟人的情怀吧;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又是谁给予的启迪呢?是黄土高坡古老的苍凉、刚劲的“西北风”,是那原生态的民风催发出的黄土高原坚强不屈的精神,它们就像边塞隘口上矗立的石墩,永远矢志不移!

走下山坡,悠扬的唢呐声响起了,艳丽的秧歌舞跳起来了,这才是北方庄稼人简单质朴的生活。回城的路上,我仿佛听到走西口时那嘎吱嘎吱的车轮声,大风中回荡的信天游,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在我心中弥漫着,那是一首深沉浓烈的情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