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鲁微的头像

鲁微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11/10
分享

伟大与平凡

伟大与平凡

——怀念英雄曹发庆


在我朴素而平凡的印象里

共和国的元勋、功臣

大多在庙堂之上、或身在繁华都市

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我

在莽莽苍苍的兴安腹地

一个叫作十八站的地方

低矮板夹泥房里的小土炕上

坐着一位虽双目失明,但面目慈祥的老人

当地的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位很老的转业军人

一位官级最小的股级干部

但人们却不知道

他曾是个铮铮军人

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孤胆英雄”

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中国战神

 

这样一位共和国的功臣

更多的时候

他只是一位默默的、默默奉献了一生耄耋老人

 

 

某集团军《军史英雄名录》这样记载:“曹发庆,1945年入伍,1947年入党,战斗英雄。于1952年抗美援朝战斗中牺牲……”

 

极短的文字记载

藏着一个惊天动地的传奇

 

1918年的中国,动荡的社会,破碎的山河

一个男童降生在那样的年代

命运无法确定

尚未成年,就被日寇抓去当劳工,挖煤、修路……受尽凌辱

青少年开始,就参加了支前队,运粮食、扛弹药、抬担架

之后,参军报国

——杀狼驱虎,只为保护母亲,保卫家国

 

 

【大屏幕】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每年都有祭奠烈士的传统,有一名烈士祭奠了整整四十年。烈士的名字叫曹发庆。

一个叫曹发庆连的连队,每天迎着朝霞训练,点名的时候,连长总要第一个喊出:——曹发庆!全连战士齐声回答——到!

 

年轻的曹发庆,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兵啊!

 

抗日战争,他抱着一颗土造地雷端掉了日本鬼子的一个炮楼。

辽沈战役,连里一百多号人打到只剩三人。

拼杀两天两夜,他已经筋疲力尽。

敌人端着刺刀围住了他,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拉响了仅有的一颗手榴弹。

两天后,当战友们在敌人的死尸堆里找到他,当成尸体运送时,他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抗美援朝,他一个人和八个拼刺刀,当敌人纷纷倒下的时候,他浑身血肉模糊,铁塔搬站立着,手里握着一杆血染的步枪,枪上是一把已经弯曲了的刺刀。

 

 

血性曹发庆,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兵啊!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13师在攻打其塔木的战斗中

曹发庆荣立一大功。

1947年,攻打四平的4次大血战中,曹发庆参加3次战斗,并总是第一个发起冲锋。四平战役,为人民又立下大功。

1948年,黑山阻击战中,曹发庆与战友们用生命完成了3天的阻击任务。曹发庆再立大功,受到了罗荣桓政委奖给他的白上衣,白上衣上写着“独胆英雄”4个血红的大字。

19508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和四野在颁发给曹发庆立功书上记载

“在白龙驹山的战斗中,攻得猛,抢下敌人机枪一挺,攻破敌据点,给后续部队扫除了障碍。立大功一次”

在朝鲜战场上,不到一年的战斗中,曹发庆再立大功两次。

战功累累,猛将无敌。曹发庆被任命为副连长

最后的肉搏,看战友纷纷倒在血泊中,杀红了眼的曹发庆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念,杀敌、杀敌、杀敌……

之后的记忆,在他的脑海里消失。

后来,他又是被当成“尸体”运下了战场。

当时,战况紧急,他被运回祖国后方辗转治疗,最后音讯全无。

于是,他所在的连队名下有曹发庆烈士

后来,他所在的连队也被命名为“曹发庆连”

 

 

再次恢复记忆,是数年后的某部铁岭留守处。

康复中曹发庆听说新中国建设需要大量木材,决定开发最北部的莽莽林区

义无反顾,曹发庆决意北上高寒的大兴安岭

 

临行前,向组织提出回老家探望一下日夜思念的母亲。

老母亲见到死而复生的儿子,以为在做梦,愣怔半天,哇地放声恸哭。一把将儿子死死抱住,唯恐儿子再次失去。

建国初期,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艰难,曹发庆怕在家里添个多吃闲饭的,只住两天就匆匆返回。

临走时,掏遍了全身衣袋,把仅有的10元钱交给了老娘。

从参军开始,曹发庆就回过一次家。

那一次回家,竟是与娘亲的永别。

 

19589月,一路向北。

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要开发的大兴安岭林区,他在正要兴建的额木尔林业局辖区的一个林场当副场长。

沙场上身经百战的副连长当林场的副场长。

 

开发伊始,林场场长迟迟未到,他这个副场长带领大家在罕无人迹的原始大森林里,开辟新战场,住的是帐篷,睡的是小杆铺的“波浪床”,吃的是窝窝头,喝的是“三省汤”。

 

原始森林里不通车,给养物资全靠水路,货轮运输只到黑龙江边的河口,从河口往上游走,到林场点还有几十里水路,只能靠人力拉纤。

 

当纤夫,是当时最难苦的差事。拉纤的队伍里,每一趟曹发庆都必拉在前,经常是一身泥水和汗水,肩膀上满是被纤绳勒出血泡。

从林场副场长,变成了纤夫。

 

1965年冬天,十八站林业局要在十多里外的沙溪河上修水库、建电站,他又是第一个报了名。工地上七八十号人的吃饭问题是大事,每天洗菜、做饭、喝开水,再加上职工们的洗涮,恰巧炊事员又受了重伤,急需换人手。

就这样,当过纤夫的曹发庆又当上了伙夫。

  

   呼玛县粮库是个大仓库,一段时期里,时有粮食被盗的大难题。

粮库领导想选调一名认真负责的人做更夫,有人推荐曹发庆,领导上认为这个人选再合适不过了。

可一想到老曹是个副股级干部,家又住在百里之外的十八站,若长期到呼玛上班很不方便。领导不免有些顾虑。

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曹发庆谈话,让领导想不到的是,曹发庆什么条件都不提,爽快地应承了。

    于是,当过伙夫的曹发庆又当上了更夫。

 

原单位的同事听说老曹调到县粮库打更,干工人的活,纷纷抱打不平,认为这样“压级”使用不合理。可老曹不这么看,他说:“只要是给国家干事,干什么都是咱的本分。官不官的不重要。”

他任粮库更夫后,白天晚上几乎一直在站岗巡逻。人们都传说这个更夫会武功,三五个小伙子不是他的对手。

果然,没几天,他就只身擒住了两名惯盗。

从此,县粮库再也没出现过粮食失盗

曾经盗窃的人放出风来说,老曹看仓库,就像狗看骨头、猫盯老鼠。

 

 众所周知,官方的大兴安岭开发是1964年,而在6年前,曹发庆和他的新战友们就率先在高寒禁区扎下了根,他是真正的第一代大兴安岭人。

 

 

作为一个军人,曹发庆的强大一如战神

作为一个男人,曹发庆的情感却只能埋在柔弱的内心深处

在刺刀见红的战场上,曹发庆的全身被戳上了很多窟窿,铮铮汉子,无视这些伤痕。唯一的遗憾,因拼刺刀时下身伤残,是战争导致他此生无法留下一个后人。

 

一直到36岁,一个名叫徐行的善良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儿走进了曹发庆的生活。

与徐行结婚后,他们把这个女儿当成了精神寄托。

 

入冬了,曹发庆分到一户“木刻楞”家属房。当时由于缺木工,门窗作不出来,家家都没有门和窗,别人都拿公家的板子钉个门窗,有人劝徐行也去拿,老曹知道后,厉声说:“公家的东西,一棵草也不能拿。”

 

看着委屈的徐行,老曹心里也很难受。于是他便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割草捆成捆,一捆摞一捆,算是把门窗堵上了,勉强能住人了。

 

又过了一些年,曹发庆分到了一个30平的平房,由于他从不拿一草一木, 漫长的冬季取暖所需的大量烧柴。他和妻子徐行一天往返几十里用小推车上山柴,但到的枝丫不抗烧,屋里冷,大人能抗住,孩子受不了,老曹心疼孩子,就狠心买了一车柈子取暖。

第二年开春,当地的副乡长关小云听说此事后,马上与有关部门联系,把180元柈子款给报销了。

老曹知道此事后,顿时生气,把老伴数落一顿,逼着她把钱退了回去。

 

寒来暑往,四十年多年过去了

在大兴安岭,一身的秘密,惊天的传奇,曹发庆绝口不提。

任何人都不知道他之前的事迹。

他只默默的从事着各种最平凡的工作。

山场作业,最累最脏的活,别人躲,他干。

伐树,清林,最危险的活,他抢在先。

他做的任何事,都成了样板。

即便如此平凡的岗位,他依然先后30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转眼,他和老伴儿徐行的宝贝外孙子龙龙高中毕业了。

龙龙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到偏远的林场工作,再就是留在镇内工作,在姥爷、姥姥身边。

老伴徐行急得坐卧不安,央求曹发庆出面,求求组织,给龙龙就地安排工作,日后身前身后也有个人使唤。老曹最心疼这个外孙,这孩子从出生长到20岁,一直在他的身边,对二老特别孝顺。他何尝不希望孩子留在身边呢!一向办事干脆利索的曹发庆,却在这件事面前为难了。

一连数日,他沉默寡言。

龙龙理解外公的心思,毫无怨言地选择到很远的林场去工作。

外孙走的那天,孩子拿起简洁行李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屋里屋外转了好几趟。

最后,恋恋不舍地走到两眼昏花的姥爷身边,轻轻地说了声:“姥爷,我走了……”

老曹脸上深深的皱纹在都剧烈抖动,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

等孩子走远了,老伴徐行惊讶地发现,扶着门框的曹发庆早已泪流满面。

徐行知道,40多年了,她第一次见这老头流泪……

 

19914月的一天,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副乡长关小云陪同地区老干部局领导看望离休干部走进曹发庆家时,关小云介绍说: 他是从部队下来的,听说立过不少战功 。

     此时曹发庆已经双目失明,静静地盘腿坐在土炕上

 

老干部局领导再三恳求曹发庆说说当年的事,并提出看看军功章。

曹发庆面无表情,只淡淡地说,没啥看的,都是过去的事了。

 

老干部局的领导也是部队转业的干部,他明白军人的素质,他大声对曹发庆说:老人家,我也是部队转业的,我在部队时是团长……

听到这话,曹发庆忽地从炕上站了起来,啪的一个标准军礼。同时应道,报告首长,曹发庆请指示!

因双目失明多年平时行动缓慢的曹发庆的这一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震惊不已

 

【大屏幕】勋章、证书、背心“独胆英雄”,林彪等署名的命令……

    

曹发庆颤抖着,从上衣兜里掏出一把钥匙递给老伴徐行。徐行从墙角处拿过来一个很久的小木箱子,打开已经生锈了的锁,并把木箱里所藏的物品叮叮当当倒在炕上。

在场的人们惊愕了——

英雄奖章 两枚,

勇敢奖章 三枚,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奖章和纪念章四枚

这样的勋章

只要有一枚就是共和国的功臣、大功臣

而他有九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生死的战场上,他至少死过了九次。可谓九死一生啊。

    看着这些尘封了40多年的军功章、立功证书,再环视一下老人家的小屋,四壁空空荡荡,炕上铺的是几块拼凑的露着窟窿的纤维板,陈旧的被褥,斑驳的炕柜,一台图像模糊的九英寸黑白电视 ……

    老伴又拿出了一件破旧的白粗布上衣,上面绣着的“独胆英雄”四个字依然鲜红。

    曹发庆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衣服:这是罗政委奖给我的。

久久地沉默之后,老人才断断续续的讲起了当年各个战场横刀跃马的往事……

     

听着老人的讲述,再看看沧桑的老人,和屋子里的一切,在场的人都禁不住流下了泪。

最后老人说,我们是胜利,可是我的战友们,那些战场上没回来的人,都比我勇敢,都打得比我好,都打没了。我只不过是回来了。一想起这些,什么都不想说,我就想哭。我算什么英雄,那些战死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说到这儿,老人因失明而干涩的眼眶流下了泪水,他颤抖着说:

我这一生,有三个对不起:

对不起生我养我的老娘,未能尽孝,未能送终,我是个不孝的人。

对不起外孙,未能让他在条件好的镇上工作,我是个不称职的姥爷。

对不起战友,他们战死了,我还活着,我是个苟且偷生的人。

 

 

从东北打到海南,从云南打到朝鲜, 5万多公里戎马征途,曹发庆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战功30多次,被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和“独胆英雄”称号。

40多年了,不论冬夏春秋,昼夜晨昏,老曹的头上总是戴着一顶帽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胸怀宽阔,豁达乐观。但是有一条,和他开什么玩笑都行,就是不能碰帽子,一碰就会暴怒。据说,多年前,曾有人掀开帽子看过,看过的人惊恐万分,因为曹发庆不仅没有了头发,而且帽子下就是渗人的白骨。

看把别人吓懵了,曹发庆淡淡地说,莫怕,这只是在朝鲜的时候,敌人给我留下的小小纪念。

曹发庆浑身上下伤痕纵横,新疤覆旧痕,尤其是腹部,一个看上去似乎贯通的窟窿让人寒毛直立。曾有人问起老曹怎么伤的,他只淡淡的说,我们一个连,敌人一个营,打光了子弹,就拼刺刀,拼刺刀时没留神,被敌人刺刀捅了进来。

后来人们才知道,捅伤老曹的,是那次战斗6个死在老曹刺刀下的敌人……

 

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

更多的时候,他总是缄默不语

 

曾有人发现,每年八一建军节的时候,老人家会悄悄的于无人处,穿上洗得发白的军装,向着南方行一个长长的、长长的军礼。

 

离休后的第五年,曹发庆患上了白内障,种种原因没能及时治疗,导致双目失明。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曹发庆的每一天,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但他的心是明亮的。

从二十几岁参加革命,到六十岁离休,这个股级干部的基本工资才82.5元。

200272日,84岁的老英雄去世了,他纯洁的灵魂融入了湛蓝的穹空。

 

老英雄虽然离开我们快20年了,每当想起他,内心依然无法平静

他的一生告诉我们:

什么是初心,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使命,什么是爱国

——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